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姐姐,我为姐姐骄傲
今年真情实感追完的综艺,除了之前介绍过的《名侦探学院》(文章戳这里),就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追这两个节目的心态不同,《名学》是欣赏美好的少年和聪明的大脑,心情是无比愉悦的;《浪姐》则是出于一个30+的女性对同年龄段女性的好奇——“姐姐看姐姐”,其实我个人对《浪姐》的观感和外面很多文章写的都不太一样。
△别的先不说,昨天总决赛的舞台实在太美了
虽然节目确实像大家所说的——“高开低走”,在节目一公之后就陷入了“审美低龄化”“舞台女团化”的争议,但是,这是节目组以及现在娱乐圈整体风向的问题(市场上流行的“少女崇拜”很难在短时间改变),和参赛的姐姐们无关。
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赛制以及评选标准,光看姐姐本身的表现,其实每一期都给我很大的感动和惊喜。
而且尤为可贵的是,虽然节目诸多限制,但姐姐在舞台中一直很努力地打破桎梏,去展现她们理解中的“姐系“审美。(总决赛每个舞台都可以反复观看)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是写给这个夏天我爱的姐姐们。
我很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在她们身上感受到的女性力量。
没有耍大牌、怒怼节目组
“一拼到底”的姐姐更热血
《浪姐》开播之前,大家都预想,这30位姐姐聚在一起,肯定会搞事情。像宁静、张雨绮这些都是出道多年,有资历的女演员,真的会乖乖听节目组话学唱跳吗?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
姐姐,真的就乖乖练习了。每一个舞台,姐姐们都非常努力、非常拼,完全没有大家想象中那种自由、散漫的局面出现。
像宁静,以前她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比较自我、不太好说话,在《花少2》常常说自己起不来不参加集体活动。但是,这次在《浪姐》,宁静就像变了另外一个人。
虽然初舞台评定的时候,宁静也口口声声表示,我不会跳舞的,我就是来做主唱的。
但正式开始之后,宁静几乎每个舞台都有舞蹈。
为了把舞蹈跳好,宁静推掉大部分的商务,一直留在长沙练习。
二公的时候,宁静连速效救生丸都吃上了。

看舞台表现就知道,宁静确实是下了苦功的。
一次比一次狠。
一公《兰花草》的时候,舞蹈动作还比较简单,到二公基本上就是整首歌都在跳。
后来又开发了劈叉、蝎子摆尾的技能。
总决赛宁静还一口气练了三个舞台。

△到后面的舞台,宁静舞力全开,完全不敢相信是一开始说不要跳的那个她。
张雨绮也是。
初舞台《粉红色的回忆》那个上热搜的四次顺拐,让人以为她是走美丽废物路线的。
谁想到接下来,接下来绮绮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养成系的快乐。
每次练习都是那么努力和认真。
队友说你不用担心,你人气那么高,观众一定会投的。
张雨绮说,不,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
跳舞没自信,就要练到有自信。

我是可以进步的。
我是可以把这件事做好的。
虽然张雨绮的基本功还是比不上那些有专业功底的姐姐,但她五公时的solo赛,已经比初舞台强太多。
还有张含韵,深夜加练非洲舞。
郑希怡,因为脚受伤没办法跳舞的时候,着急得哭了。
就连之前被吐槽很多的伊能静,我也有被她感动的时刻。
四公的时候,每个团要先抽一个姐姐出来代表整队考核。
张雨绮团抽中了团内年龄最大的伊能静。
大家都觉得这对52岁的她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没想到,伊能静就是在短时间之内硬生生把所有复杂的舞蹈动作都记下来了。
虽然最后没有赢,但她跳完整支舞的时候,整个训练室都炸了。所有人都被激励到,团魂炸裂。
在这里,没有一个姐姐是活该被淘汰的。
一开始,大部分人的唱跳基础是很差。但她们愿意去改变,愿意去尝试。
每天都拼尽全力朝着“超越自己”的目标努力,30+40+甚至50+的姐姐,每天练10多个小时,练舞练到凌晨不睡觉。
为什么这么拼?节目组问过姐姐,你们都不是新秀了,该有的经历也有的,该得的荣誉也得了,你们不需要改变命运,那你们到底在拼什么?
郑希怡说,要玩就要玩到最后。
张雨绮说,这是人生多么难得的机会啊,给时间你学唱歌、跳舞,还能减肥,为什么不努力呢?
宁静:“传达的不是你唱得多好和跳得多好,而是你的精神力量摆在那个地方,你有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
这就是女性的拼劲和野心,无论什么年龄,我们都不允许自己没有做好。
姐系审美
她们跳出了妹妹跳不出的舞台
虽然节目组一度被批判舞台选曲有问题,过度追求唱跳炸裂,感觉和青春女团没什么区别。
但姐姐们,还是很努力地,留下了一些属于“姐系审美”的个性舞台。
有好几首歌,可以说,是没有阅历的妹妹唱不出来、跳不出来的。
比如一公的宁静、袁咏琳、阿朵唱的《兰花草》,有一种粗犷的性感。新改的歌词“无需谁在旁,裙裳亦飘扬;我慕天地广,花语意铿锵”,不就是姐姐们的写照?
还有阿朵在总决赛唱《是否》前说的:“当慢慢地你经历了很多的磨练,去唱这首歌的时候,你发现是不用技巧的,而是用心、用情感在歌唱。”
年轻时痛就要哭、就要宣泄,但到了姐姐的年龄,痛则变成了一种情感反刍,先吞进去,再慢慢流出来。
“情到深处人孤独。”
她们一开口,我的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真的太喜欢《是否》这首歌,没有阅历的人是绝对唱不出来
朱婧汐,尽管她在《浪姐》的舞台里只表演过两次。

但是,五公复活战那个solo舞台——《对手》,从编曲、灯光、舞台设计都是她自己做的,能看出她想做的那种Y2K风格,很有创意的一个改编。
《傲娇》,整首歌都充满成熟女性的妖魅、自信。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
是有百老汇风格的《花样年华》和《女孩儿和四重奏》。

《花样年华》很有暗黑童话feel。
特别黄圣依、张萌是演员,那眼神特别到位,一下子把人带入戏。
《女孩儿与四重奏》虽然唱得一般般,但是黄圣依、张萌、伊能静这三个戏精实在太有意思了。
整首歌就是三个女人在斗戏。
每个人都一副“老娘我最美”的样子。
咬玫瑰那段,是《致命女人》的既视感。
再加上张萌呼天抢地海豚音,至今仍在我脑海里回响。
姐姐这种为了赢什么都豁得出去的自信和勇气,还真不是小年轻可以模仿。
所以,虽然节目组给姐姐设了很多难关,让她们去唱一些看起来和她们年龄不太符合的歌。
但姐姐就是姐姐。
姐系审美的魅力就在于“知道自己是谁,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无论什么类型的歌,到她们手上,也可以使出浑身解数,唱出自己的风格。
△阿朵这首仗剑走江湖版《缘分一道桥》无人能敌。
△看了《浪姐》,特别特别喜欢黄龄,她的做作就是她的风格,一开嗓就极有辨析度。
没有撕逼、扯头花
女性友谊让我落泪
这节目时常让我触发泪点的,是这些姐姐之间的互动。
节目前,大家都以为,30个女人围在一起,肯定少不了撕逼、扯头花这类宫心计。
前两集,也有很多人逐帧逐帧解读,分析哪个姐姐做得有心机,哪个姐姐情商高,俨然要出一部“姐学”。
但可惜,节目进行下去之后,这些心机小剧场都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有姐姐们的“惺惺相惜”。
节目里,实在太多太多感人的瞬间。
沈梦辰复活失败的时候,她发微博表示最遗憾的是自己掉队了,不能和《大碗宽面》组的成员一起走到决赛。
团魂,从第一集开始就一直存在。
三公,在加分赛环节,每个姐姐团都选出一个能力者来代表团队跳无价之姐。
队长张雨绮在蓝盈莹和张含韵之间,选择了张含韵。
以蓝盈莹的狼性,她一定可以跳好这个舞。
但是张含韵更需要这个机会。
她要突破自己。
袁咏琳说自己没有能力当队长,想把位置让出来的时候。

阿朵用最温柔的话语回绝:“这是你的功课。(你要学会面对它)”
孟佳三公被淘汰以后,一直站在训练室门口等王霏霏出来。
“刚才在等你,我一直在等你出来。”

王霏霏瞬间爆哭,哭得比孟佳还厉害。

为了兑现自己对郑希怡再一起组队的承诺,在决赛挑选成员的时候,宁静顶住压力,选择了有伤的郑希怡。
“你可以的,对吗?”
“一定可以。”
“我觉得你可以。”

还有伊能静说,她快崩溃的时候,是张含韵安慰她的。
张含韵把自己刚出道的经历告诉伊能静。
“她看起来是那么的开心,但其实她是经历过来的,她用她的善良化解了所有的经历,她才保持了现在这个纯真。”
姐姐交心的这些细节、对话、互动,绝对不是节目组的剧本可以写出来的。

记得和朋友讨论这个节目,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些姐姐太“真”了(第一次在中国的真人秀里看到真的成分比较大)她们在这三个月的相处中,是交出真感情的。
就像张含韵说的,这次经历,
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女性的敏锐和细腻,原来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虽然现在出道名单还没有公布,但我真的不关心谁会是最后的姐姐团成员。
因为我喜欢的,是她们在过去这三个月里在一起的样子。
谁说女人之间就只有撕逼和心机?

这些姐姐就展现了另外一幅女性群像——女性是可以帮助女性的,女性是可以理解女性的,女性聚在一起的能量是非常大的,这才是打破性别偏见最重要的力量。
最后,认真说说“女性力量”这件事。
女性力量是什么?

我觉得,看完这群姐姐比赛的全过程以后,确实让我对“女性力量”这个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前总觉得,大女主不就是要杀伐果断,永远保持强大和自信的气场。

但其实,真实的人生哪有这样啊。
即便是宁静、张雨绮在外界看来如此强悍的女性,她们在节目中也有崩溃、落泪的时候。
△忘不了张雨绮四公的时候看到成绩以后对观众说了一句“感恩”就哭着跑出了会场。
这不是脆弱,而是生命的韧性。
她们会哭,但是她们也会昂头大笑。

她们敢于接受失败,同时也敢于在失败之后再次全力尝试。
记得新裤子去助演的时候,彭磊问赵梦:“如果把你困在这里,你会喜欢上这这里吗?”赵梦说:“我可是女性好不好,我肯定一样拼啊,女的都是这样的,我们怎么可能丢人?”
彭磊一脸不可思议:“好厉害,如果是我早跑了。”

不是黑谁(我也很喜欢彭磊和新裤子),但这个对话就是很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社会上的男女差别。
女性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话,确实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更多的努力。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残酷,很不公平,但我们都得学着去面对,面对困难、面对压力、面对偏见。
在接受这个残酷规则以后,依然愿意努力活出自我,这是每个女性在当代的故事,也是这些姐姐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女性的真正力量所在。
感谢这些姐姐,在这个夏天,站了出来。

她们在舞台上充满生命力的样子,挑战了大多数女性习以为常、已经被默认的社会定位。
30+的她们,不是谁的妈妈,谁的老婆,谁的女儿。
而是她们自己。
她们为自己唱歌。
她们为自己而战。
“我现在好喜欢大家叫我姐姐,
姐姐这两个字,
充满了使命感。”
●●●
花痴互动
你喜欢哪位姐姐?
或者被哪个舞台/瞬间感动?
在评论区和我分享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