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次被上海惊到了。
每当你觉得这肯定是愚蠢至极的底线,简直不能存在比这更难以置信的事的时候,上海就会突然再冒出来一个更荒唐的事,直接击穿所有人的想象力。
现在上海北蔡干的事,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这种情况给人感官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家还是先直接看图片吧:


▲按住上下滑动看更多图片
满大街撒消毒片,人的头疼、喉咙痛、刺眼睛……孩子开始呕吐,很多人出现了症状,猫咪上树了,老鼠们窜了出来……一整天都不敢开门窗,房间里都很浓的消毒片味道……
这是人干的事?
这哪是消杀新冠病毒啊,都快要把人们甚至畜直接干掉了。
但凡有点正常人的脑子,都不会干出这种荒唐事。
01
付出的巨大代价总要值得
关于环境消杀,一直有很大争议,其实这么说算是非常客气的了,实际上是几乎一边倒的对过度环境消杀的质疑。
前几天,还主要是关于强制室内消杀的巨大争议,到现在都没讨要到
一个正式的有理有据的回应和说法。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在行动上都是非常配合、支持“动态清零”工作的,但大家不能理解的是很多过度、无效的方法和措施,而且也得不到解释、说明和回应。在环境消杀上的巨大争议,就是这个原因。
你要我无条件地配合你的环境消杀,导致我头疼、喉咙疼、眼睛刺痛,导致孩子呕吐,付出了这么巨大的代价,总要值得吧?
结果到底有没有效果,值不得,都不确定,甚至可能完全无效……

那我的头不是白疼了?
我的喉咙不也是白疼了?
我的眼睛不也是白疼了?
孩子的呕吐不也是白呕吐了?
有专业网友提出的可能解释是,上海前几天下雨,这样投下去就直接可以就地化为次氯酸钠,整个小区相当于浸在84消毒液里,随着空气中氯的增加,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低层楼的居民,引发不同程度的氯中毒
所以,这是典型的公共投毒行为?
02
缺乏科学证据支持
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证据都不支持普遍的居民室内消杀,也不支持大规模的普遍的室外环境消杀。
我国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防止过度消毒”:
其中重点提到: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也不能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上海遍地撒消毒片,俨然违反了上述规定。
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里才能存活,它自己无法单独活着。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张玉蛟说:“病毒,不像细菌和真菌,它们不能在体外存活的时间很长,所以尽管有些时候你拿去检测,可以测出阳性,但很多阳性只是来自残存的病毒RNA片段,病毒本身已经死掉了。物体表面检出阳性,跟它仍有传染性是两回事儿。……大面积消杀可能损伤呼吸道,长期的付作用甚至可能致癌。”
著名医学学术期刊《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学杂志》(Nature旗下)上一项研究分析了环境中空气和物体表面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包括256个空气样本和517个物体表面样本,结论是:
普通环境的物体表面检测到病毒浓度,10万次接触会有1次感染风险(单次触摸受污染的表面,然后单次手指与黏膜接触)
而空气的感染概率(吸入含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为每100次会有1次。相差1000倍

也就是,相比于物体表面传播,空气传播的风险可能高出了1000倍。而如果一个房间每小时换气10次、36%的空气再循环,则感染风险降低87%
现在方舱隔离起步就是7或14天,这个时间内打开窗户,充分通风,会循环多少次?即使不是每小时而只是每天换气10次,换气140次后空气感染风险已经降低到100亿分之1,而物体表面接触感染概率则是
10万亿分之1
此外,病毒在人体外单独存活14天的概率是多大?5 月,学术期刊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上发表一项综述,收集了 670 篇研究论文,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在不同塑料、玻璃和金属表面存活数小时到数天,在室温下最长可达 9 天,如果温度升高,存活时间就会缩短。那我们就按很高的数字,14天后还能存活万分之一。那么14天后物体表面接触感染的概率是:
10亿亿分之1
对比之下,地球总人口才70多亿,上海阳性人数才60万。
为了这个10亿亿分之1的概率,采取普遍的入户消杀,组织上损失信誉,居民损伤财务、损害健康,到底值不值得?
此外,该论文以健身房为例分析,四分之三的健身房物体表面阳性样本来自于饮水机按钮,而没有一个来自于健身器械。也就是说,即使入户消杀,只要擦拭手指经常触碰的位置,就足够了。完全没必要全屋喷洒消毒液,甚至打开内衣柜也要喷进去,简直是愚蠢到走火入魔。
世界卫生组织在《非卫生保健环境中针对COVID-19对环境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应注意的事项》中提到:“针对COVID-19,不建议在室内向物体表面例行喷洒消毒液。如果使用消毒液,应该用浸过消毒液的抹布或湿巾擦拭。”
国内外科学支持的入户消杀主要是人员来来往往的公共场所,比如医院、商场,空气流通慢,前一个人刚出去,后一个人马上就进来了,这种可能导致前后脚的传染。而如果一个场所内的感染者已经离开,并且这个场所未来一段时间(14天)都没有其他人接触和使用,那么进室内外“终末消毒”就没啥意义了。
03
普遍环境消杀是懒政惰政
既然几乎找不到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普遍的室内外环境消杀,为何上海等很多地方仍在继续坚持呢?我们很难知道具体原因或动机,可能是因为无知愚蠢,但也可能就是单纯的懒政、惰政、形式主义。
很多地方将“普遍的室内外环境消杀”的结果作为一项疫情防控工作成绩,比如2022年4月8日,吉林市称已累计消毒52073个风险点,出动消毒人员13395人次,预防性和终末消毒累计面积约6197.89万平方米。
这数据多漂亮!肯定值得大大表扬,对吧?
5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官方公众号也提到:“开展入户消毒是整个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从科学上讲实际效果,这也只是做表面工作的形式主义,为了做样子给人看。
普遍的室内外环境消杀,组织一队人马,套上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全副武装,气势汹汹的在大街上“表演”……
还有比这更引人注目、更能彰显成绩的方法吗?
典型的形式主义!
本号之前曾数次对一些大事件进行过准确预测:①准确预测上海首次野性阳性清零时间(比兰州大学、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团队的预测要准确的多),其他还有②提前6个月预测特朗普连任必然败选2020年1月底新冠刚爆发即预测最快要到五一;④2020年3月即预测全球至少会有10亿人感染(现在已有38亿人感染)、口罩可能戴5-10年,疫苗只会有效几个月…等等,虽然当时都没人信,但后来全部成为现实点击下面的名片,关注公众号👇春风👇,阅读更多具备大局观的高质量原创文章:
本号撰写的一系列中国房地产分析预测,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准确性:
  • 2022,房市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或持续5-10年)
  • 塌方了!学区房暴跌750万!10大城市最危险(附:32城学区房分析)
  • 南京,100万人在卖房
04
 尽快改为:精准消杀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要权衡投入和收益。
不加思索和科学验证的大面积消毒,在上海疫情紧张的情况下:
  • 浪费大量的组织力量与人手
  • 引发巨量民众的质疑,造成双方不信任
  • 损害人民财务、人体健康……
几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完完全全的是得不偿失。
不对,还是有一个利的,仅仅有利于消毒产品的公司赚钱!
其实,普遍的室内外环境大面积消杀这一招,就起源于农药杀虫剂的概念。但是,病毒不是虫子,人也不是庄稼。
即使到现在,没人能证明普遍的室内外环境消杀,到底有没有用,甚至连有多大作用都不知道。反而现有的几乎所有科学证据都指向:
普遍的室内外环境消杀没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的组织优势之一就是善于调整、灵活应变,这在2020年初开始的防疫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直在根据具体形势的动态变化,进行应对方法的动态调整,取得了各国最好的抗疫成绩,全球瞩目!
那么,为何不尽快改变、取消现在普遍的、无差别的室内外环境消杀,代之以特定场所、特定位置的精准消杀?
讲科学,不丢人。
最近几篇善意的讲真话的文章连续消失,所以,今天该说的就说这么多,不该说的这里就不说了,会发在朋友圈和群,大家加一下我的个人微信吧,防失联,也方便私下交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