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众所周知,5月20日下午3点,《爱死机》第三季回归,豆瓣8.6。
这个数字意味着,一同回归的还有堪比第一季的质量、能让观众大脑放烟花的观看体验(今晚标题便是我看其中某一集时的真实反应)。
当然,还有事后赛博场域的大众解读狂欢,我们这篇肯定已经算晚了,在我们之前全网已经铺天盖地大量的解读。
也没办法,难得人逢喜事、天降甘霖,不能囫囵,还是要好好咀嚼,慢慢下咽。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
在作任何解读之前,我觉得我们务必需要先搞清楚,爱,死亡,机器人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
机器人如果代表技术,代表手段,那爱和死亡,就是技术服务下的两种结果。
技术不管怎么发展,始终都是只是一种手段,它无法形成独立的语言,你无法单纯用技术去爱,去创造什么人文性的东西。
技术一定是服务于千百年来本身就存在的人文的。
实际上就是“科幻作品的最终落定点在哪里?”这个问题。
而这个答案一定不是未来化的奇观,而是反思以及如何更好向前。
比如第一季就把这点做的很好,齐马蓝的那种哲学思考,是新的吗?不是的,这种关于“我是谁”的思考,古希腊就已经在陆续被给出答案了,只是这集依托于一种未来的科幻背景,给出了另一个近未来式的答案:
“我只是一个「缸中之脑」。”
还有狐狸妖、东方文明的那一集是新的吗,也不是,它表达的反殖民主义,是这几千年我们都在讨论的东西,我们尤为熟悉。
这些是人类文明的灵魂,只是技术(广义上的)作为一种新的手段或者载体,给它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更容易被读取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它们都可以被归入爱与死亡的范畴里面。
这两者更具象化来说是什么呢?
爱可以是世俗的,是爱一个人,是性爱,是恨不得把两个人按进一个人去爱的爱。
也可以是伟岸的,是爱人类,是对人类存续、自由和尊严的注目,是人文主义。
甚至可以是自私的,爱自己,爱一种欲望,爱一种无可避免的死亡。
而死亡也不仅仅是局限于狭义的个体死亡,一个文明的自大是一种死亡,失去和平是一种死亡,一个人停止思考也是一种死亡。
后面这些零零碎碎、可以被诗人融于任何一首散文诗的东西,才是《爱,死亡,机器人》这一系列,最核心的东西。
而谈论这一部特殊剧集的好坏,不外乎,就是在谈论这些东西在其中的存灭。
我们今晚也会从这一角度,去看这一季的故事。当然,我们都是个人解读,并非标准答案,我们也只选了我们比较喜欢的几集,剩下的大家可以在留言区继续讨论。
第一集 三个机器人
第四集 迷你亡灵之夜
第七集 梅森的老鼠
我看了很多解读这一季爱死机的文,一、四、七是最经常被跳过、甚至诟病老套的三集,确实,单看这三集,依旧在重复“不要抬头”式的社会讽刺,讽刺人类的自大和贪婪,没啥不对,只是略显没趣。
但如果把这三集作为一个整体去看,你会看到另一种趣味——
这三集都有一个共同点:地球上某种原本没有危险的东西,因为得到了“人格”(广义上的人格)而成为了人类的威胁。
一里是机器人发生了图灵溢出,AI起义。
四里是尸体,活了过来,成了丧尸。
七里是老鼠,进化成了智能生物,拥有了武装部队。
他们的由来也完全相同,都是人类自己造孽,一里是对机器人的极端压榨,四里是在坟地打野炮亵渎了神明。七隐晦一点,但也给了台词上的暗示——
注意是第四次世界大战,表明第三次已经发生,核战争已经打响过,老鼠的变异也就不难理解。
这三集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选择,它们代表人类在末日下的三个选择——逃避、自毁、和谐共存。
第一集里,人类打算把地球让给机器人,用本可以拯救自己的资源,修建了宇宙飞船,结果被猫咪捷足先登,自己从此消亡。(严肃点!不要笑)
第四集,核弹,砰,人类与威胁同归于尽,但放眼宇宙,人类的死亡,不过是一个响屁。
第七集,农夫一开始选择和前两集相同,都是用人工智能去杀戮,只是在最后时刻,意识到这种杀戮武器本身的危险早已高于老鼠的进化,而人类唯一活下去的通途,就是与其共存,谓之平等与爱。

而将这三集的“选择”提炼一下,便是剧名里的是那三个词——
爱,死亡,机器人。
第二集 糟糕之旅
大卫·芬奇导的这集是整季里最正儿八经讲故事的,视听风格和隐喻表达也都沿袭了他以往长片作品的一些痕迹,氛围铺垫足,细节写人物,以对人性和社会的暗面窥微,来达成反转和立意,整体纯熟且流畅。
叙事方面的好不用多说,在我看来,这一集的立意相当暗黑和有趣,就是那道经典火车难题的假想性实验,即男主作为决策者,究竟是前往辉腾岛转移水怪灾祸,救下船员这少数人,还是去偏远小岛自己冒一点风险,救下辉腾岛的多数人。
这当然是道被预设好了的必答题,火车必然要开,往哪边碾都不可能有标准解法。
但如果,火车轨道上的人可以投票呢?
这一集就是在电车悖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这一设定。

投票便意味着主张的产生——
男主显然不希望岛民死,也不希望自己死,这是男主的一贯主张。
而从那次画签投票和结局来看,剩下的人的主张也很明确,就是保全自己,牺牲大多数的岛民。
一个议题,两种主张,意识形态分歧产生,政治便也形成。
而要实现任何政治目的,必然要通过程序,这两个字就是这一集讨论的重点。
程序无非两种,一种集权,一种是民主。
整个故事,起步于民主,其中出现了两次最能够代表早期民主形式的投票。
一次是开场决定谁去喂螃蟹的投票。
还有一次是男主投票决定大家电车悖论的选择,也就是牺牲岛民还是牺牲自己的投票。
但结果都是很灾难性的,第一次投票中选出的那位强壮的决策者(强壮或有武器)选定强制牺牲男主。
第二次投票,我们也能在结尾看到,所有船员都选择了自保,牺牲作为多数的岛民。
这里我们会发现,民主的局限性,便是人在灾难来临时的本能式自私。
那么第二种程序呢?
在我们的上帝视角,我们非常清楚最终解决问题的是男主的集权模式。
他自己得以逃生,螃蟹怪物被杀死,岛民得到了保护。

但代价呢?
为了达成主张,将剩下所有的船员、异见者杀害灭口,统治的工具极其单一,只有一把枪,也就是暴力机器,这无可避免地反映了其嗜血性。
而从这两种程序的走向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短片主创其实对哪一种程序都并不信任。
选择民主,无法规避投票者的自私、趋利、民粹的滋生,
选择集权,因为完全取决于个体,便无法规避嗜血和个人意志的风险。
这是一个无解的题目,我们唯一知道的可能只是,火车还在开,世界还在走。
至于我们在车上,还是在轨道上,只有颠簸与疼痛来临的时候才能知道了。
第三集 恰似那台机器脉冲的颤跳
今晚的标题便是来自我看这一集时的反应。

我连着看了5遍,它太棒了,几乎每一句台词都具有极为深刻又浪漫的蕴意,思维的蓝海,宇宙的星辰,都在木星之眼的凝视下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篇闪闪发光的赞美诗。
这些东西在这篇文里,用这么一小段篇幅完全不足以写尽。
所以,和去年的《巨人的尸体》一样,这一集将会有一篇单独的推文。
大概就是这两天,我们到那时候再细聊。

第六集 虫群
这一局,有一些与上一季那集《巨人的尸体》共通的地方,就是讨论人类对待远超自己认知的东西时的局限性。
用一个莱姆在其神作《其主之声》里的经典比喻来说,就是当蚂蚁遇到一具哲学家的尸体,蚂蚁只会知道这里可以腐蚀,那里可以搬运,他们意识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大脑里的智慧。
而面对外星文明史的人类便是这些蚂蚁。
这一集里的人类男主遇到虫群后的认知是:虫群为无智慧的低等生物,想借此为人类培育昆虫大军。

人类永远只会以自己的认知去看待未知的事物,所以注定了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有可能会开始思考智慧的辩证关系,考虑无节制的智慧是否意味着贪婪、战争、死亡和灭顶之灾。
正如像虫群这样的高度文明,其实早已选择了封存智慧,只在受到侵略时激发智慧体,反向同化侵略者。
值得注意的是,开场和结尾,两种远比人类发达的文明,对人类说了同一句话,“我会怀念(回味)与你今天的对话”。
现在听起来,像不像“人类”对“蚂蚁”混杂着同情、轻蔑和俯视的讽刺?
第九集 吉巴罗
私认为最受争议的《吉巴罗》是这一季的真正新锐之作,带点邪典意思的瑰丽美学,极显地域风情的视听,整个故事框架固然套用的是水妖塞壬(希腊神话传说里,塞壬是一名人面鸟身的海妖,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并吞食)的框架,里面却有太多的孔隙供我们去填充理解。
我看到大家都在说这是批评殖民主义的,因为吉巴罗可以被翻译成原住民,但其实我看到官方简介里吉巴罗只是聋骑士的名字而已。
在我这里,我个人会把这个故事分两层看。
第一层是无望之爱,女妖对骑士的生情本就起源于一场误会,她不知骑士耳聋而误以为他不受诱惑,于是将漂亮而脆弱的身躯向他贴近,献上真心。
但实际被选中的这个骑士,和遭受诱惑的其余男人毫无区别,甚至更为贪婪,女妖换来的只是自身资源的大肆被掠,是面目的尽相残毁。
女妖最后的醒悟和复仇,骑士听觉的恢复即本质的恢复,然后同样因歌声而死。
象征着纯真之爱的彻底覆灭,以及两性真正亲密关系的无法对称,甚至是永不可得。
第二层故事则是某种意义上的灾中反思。
女妖在短片里可以被理解为大自然,即原始的地球根本。
这一集光视听上用了不少技法去彰显她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比如她的裙装色调和水面植被同色,且会因不同季节而更换。
她去诱惑骑士的时候,珠宝和地上的树叶一样斑斓闪亮;
她的财富就是大自然的植被,胎衣,她就是湖泊之主,大地之母,自然之神。
只可惜不仅普通的骑士禁不住引诱,耳聋的骑士虽然得到额外的亲近和馈赠,也同样不曾有半点怜惜,大肆掠夺。
当他扒开珠宝时那些沁的血珠,以及作为大自然动脉的湖水的受染,全是都用类人化的方式,去强调着生态伤口的持续皲裂。
最后的结局,依旧是人类将眼前可得的利益都攫取干净之后,走向自灭。
毫无意外,但又何曾真正过时。
音乐/
配图/《爱,死亡和机器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