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
几天前,朋友给我发了两个视频,第一个视频是一位B站美食UP主的遗书,他在这封遗书的开头说:“我是gay,不用躲躲藏藏的感觉很好。“
第二个视频也是他的这封视频遗书,不过是在另一家主流媒体的报道里,二者唯一的区别是多了一块马赛克,挡在我是“gay”这一句上面。
当时两个视频我都没有看完,而是下意识地搜索了一下有没有他被救下的消息,没找到,最新的只有B站官方在那封遗书底下留言说已经向当地警方报警,便再无消息。

今天又去看了一下,他的账号已经变成黑白的纪念账号了。
于是我又点开了那个没看完的遗言视频,视频背景乐是《大佛普拉斯》的插曲《面会菜》,在林生祥那段充满苦味的口哨声开始前,UP主好像留了一段没有剪切过的环境音,音量调到最大,可以听到一声明显的抽泣。抽泣之后,口哨声响起,连留给最后世界的这段文字都好像在努力轻松。

视频的背景一直都是他的厨房,油盐酱醋的瓶子整齐地排在柜子上,仔细看能看到一个印着两棵小树的杯子。冰箱上还有十几个冰箱贴,形状各异,看得出来是收集下来的。

这样的人,在往常大概率会被我们当做热爱生活的人吧。

可是他就是选择了离开,我们无从也无资格去猜测他为何决绝。但是那块他死后的马赛克,又好像带着某种傲慢在暗示我们,他和Ta们一定无法躲避的某种羞侮和困境。

关于性少数困境,我们在这几年已经写了不少推文,该说的也都借由很多部电影讲出来了,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的后半部分,我们打算从以往十几篇相关推文里选一些段落做成合集,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对这块“马赛克”表示坚定的反对。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对同性恋形成错误的认识和偏见。
习惯将同性恋与“羞耻”、“精神病”、“艾滋病”、“性变态”这些负面的东西划上等号,以偏概全,再将这些负面情绪转移到同性恋群体的身上。
选自谈论反对#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的文章
早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分类中就已经将“同性恋”从编号为《ICD-10》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彻底移除,并且指出性取向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发布了《ICD-11》,将与性取向相关的诊断编码彻底删除。
同年12月,我国卫健委也要求“从2019年3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全面使用ICD-11中文版进行疾病分类与编码。”
因此无论是直接将同性恋归类为一种心理疾病,还是用“紊乱”、“倒错”这一类负面或形容“非常规”的词语去解释同性恋,都是非常明显的错误。
选自谈论反对#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的文章
性少数群体受到歧视的根源其实是对少数的歧视。
少数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泛社会概念,它绝不限于一个LGBTQ。残疾人,宗教,种族,甚至身材的胖瘦,性格的阴柔阳刚,结婚与否,丁克与否,都可能让你成为同样的少数。
甚至可以说,只要你和大部分人在某一方面不同,那你便是少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每个人也都有权利成为少数。
而如果我们不站出来说些什么,试图去改变什么。那我们总有一天会因为某样“与众不同”,成为下一个被歧视的少数。
每个人都一样,我不认为有人可以幸免。
所以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
#因为歧视关乎每一个人,所以改变才需要每一个人#
别沉默,就是这样。
选自谈论反对#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的文章
对少数群体的包容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愈加文明,开化的体现,而历史也在证明,往往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成熟到一定程度,都会进入到一个包容少数群体的社会氛围。相反,对少数群体越有敌意的国家(地区),现代文明都无不呈现出一种保守的消极状态。
而我们不停说这些,就是为了这群人可以不受到伤害。
也就是防止纪录片里的那些针对同性群体的极端暴力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出现(不是没有出现过个案),连土壤都不要出现。
选自纪录片《围捕:俄罗斯反同战争》影评文
这部纪录片有在给我们表现当LGBTQ群体遇到糟糕的社会环境的时候,呈现出的“恐同内化”的迹象。
这非常值得注意。 也就是说,当歧视和恐惧同性恋的气氛包围着同性恋群体时,他们很容易将别人的否定内化到自身。 打个比方,在人人围捕同性恋的紧张环境之中,Julia和她的伴侣 Sveta也不再期待平权,而是选择躲起来隐藏自己的身份。
她们很怕,同时也担心自己的身份会波及到她们领养的孩子。
这种“恐同内化”会让他们产生主观离群感,感觉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
还会产生极高的羞耻感和消极心理。 
剩下可以选择的路无非是两条: 要么会迫于社会的压力,找一位异性结婚,终生压抑着,隐藏自己的性取向。 要么自己都无法接受自己了,选择离开这个冷漠的世界。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什么都没做错的人变得无路可走。
所以这种反对,也是对他们的支持和保护。
选自围绕纪录片《围捕:俄罗斯反同战争》展开的反恐同议题文
很多异性恋都觉得,“出柜”二字只是LGBT人士的圈中议题,与我们无关。
但其实在这件事上,你我人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往大了说,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多元化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包容度的重要指标。
而往我们身边说,如果矛盾无法解决,那么这种不可调和的LGBT亲子关系对于所有异性恋人士而言,将永远是一颗定时炸弹。
因为每一个同性恋人士无论是选择永不出柜,还是出柜后不堪重负向父母妥协,他们最终都只会剩下两条路可以走:
和父母断绝关系,或者,骗婚。
而有一部分同性取向者,最后选了后者。
我无意污名化这个群体,但我必须承认中国有大量同性恋人士精疲力竭地选择了和父母妥协,产出了这一畸形的婚姻关系。
根据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有1600万以上的同妻(夫),其中超9成的同妻都出现了抑郁症症状,超1成的同妻有过自杀行为。
而2018年,这个数字到了3000万。
我也可以说,算上那些尚未知情的,这个数字可以再大很多。
为什么台湾地区同志平权公投失败,依旧另立专“法”保护同性婚姻?
首要是对LGBT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没错,但也存在对另一个边缘群体——“同妻”、“同夫”的保护动因。
至少这样的合法化能够帮助他们在受骗之后通过法律手段争取自己的权益。
你当然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但你永远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这3000万同妻(夫)之中的一人。
选自围绕纪录片《《出柜~中国LGBT的呐喊~》展开的反恐同议题文
樊其辉是极端的,极端天才,极端痛苦。他是性少数群体,是异装癖,是艺术家,可他代表不了里面的任何一个人群。他只是一个异数,孤独的异数。
所以今晚我不想聊同性恋,也不是想聊异装癖,和这些都无关,只是在思虑我们该如何容下一个单一的异数。
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去想,在镜头之外,他到底要被折磨多少次,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才能把生活看透到连底裤都不剩。
这个时代,流行谈论《XX之死》,一个青年导演之死,一个寒门学子之死,感动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自我感动阈限降低,就像今晚这篇文一样,我们在同样泛滥的媒体指引里见证没完没了的死亡。
我写下这篇文便注定有了原罪。
死亡成了消费品,甚至如果没从一个死亡之中得出什么人生价值,这场死亡好像就成了次品。
可我们在他们生前做了什么?
樊其辉是真诚的,你我是虚伪的,就是这样,没别的。
选自围绕纪录片《姑奶奶》展开的反恐同议题文
我记得电影最开始有一幕是:
母亲玛丽刚刚得知儿子是同性恋之后,跪在地上真诚地祷告:“相信主可以治愈你”。
鲍比的死,留下的日记,给了母亲玛丽巨大的打击,也让她慢慢地消除了对同性恋的歧视,开始接纳这一群体。
她淋着大雨来到教堂告诉牧师:“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上帝没有治疗鲍比了,因为他什么病都没有”。
选自围绕电影《天佑鲍比》展开的反恐同议题文
《谁先爱上他的》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它是我看到过的华语地区第一部以同妻的角度,去探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这一公共议题。
比起传统的说教,宣讲,喊口号,这个角度显得柔软的多,但它所迸发出的能量却又是远超前者的。
因为它并不是在给出答案,而是让观众产生一种宝贵的思考: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大量同妻的产生?
和自己爱的那个人在一起不好吗?
为什么他们不能结婚?
选自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影评文
你确实很难要求所有人明白,
同性恋不是一种病,同性恋不会传染,艾滋病只有四成是同性恋人群。
同性恋也不是所谓的政治正确,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有多特殊,恰恰相反他们只想要自己没那么特殊。
电影最后simon被开除了,和我们的这位老师一样,被迫离开了教育行业。
问题出在哪,是simon的这个学校,是那个幼儿园在歧视吗?
不对,青岛的这位教师早就公开出柜多年,园方也早就知晓多年,这个时候的解雇,无疑是迫于学生家长的压力。
就像电影中simon的离开,也是因为学生家长的施压。,而那些家长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又一个jason吗?
一代复一代,下一个被车轮碾死的少数群体又会是哪一个呢?
谁也没法保证,不是自己的下一代。
选自围绕电影《这就是我》展开的反恐同议题文
十一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性向问题也不是非弯即直的,即使你现在还没有完全确定也没有关系,总有一天都会明白的。
爱情不过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吸引。坠入爱河的傻瓜们是不会设限,不会在意那么多条条框框的。
他们只会对自己心爱的人说:“我爱你,不管你是男是女。”
选自围绕纪录片《双》展开的反恐同议题文
音乐/ Taylor Swift-《 You Need To Calm Down》
配图/来自网络
三号厅编辑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