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740 篇文章
Photo by Jeremy Alford on Unsplash
作者:琢玉,诺友,帝都上班族,爱读书不求甚解,爱码字自娱自乐,爱画画天天向上,育有一个性十足的 7 岁小妞。前半生一路狂奔,人到中年,终于想要慢下来,用一生琢一块好玉。
很早之前我就知道一个道理,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就是最幸福的人。
01
石教授和施教授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两个教授,一位石教授,研究现代汉语语音学,一位施教授,研究古汉语音韵学,这实在是两门令人望而生畏且枯燥无趣的专业。每次上这两门课,我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昏昏欲睡,虽然这是必修课,但我真的没有丝毫兴趣,只能勉强混完。
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十几年了,依然能清晰地记得,60 多岁的石教授,穿着牛仔裤 T 恤衫,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讲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何与公安破案相结合的实践应用(现在想来,应该是最早的人工智能中语音识别的应用)滔滔不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眼神看向远方,就像在讲一个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他不需要互动,不需要顾及台下一脸迷惑的我们,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那里充满了快乐。
另一位施教授和石教授风格完全不同,他习惯坐着讲课,说话语调永远保持一个频率,这对于他讲的古汉语音韵学这门高深晦涩的课程更增加了催眠的效果,尤其,我记得他的课常常被安排在中午 1:30 — 我一定会在他的课上睡个安稳的午觉。
我们一个班就 10 来个人,教室非常小,老师完全可以一览无遗,他一定能看到东倒西歪的我,而且东倒西歪的并不止我一个。但,他从没“打扰”过我们,因为他眼里根本没有我们,我们是背景,他眼里只有那些神奇的古代音韵,平平仄仄,入声如何消失,去声如何演化,现代汉语中各种方言保留了多少古音……他没有石教授的激情飞扬,但也一样一往情深,那真的是一种痴迷的爱,你我都无法干扰他的频率。
从那时起,我就很羡慕这两位教授,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不论在外人看来多么枯燥无趣,都与他们无关,在他们眼里,那些语音都是动听的音乐,那些声音的演变都是美妙的故事,那些应用也都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当时的我也只是羡慕,并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世界。很快我毕业了,面对就业的压力,“找到”工作比“喜欢”干什么现实得多;工作之后,符合领导要求比做自己重要得多;结婚生子之后,应付每天的育儿日常比考虑自己的兴趣重要得多……“自己的世界”既不紧迫也不重要,它被淹没在日常的琐事与疲惫中。
▲ Photo by Tim Trad on Unsplash
02
那些你总也做不好的事
但,你总会被提醒,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些人总能游刃有余,你却痛苦不堪?同样的条件,有些人总能自得其乐,你却总是内心焦灼?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下决心要坚持锻炼。我做好计划,准备好行头,还去报了课,万事具备,但我这“东风”总是吹不了几天就歇了。这样的事反反复复发生,我报过瑜伽班、舞蹈班,买过专业跑鞋、羽毛球拍,我试了很多种运动项目,都以失败告终。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说好的每天运动计划表呢?我怎么就坚持不下来?我就这么不自律吗?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就我不行?
我有个朋友,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但你不会想到,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让她最头疼的事不是上课、教研,而是每年过年返校之后大家热闹地寒暄:过年干了什么,买了什么新衣服,回老家带了什么特产……每次面对这种场面的时候,她就会很局促,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紧张,嘴上结巴,非常不自在。
她甚至为了应付这样的场面,会在上班前提前演练要说的话题和应对的语言。这个问题曾经困扰她好多年,她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在教师这条路上走长远,这么不会和人交流,以后怎么带学生?这么不会社交,以后怎么晋升?这种寒暄有多难,怎么别人都可以,就我不行?
我一个同学,在体制内上班,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写文公,但每次他认真写完的公文交到领导那都被改得“满脸花”,他感觉非常挫败,自己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习能力不差,文字能力曾经引以为豪,为什么别人都能写好,我就不行?
我想没人喜欢焦虑,可我们每天的日常如果是这样,怎么会不焦虑呢?
为什么我非得在运动中找自律,因为自律是我追求的优秀品质,自律的人都能坚持运动;
为什么我的朋友非得想在社交场合表现自如,因为会社交是社会人的能力体现,社交才能有人脉,才能为自己的职场和生活铺平道路;
为什么我的同学非得因为公文跟自己较劲,因为他的工作环境就是一个领导意志决定论的地方,他渴望得到领导肯定,就要写出一手好公文……
▲ Photo by Jozsef Hocza on Unsplash
有没有发现,这些拧巴、挣扎、困惑都是因为我们把那些看上去很对但其实经不起推敲的道理内化成了自己想要的。于是,我们就真的开始往这些方向努力,尽管我们不喜欢、不情愿甚至苦不堪言,但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因此自己也这么认为。
我们接受了别人的看法,我们也在努力地走在变成别人的路上,可这过程中总是充满了挫败,甚至陷入越努力越失败的怪圈,这样“虐心”的勤奋一遍遍地挑战着我们的信心。
人真的要过得这么苦吗?那些我们并不擅长的“短板”真的要补齐?
03
“金色”长板
这世界这么大,因为大家千差万别才会如此丰富,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成为别人呢?有没有可能,你某个非常自律的同事并不擅长说服别人?你某个爱社交的朋友并不擅长深度思考?你某个非常适合体制内常规操作的领导并没有创新精神?而这些都被我们屏蔽了,我们总是看到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却总是看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这究竟是怎样的思维模式?
失败是成功之母?补短板?各项能力要齐头并进?一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我们总是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那些我们并不擅长、即使怎么努力也不会卓越的地方。
但总有一些事,我们做的时候感受到极大的满足,我们容易上手,容易沉浸,容易做好,容易成功。
这原本就是有生理基础的,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结构叫突触,从我们出生起,突触的数量开始指数级增长,3 岁时,突触生长已经达到巅峰。我们努力吸收着所有看见和感受到的一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先天基因、后天教育和实践,突触开始减少,到 16 岁的时候,数量减半。
留下来的突触连接继续壮大,我们按照自己独有的突触连接感受、反应和思考,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我们对什么感兴趣,擅长什么,是我们最稳定的部分,这是天生的,一旦形成,一生难改。
有些人喜欢文字,写文章总能妙笔生花,这明显是逻辑思维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有些人擅长数据分析,一堆表面上毫无关联的信息,总能发现其中的关联,这明显是分析能力较强;有些人有亲和力,总能快速在陌生环境下与大家相熟,使人获得好感,这是共情力和交往力好……做这些事的能力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 Photo by 27707 on Pixabay
一位国际顶尖的 CEO 猎头,面试过 4000 多位最成功的人。她说:
见过那么多厉害的人,那些极其成功的人可能有一两项优势、强项,但是在其它领域,他们表现也相当一般。
这些极其成功人士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投身到与自己一两个优势完全匹配的职业中去。
看,多牛的人也只是找到了自己一两个优势,然后将其发挥到极致,就足够让人生闪耀。而我们为什么还要压抑自己的优势却要在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上消耗心力?
仔细想想,我并不是不自律,我爱学习,读书不仅仅是我的乐趣,而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从来不需要强迫自己坚持,而是如吃饭睡觉一样每天必须,我何必非要用运动练就自己的自律呢?
我的朋友,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她课讲得好,教研做得好,尽管她始终都没成为一个社交达人,但在教师这条路上她走得顺遂长远。
我那位同学,他在一次次的挫败中终于觉醒,不是自己的文字能力差,而是那些不带感情色彩与个人意志的公文无法激发他内心的火花,他不再和自己较劲,将自己的体悟写成一篇篇文章在自媒体平台上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
没人“全都”做得好,但每个人总“有些事”或“某一件事”能做的好,我们要做的只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被“别人”绑架,发现自己的底层优势,然后持续地、长期地投入,这就是你的世界。
生而为人,不是为受苦而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值得美好而繁盛的人生,但这条路需要我们自己找,接纳我们的短板,然后尽情地拥抱我们的长板,转个弯,人生的风景完全不同。
哦,我忘了,之前提到过的石教授和施教授已经 70 多岁了,依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兴致盎然地前行,并且取得一项又一项在业界很有分量的成果。
你看,找到自己的世界,世界就是自己的。
-  END  -
推荐阅读
那些没意识到的爱和伤痛,怎样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写在人生边上:世界纷扰,我辞职了
古典:不要自律,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规律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