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作者 | Moreless
全文共 4109 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欢乐谷》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寓言式影片,港译《一人有一点颜色》。最近又重看一遍有了一番新的感受。
该片的主要角色分别是由《大小谎言》的女主瑞茜·威瑟斯彭饰演的妹妹珍妮佛和蜘蛛侠的男主托比·马奎尔(Tobey Maguire)演的哥哥大卫。
电影海报,图源:rottentomatoes
《欢乐谷》是片名,也指电影中一部虚构的50年代的电视剧,剧中是一个理想社会。生活在欢乐谷的人都非常开心,没有烦恼,生活永远像既定程序一样按部就班,千篇一律,每天都没有不同。男人准时下班,老公回家把帽子挂在衣架上,喊一句,“亲爱的,我回来了”,妻子就会端出丰盛的晚餐,晚餐永远不会误点。
篮球不管怎么投篮都能投进,图书馆的书里面都是空白页,没有不和谐的内容。天气永远晴空万里,没下过雨。消防员都没见过火,唯一的工作就是救树上的猫。值得一提的是,欢乐谷里面的人和景都是黑白的。
剧中设定的生活总是一如既往,电视只有一个频道,气温永远都是22度,好无聊。里面的人物都没有七情六欲,表情永远是傻笑,也没有谈过真正的恋爱。谈恋爱时也都是乖乖的,傻傻的。
而一天晚上哥哥大卫跟妹妹珍妮佛因为争抢遥控器,意外地进入到了电视剧里面的黑白世界。
因为哥哥大卫是这部电视剧的忠实粉丝,他开始的时候持一种维稳的想法,不想破坏电视剧本来的人设和剧情设定,所以尽量不想改变小镇的一切。而妹妹詹妮弗,在剧中叫玛丽苏,却是属于热情奔放型的。她比较大胆豪放,并不买账,到处“煽风点火”,因为跟篮球队长搞对象,导致门口的树被雷劈着了火。消防员都没见过火,只救过猫,于是大卫教他们如何灭火。
性是冲破压抑社会的武器
改变最早是从情人巷开始的。在情人巷,篮球队长跟玛丽苏幸福啪啪啪以后,当天马上就看到了一朵红色的玫瑰花。自那以后,情人巷从以前老老实实约会的场所,变成了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为什么从情人巷开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内在被压抑的部分,大多与性压抑有关。
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里,男女主角王二和陈清扬也是用性放纵来对抗荒唐年代体制的高压,用性来表达对时代的不满。
电影剧照
凡是压制人性,想要管控一切的社会,就会对男女之事实施各种限制。而且还要把生育也控制起来。至于让生几个,以及怀孕了可以不可以堕胎,都由少数几个人说了算,而个体对追求快乐和对自己的身体做出决定,都没有发言权。所以,当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进了文件里,跟独立宣言里面说的pursuit of happiness,是异曲同工。
大卫的妈妈遇到了旧情人,快餐店老板比尔后,内心有了波动起伏。有了真情实感变成了彩色的人物以后,同时带来了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大卫为了维持小镇的平和,给他有自我认知的妈妈脸上推脂抹粉,涂成灰色。要她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剥夺表达快乐和痛苦的权利,也是专制社会的特征之一。大卫本来也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欲望,所以一直还是黑白的,直到他在欢乐谷中交了女朋友,女朋友和剧中的母亲的热情感化了他。尤其是女友要他讲图书馆里面中间都是空白页的书籍的时候,他彷佛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当他背出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利芬的内容时,书中的内容就不再是空白了。
乌托邦社会里的人,都是体制的螺丝钉
比如快餐店的店员,每天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按既定的程序工作。由哥哥摆盘和放餐巾,店主比尔则是擦完桌子去炸薯条。这天早上大卫没有出现,他就无所适从,只能不停地擦桌子。哥哥告诉他,下次发生类似的情况,你可以去试着炸薯条,而不是单线程工作,要等别人干完了才去做。
比尔后来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画画。并且离经叛道,跟大卫的妈妈好上了。大卫的妈妈春心荡漾,也有了颜色。于是出现了大卫帮她粉饰颜色的一幕。
电影剧照
色彩的改变,引起了保守派人士的恐惧。保守派人士中的多数都是中产白人男性。因为妻子有了自己的爱好,外出不做饭了。晚上回家没有饭吃,引起了男人们的恐慌,他们认为有想法是一种罪过,破坏了社会的和谐。
电影剧照
在镇长的带领下,他们说出了这样的宣言:
My friends, this isn’t about George’s dinner. It’s not about Roy’s shirt. It’s a question of values. It’s a question of whether we wanna hold on to those vaules that made this place great.
so a time has come to make a decision. Are we in this thing alone, or are we in it together?
”我的朋友们,这不是只是关于乔治的晚餐,不只是关于罗伊的衬衫。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是关于我们能否坚守价值观,从而使这个地方依然伟大的问题。”
(编剧大概也没有想到,18年之后,台词成了竞选的口号)
于是有颜色变得有罪,有人砸毁了快餐店画了画的彩色橱窗。
这些欢乐谷中的保守力量,想要维护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发布了新的禁令,不让人有新的想法。例如禁止人们去图书馆,且烧毁了图书馆有字的书籍。禁止人们在外墙绘画,禁止使用特定颜色的颜料,只能用灰白黑,因为要维护欢乐谷的和谐与稳定。
大卫和快餐店老板则采用了非暴力的反抗方式,用被法令禁止的颜料在快餐店的外墙画了离经叛道的画。两人随后不出意外地被逮捕。在法庭上,大卫故意激怒了保守派的代表人物镇长。当镇长发怒时,因为有了真实的感受,于是整个欢乐谷镇上都有了颜色。
制度的设计不是为了少数服从多数
从这个片子里我们看到,制度的设计并不在于少数服从多数,而在于分权,其目的就是为了尊重多样性,保障个体权益,例如少数族裔的权利,LGBTQ群体的权益。
剧中黑白人设就象征着墨守成规的保守主义者,或者没有真实内心想法的人,压制新生事物,反智,对多样性的生活内心充满恐惧。而罗素说过,世界的本原在于参差多态。如果世界消除了多样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是一个世界。
无疑,欢乐谷里面的社会设定是完美的,而人物的性格又是单一的,但是这样的完美社会乌托邦是不存在的。人总是有欲望的。人有了欲望,社会才有了多样性。而极权社会则是千方百计要禁欲,要尽量压制人的欲望。
电影里的隐喻也是很明显的,黑白场景就对应了人与人没有差别的乌托邦。所有人穿着打扮都一个样,脸上的表情都一个样,电视只有一个频道。人对人永远都是笑脸相迎。
电影剧照
而一旦人内心有了真情实感以后,就会变得有了颜色,也能看到颜色。整个社会也一点一滴变得有了色彩。好比夏娃吃了禁果,能够知羞耻辨善恶。
到底是要把一个社会构建成一个人人都一样,不敢表达真实想法,每天按部就班的所谓和谐社会,还是一个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社会,对自己的命运有掌控权的社会,这个寓意还是很明显的。
剧情的背景所指
剧中白男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可能暗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之前的社会。上世纪六十年代,则变成嬉皮士风潮流行,青年人则推崇性解放和反战,个人权利意识觉醒,特别是在少数族裔争取权利的背景下,逐渐废除了长期实施的种族隔离制度。
而循规蹈矩的守旧者则称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不过每次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都是他们口中的垮掉的一代。当垮掉的一代成年以后,又会有新的垮掉的一代。
美国独立宣言中虽然写了“人生来平等”,但是这种平等的权利,不包括非裔美国人,也不包括女性。黑人彼时还是奴隶,独立宣言的几个起草者都有蓄奴。而女性也没有选举权。美国直到南北战争之后,才废除了奴隶制度。
民权运动时期,图源:History
然而,黑人虽名义上获得解放宣言所赋予的平等权利。但是因为黑人穷困及教育程度较低,为求经济上的生存,必须再度依靠白人雇用,特别是当联邦军队撤出南方后,黑人丧失了联邦法律的保护,其地位又陷入类似美国内战前的状况,南方白人支持的民主党控制南方,实施不少种族隔离法律,黑人重新受到种族不平等待遇。
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莱西诉弗格森案”判决,确立对黑人采行“隔离但平等”措施合法。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一案,判定种族隔离的学校并未提供黑人学生公平教育,因此公立学校应该要种族混合。一连串的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也正式开始。
后来,又发生了蒙哥马利公车运动。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一名15岁的黑人高中生,克劳德特·科尔文,拒绝在公车上把白人专座让给白人,结果被捕。此举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抗议。50名非裔美国领袖聚集并组织了蒙哥马利公车抵制活动,要求乘客能得到平等待遇。在蒙哥马利50,000多名非裔美国人的支持下,抵制活动进行了381天,直到当地有关公车黑白人种隔离政策的法规被废除为止。
美国女性的选举权,也是经历了数十年,上百年的抗争才取得。
1868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在第二款中仅明确保护了男性公民的权利,黑人和女性的权利也就因此无缘。随后,美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提出,其中只是在选举法律中禁止种族歧视而非性别歧视。
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禁止一切美国公民因为性别而无法获得选举权的现象。该修正案与1920年8月18日正式生效。也就直到这个时候,美国的女性才完全拥有了选举权。
每一次当有人要争取权利的时候,都会被那些有特权的阶层认为要求权利的人是离经叛道,要破坏社会秩序。少数族裔权利如此,女性权利如此,LGBT权利也如此。墨守成规者总是认为,一旦人有了这些权利,天就会塌,所谓的传统价值观不复存在。但是让社会只有一种声音好,还是一人有一点颜色更好,其答案是显而易见。
今天,又有人认为女性拥有堕胎的权利不是一项基本人权,而是可以讨论的,要交给各个州自己决定。正如崔娃说得好,如果蓝州认为堕胎合法,红州认为堕胎不合法,就通过各自版本的法律。那么如果蓝州的红县反对堕胎,红州的蓝县反对堕胎,是不是应该通过各个县的法律呢?那如果各个县里的各个city有不同的意见,是不是应该通过各个市镇的法律。各个市镇的各个家庭,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是不是各个家庭也有不同的法律。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也会有不同的意见。那最后问题就回到了,是不是应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全部禁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
所以说,允许一人有一点颜色,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此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不低,有8.3分,但却只有6000多人评分,可见看过的人不多。由此看来,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电影。

参考资料: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871/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