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3月29日,物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物美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里昂、招银国际和高盛为其联席保荐人。
私有化退市5年后,物美商业打包麦德龙中国,形成加强版的物美科技再次回归港股,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资本市场热议。
除此之外,创始人张文中多舛的经历也是另一大关注点。
入狱7载得以平反
 数字化转型回归港交所?
“人生跌宕:创业,冤狱,再出发”是张文中写在物美科技招股书的开篇题记,描述其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图片来源:物美科技招股书
2003年11月,物美旗下子公司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物美商业)股票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1年6月,物美商业由港交所创业板转至主板上市。
可仅在主板上市4年后,物美商业便于2016年1月从港交所主板退市。停牌时,物美商业的总市值只有17.55亿港元。
此次物美再次冲击港交所,免不了将大众视野再次对焦在物美创世人张文中身上。
2006年,张文中突然被带走接受调查。2009年,张文中被判刑12年,罪名包括诈骗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期间经两次减刑,后于2013年2月6日刑满释放。后经过不断上诉,张文中最终于2018年被宣告无罪,得以平反。
但世态万千,在张文中入狱期间,大卖场正进入衰退浪潮,没了掌托者的物美多项计划搁浅,错过了零售业转型的黄金期,开始走向下坡路。
据公开数据显示,退市前期,物美商业业绩持续萎靡。净利润从2010年的5.3亿元滑落至2015年的2.47亿元。
对于退市,物美商业也曾表示,“近年来,集团的盈利状况一直受到日益上涨的人工及租金成本,以及源自线上及线下运商竞争的不利影响。”
或是早已注意到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卖场的最终归宿。2015年,物美推出电商平台“多点”,开始向数字化靠拢。
据弗诺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多点APP拥有8090万用户,月活跃用户约为1010万,用户的复购率约为63%,高于同年约40%的行业平均水平,产生的零售额占物美零售总额的70%以上。
如此一看,物美科技转型成效明显。不过,也有不少异议的声音。
有部分消费者表示,部分物美超市的手推车需要下载多点APP扫码才能获得。另外,超市结账时有强制下载多点APP的行为,严重影响购物体验感。
除了APP装机量的质疑,平台拿什么来留住用户也是目前生鲜电商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众所周知,生鲜电商市场一直都是如火如荼之地,在前期靠烧钱来抢占市场份额,由此死掉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
多点虽是协助物美做数字化转型,但商品和体验依旧为核心竞争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口碑依旧因产品问题而被诟病。
2020年2月,多家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反应在物美超市的多点APP上花500元购买了一盒进口95口罩,其保质期竟已过期近8年。据相关报道显示,物美类似问题不占少数。
黑猫投诉官网显示,截止发稿日,多点投诉量为711件,不乏一些产品损坏、食品变质、价格波动大以及客服态度差等投诉案件。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官网
此外,就在4月6日,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新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显示,北京物美超市有限公司远洋沁山水店经营的芹菜的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疯狂收购带来巨额负债
 汇率变动获近6成税前利润? 
在布局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物美科技仍在持续进行着多项收购案。
从2014年开始,物美科技先后收购了中国百安居、美廉美超市、新华百货、浙江供销、奥士凯购物、崇菜物美、圣熙八号等知名品牌。
并在2019年,以19亿欧元(约合149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麦德龙中国100%股权。
招股书显示,物美科技旗下拥有“物美”和“麦德龙”两大超市品牌。“物美”为消费者提供官方的商品组合,主要包括生鲜食品、杂货及百货商品;“麦德龙”则专注于生鲜食品、自有品牌和进口商品。
业绩方面,2018年-2020年,物美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3.78亿元、227.47亿元、390.64亿元,2019年、2020年营收增幅分别为6.40%、71.73%。同期净利分别为2.26亿元、3.94亿元、7.26亿元,2019年、2020年净利增幅分别为74.34%、84.26%。
由此可看出,物美科技2020年的营收提升显著,而这与其收购麦德龙中国分部不无关系。
2020年,麦德龙中国分部营收额为144.81亿元,分部利润为3.07亿元。
图片来源:物美科技招股书
不过,使物美科技净利润在2020年激增的最大因素,或是因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实现的收益激增1171.70%至6.21亿元所致。
对此,物美科技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所致,公司优先股是以美元计值。
图片来源:物美科技招股书
也就是说,这项由于汇率变动即非经营原因实现的收益,占其税前利润的比例高达58.6%。
2020年,物美科技的税前利润为10.6亿元,若将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损益剔除后,其2020年的税前利润为4.39亿元,反而同比下降了20.04%。
巨额收购,同样使得物美的商誉高企。截至2020年末,其商誉较年初大增6.8倍至57.6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3.6%。
物美表示,已对2020年末的商誉进行减值审核,并未确认减值亏损;但亦提醒,其业务、财务状况及业绩可能因商誉减值遭受不利影响。
同时,或受收购麦德龙中国影响,物美科技2020年的负债总额同比增长83.66%,高达407.85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0日,物美科技持有的银行结余和现金、受限制银行结余合计为52.01亿元;短期借款为16.82亿元,长期借款为70.23亿元,全部借款为87.06亿元。
物美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未偿还银行借款主要是公司收购麦德龙中国的融资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物美科技募集资金的用途中,就有一部分用于偿还收购带来的贷款。此外,物美科技还计划要为潜在投资及收购项目进行资金募集。
图片来源:物美科技招股书
在物美科技的投资者名单中,可以看到张文中大手笔收购并购背后的数名“靠山”。
目前,张文中占物美科技总股本的比例约为74.53%。上达资本管理合伙人兼董事长孟亮持股10.31%。
此外,物美的投资人阵营里,还出现了许多知名企业。
其中,IDG资本合计持股约2.77%,阿布扎比政府持股1.03%,招商银行持股0.83%,腾讯持股0.72%,联想集团持股0.1%,大家保险集团持股1.03%,光大控股持股0.41%,兴业银行持股约1.2%。
现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 | 新浪财经 | 一点资讯 | 中金在线
百度百家 | 腾讯证券 | 腾讯理财通 | 腾讯自选股APP
东方财富号 | 搜狐号 | 企鹅公众平台 | 雪球
QQ订阅号 | QQ股票 | 钛媒体 | 大风号
微证券 | 界面 | 企鹅号 | 大鱼号
洞察IPO社群
拥有多个500人微信群,囊括投融资、IPO、科创板等多个方面,如有兴趣,请先关注【洞察IPO】公众号,再加微信:dongchaipo,申请入群!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