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单元预告片剪辑:刘通
6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要目
吴文光:流水账记录与存档标识
「家庭蚀刻」策展单元 
人在家庭关系中被塑造,
记录却成为蚀刻家庭的新方法。
 线上直播:哔哩哔哩直播 
(草场地工作B站,https://live.bilibili.com/22675901)
映后讨论:腾讯会议室(ID:4084685267)
作者的话
为了配合这一次的展映活动,我将目前为止完成的所有的纪录片作品中的母亲形象都按照时间线整理集合成了一个纪录片作品,在时间、地点的跨度中,从我的镜头展示出来平凡家庭中,我对母亲们的观察、对话以及地域性文化的纪录。
我的长期纪录片项目主要从我的个人家庭出发,纪录了从2017年开始,每年过年期间我与家庭的对话、矛盾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真实纪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和历史,更重要的是,整个系列纪录片展现了东北地域性文化和身份的认知所带来的问题和现象,意在引起人们对于原生家庭教育、文化和自我身份认知的思考、沟通和改变。
作者简介
姜佳鑫,男,1990.11,我是一位目前工作和生活在东北的艺术家,主要通过iPad绘画、 纪录片和摄影三种媒介,呈现并且记录有关文化和身份认知问题 的社会现象,进而与人们建立沟通、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寻求改变。
策展团队推荐
戴旭:以年为单位的拍摄,从对抗到交互,伴随着时间长久堆叠的拍摄,作者自己的变化,在最后的段落已见温情,甚至是不着痕迹的流露出来。
胡涛:家庭生活的记录在时间下显微出个体的变化,尽管微妙,但足见作者的坚持。
俞爽:「年复一年的七大姑八大姨唠叨与过年」1.在妈妈阿姨的唠叨中,一个鲜活的她们的生活世界的图景拉开了。2.围攻下,镜头后面的“我”一言不发,继续沉默地做着她们所不认可的事。但是随着一年年素材的累积,我们感受到家人态度微妙的变化,摄影机慢慢入驻这个家庭。3.一个蛮长期的项目,让人佩服。
章梦奇:是一部超大胆的影片,同时考验着我们影展是否敢于跟上作者的偏执与狂妄。在“家庭蚀刻”这个单元的讨论中,影展团队从这两部独特作品看到“家庭存档”式创作所昭示出一种交叉于日常生活又潜移默化改变着如同堡垒般家庭关系的奇妙变化!
观影笔记
流水账记录与存档标识
文:吴文光
姜佳鑫片子《在我的纪录片……中所有女性角色镜头集合》(片名54个字,省略号处为略写),与同在母亲影展“家庭蚀刻”单元的另一片子《瘾》(作者:王凯)一样不好写。《瘾》不好写至少我还感觉可以追踪到作者“创作动脉”,姜佳鑫这部呢,看之前被其超长片名缠绕,看后有掉入迷魂阵挣扎感。
“迷魂阵”来自片子貌似家庭流水账哗哗流过。看明白这些家庭琐碎日常不是问题,看懂作者为何这么干是问题。我还感觉到这部片子在暗中挑战着我。我不是鼓吹“平民影像”吗,还吆喝“日常皆诗”“所有人的镜头都可以拍出伟大”,现在好了,这个不只片名堆54个字还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的东西硬邦邦砸我面前让我说出一二三四。
放平时我完全可以不看这片子,我不认识姜佳鑫,他不是我课上学生,也不是当评委必须要硬着头皮干的事,你爱怎么拍跟我没关系,我的看片和反馈动作只发生在草场地/民间记忆计划创作群。但现在,我们有了“母亲影展”,走到大街上人群中,各种人带着各种片子呼啦啦涌来,一种攻打冬宫感觉。我不能叶公好龙。
我感觉到的“暗中挑战”就在这里,我以往热烈鼓吹的“影像理念”被纷繁嘈杂潮水拍打得摇摇晃晃。我明白,这个时候也就是所谓理念被验证被动摇被铸造被更新之时。问题是,我选择装逼摆谱玩清高云里雾里,还是诚实面对脱掉皮夹克裸身跳进河流中……当然应该是后者。
感谢“母亲影展”!自造熔炉,自我冶炼。
我还得感谢胡涛主持昨晚映后谈说到他对该片读解,其中一个关键词激发了我,这个词就是“存档”。如果说,姜佳鑫在使用貌似“流水账”方式呈现其家庭种种时,“存档”就是作者暗含之功。
“流水账”和“存档”,成为我感悟这部片子的两道门。
姜佳鑫这部片子像打开他家的门,而且,不只让我们溜达一圈参观下家居摆设生活档次主人情趣,还挽留我们待下来,定住,看看这个家里面发生着什么。
梦奇映后谈说她影展选片和影展放映两次看片,第一次感觉是独自被强行带入一个完全陌生大家庭被家长里短是是非非包裹感觉不适,第二次是和一大群人进屋属于踏实安然看戏状。这个说法很形象,估计类似感觉不止梦奇一个。
进的这个“家”,还不止姜佳鑫和他父母的三口之家,挖出萝卜带出泥,还有姜佳鑫舅舅舅妈表弟的家(厨房比较狭窄的那个家),还有姜佳鑫叔叔或姑姑或另一个姨的家(有敞开式厨房客厅有楼梯的那个家),好像还有姜佳鑫姥爷姥姥的家,姜佳鑫的镜头就在这三家或四家里转出转进,大部分时间是吃饭,家庭聚餐,大鱼大肉餐桌满满当当。
姜佳鑫说了,他的拍摄都是在过年回家期间,过年不就是吃嘛,不就是听长辈敞开心扉话匣子打开抒发感言上课演讲语重心长嘛,谁让你是孙子是儿子是外甥呢。
这个时候我似乎读出姜佳鑫的“心机”。他的“流水账”哗哗流经他挖出的渠道里,所谓存档并标识。此为姜佳鑫之记录。
我对此态度如何呢?具体说吧,如果姜佳鑫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又拿出他的“家庭影像”,我肯定看。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母亲影展2022」影展团队:
章梦奇、戴旭、张盾、俞爽、刘晓倩、高昂、郭旭宏、胡涛、刘通
 影展缘起: 始于「草场地工作站」周末线上放映,截止目前已经进行到41场,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母亲影展以「非竞赛」的方式,不以「热闹」为目的,强调「放映对话」,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长线创作」,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以此为契,落地创作。
 影展宗旨: Mother,Mother,just Mother!母亲影展2022(FILM FOR MOTHER 2022)在现实皱缩时刻,发问真实影像要走向他乡还是故乡?我们期许一种像说话、呼吸、心跳一样的原生能力,自由并负重的进行影像表达。藉由真实影像穿过当下生活,逆流照镜存档记忆,影展宗旨为从自我的照亮到众人的照亮,将创作视作生命之车,一生驾驶伴随。——戴旭执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