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肖瑶
《山河月明》也是从恋爱脑开始崩坏的。
少年朱棣随军北伐,伪饰为小卒,在北元战场上偶然救了蒙古公主。
一个救美,一个报恩,一来一去,明成祖朱棣的初恋生生从史书上的徐氏长女,变成了一个不知名的前朝公主。
一股子偶像剧调情的味道,就那么格格不入地插入了进来。
《山河月明》海报
观众皆汗颜:《山河月明》的伯雅伦海别,就像《觉醒年代》里陈延年的初恋柳眉,《大秦赋》里秦庄襄王的王后赵姬,非要给重要主角配备一只恋爱脑,属实没必要。
《山河月明》的口碑,就是从这里开始下滑的。如今大结局在即,其豆瓣评分已跌出及格线,落到了5.5分。

《山河月明》豆瓣评分仅有5.5分
当然,整体看来,该剧还有更大的硬伤。剧情越往后,逻辑越跳跃混乱,如果不提前知晓相关历史,或许还真看不太懂。许是删减所致,观众也调侃其为《删河月明》。
不过,讲句公道话,作为一部电视剧,《山河月明》可圈可点之处也有。比如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情和隐忍揉进孤悲帝王家。农民皇帝朱元璋,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屠戮暴君”,私下里也有着百姓、平民的一面,也有着国君与父亲二者身份无法兼顾之脆弱、孤独的一面。
《山河月明》剧照
当然,这种做法是否恰当,稍后再议。单从人物塑造层面来说,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亮点。
话说回来,《山河月明》的惨淡收场,也是一个鲜活的样本。曾经佳作频出的历史正剧,何以走到了今天这般难堪境地。
得与失
实际上,对于古装剧,观众并非不能接受虚构。历史不可能事无巨细,否则便不会有野史与民间传说,文艺作品在语焉不详之处进行发挥,再正常不过。
但《山河月明》里的这位白月光,与主角的对手戏充满着和整体格局不相匹配的古偶风格,对传述朱棣从少年到帝王的这段成长史,也没有起到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本质的推动作用。
(“白月光”可不是观众臆测,连豆瓣演员表给伯雅伦的介绍都是“白月光”)
《山河月明》中朱棣的白月光伯雅伦
从很多方面来看,“草原白月光”的确是《山河月明》前几集拖后腿的一号角色。
除了横空出世与朱棣的互相暗恋显得荒谬外,人设本身也极不讨喜。
回金陵途中路过河南开封,这位公主走在街上,竟当着燕王的面“骄傲”地控诉起来:
“这里对你们而言是明朝的北京,对我而言,却是我祖父当年开府驻节之所……你们的河南布政使司便是我父王当年的王府。”
这般滑天下之大稽的反常识性台词,用今天一句常用的话来调侃,这妥妥是“历史虚无主义”,只会让那位虚设的公主变得更荒唐可笑,与全剧格格不入。
少年朱棣和伯雅伦
另外,这号人物的出现,不仅在丰富少年朱棣的形象上无甚益处外,且使得朱棣与正妻徐达之女之感情线来得突兀且不自然。
历史上,徐氏与朱棣自幼(11岁)结识,婚后感情历久弥坚,“上勤于政事,或日昃未食,后亦不食以俟。”(《明史》)虽然观众推测的“青梅竹马”未必可证,但两人早有一定情谊基础是事实。
《山河月明》却安排少年朱棣极力反抗与徐氏长女婚姻,为了白月光悔婚,即便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娶了徐。
从新婚时的抵触到琴瑟和谐,中间毫无过渡。这便不是可信度的问题,而是戏剧层面缺乏情感说服力与观赏性。
成年朱棣与徐氏长女变得琴瑟和谐
关于历史剧中的虚构问题,最致命的还不在于具体情节、人物是否符合历史,而在于创作者对历史本质的理解,如对当时当下社会环境、人物普遍特征、伦理文化等认知与理解。
事实上,该剧也有部分虚构与想象情节是可以为观众接受的。
比如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父子关系刻画。《明史》记载,洪武帝最偏爱长子朱标,对其寄予厚望,父子俩既常共议国事,互相排忧解闷,私下里延续着老朱家平民化、生活化的家庭氛围。
朱元璋、徐达与太子朱标
剧中通过几场对话、论证和家事闲谈,从对弈时想出“锦衣卫”之称的商榷,到谈起四子时的恨铁不成钢,四两拨千斤地勾勒出了这对父子情的淳厚与坚固。
还有,朱元璋与患难结发妻马皇后之间的深厚感情。听闻地方封王剥削子民,腐败盛行,怒不可遏的朱元璋对朱标扬言要严惩,一旁的马皇后也不顾父子俩正交谈着,一碗热汤就递到了朱元璋嘴巴旁边,把他烫得一个激灵。
马皇后这才心平气和地喊了句“重八,心急喝不了热汤。”机敏、稳重而朴实,俨然一个平民家庭的“父母爱情”。
马皇后与朱元璋的“父母爱情”
农民皇帝朱元璋是史上有名的“贴地气”皇帝,关起宫门来,必然有着普通农家的粗犷、朴实一面。那一碗汤、一段对话,都不在史书上,却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鲜活生动。
《山河月明》剧照
虽然该剧以成祖朱棣的人生为核心脉络,但在选角、演技、剪辑等因素下,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中途去世的太祖朱元璋,和原储君懿文太子朱标。
朱元璋身上最鲜明的历史标签,或许要数滥杀和暴戾,设立酷刑,废除千年宰相制,诛杀众多开国功臣,残暴程度与秦始皇或不相上下。
《山河月明》中的朱元璋
《山河月明》里,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却竟丝毫叫人厌恶不起来。这样的“翻案”属实一言难尽。
朱元璋也杀人,也为妻亡而恸哭,但更多了一份治世之君的持重和冷静。《山河月明》花大量笔墨刻画父子关系,着重呈现了其温和、慈祥一面,即便于真实历史的确存在,但也一定不会是帝王朱元璋的主要底色。

《山河月明》中着重刻画了朱元璋与儿子的父子关系
作为君王的残暴和作为父亲的慈爱,并不冲突。但需要警惕的,不是那些明目张胆篡改的历史情节,而是通过选择性的呈现与想象,对历史人物和历史观进行某种伪饰。
有话道是,“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模糊的历史细部,历史学家有他们的推测,创作者也有重新阐述的权利。
叙事艺术向来狡黠,看得见的是剧情、人物、对白,背后藏匿着的,是模糊的叙事声音,可能是艺术的审视,也可能是某种夹带私货。
直面历史的勇气
在封建社会,帝王家事,的确也关涉了天下事。
国产历史剧千篇一律描绘帝王家事,要么致力于塑造明君、慈父,要么窥视君王情爱秘辛、后宫争宠。
所以,历史正剧的消失,首先是“历史感”消失了。
它们根本不关心历史的样貌,不关心历史的真实性与宽广度,更缺乏历史的审视和反思。
翻开以往那些神剧一般的历史正剧,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直面历史的勇气。
《康熙王朝》是君王的成长史。但剧中康熙的所作所为,是面向历史的。情与爱、家庭,不是叙事重点,而是帝王生涯的垫脚石。
《康熙王朝》是君王的成长史
《大明王朝1566》,更像一把尖锐的手术刀,把一个积重难返的王朝细细剖开,全面呈现了朝廷、各级官府、商场和社会百姓间的政治矛盾。该剧大多数角色,不能界定为好与坏。对皇帝的刻画,也不是圣主或者昏君的二元对立,有的只是基于各自利益,参与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权力搏杀。
《大明王朝1566》展示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权力搏杀
从历史考证来看,上述神剧均有些许失实,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有创作者自身的倾斜与偏颇。但作为艺术创作,它们是成功的。
《大明王朝1566》里,开头第一集的“改稻为桑”,在史书上就不可查究,而是编剧刘和平在嘉靖帝、严嵩、海瑞等彼时代主角人物的命运、个性基础上,结合明朝真实的社会和统治规律,虚构出来的情节。
《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中的“改稻为桑”在历史上不可查究
剧中,以张居正、高拱为首的倒严派虽然反对改稻为桑,出发点更多是政治斗争,那句冰冷的台词“这次可以借机在浙江烧一把大火,严党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让观众看得心头一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嘉靖为满足私欲,对官员毁田殃民视而不见,利益集团从中作梗,各党争斗不休,百姓沦为刍狗。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改稻为桑”,不仅不能叫做篡改历史,反而是创作者在嚼碎了史实、糅合后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凭藉虚构,有技巧地反映出彼时代的真实社稷民生。
影响一部历史剧观感的最大硬伤,也许并不来源于那些细枝末节的年表、生平。更多的,是关乎整体剧情折射出的历史观,创作者对一段功过、一位人物的理解和再创造。
《大明王朝1566》剧照
前述这些历史正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直面了历史,把历史本身当做一个戏剧主体。创作姿态上是极其严肃的。
同时,它们也超越了历史。
创作者没有停留在颂扬明君、呼唤圣主的陈旧思想中,而是以审视者的视角,融入了现代的反思,引领观众去思考历史的真相。
《大明王朝1566》以审视者的视角,融入现代的反思,引导观众去思考历史的真相
什么是历史正剧?
它不是一种类型元素,没有可复制的模式与套路,不想苛责摆烂的古偶与戏说历史。
但面对打着历史正剧旗号的作品,观众就一定会警惕这样的思维懒惰:
适合偶像剧、都市剧、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剧的,未必适合历史剧。
“别浪费了资源”
历史正剧的消亡,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2010年前后,港台武侠剧、奇幻剧等类目逐渐传入大陆,一本正经讲历史的传统正剧式微,不少掺入宫斗、穿越等元素的古装剧登场,如《宫》《美人心计》等等,在某些爆火个例的带引下,撕逼不止、空洞注水的现象也开始愈发猖狂,这是国产历史剧对市场让渡的一段变革阵痛时期。
《宫》在古装剧中加入了穿越元素
剩下的更多数“劣币”仍在批量生产:毫无讲究与考究的剧作,打着历史剧标签拍古偶,为了市场效应,请来爱豆,买来网文,把穿越、仙侠拍了个遍,逐渐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拉低了整体市场质量与历史国剧口碑。
架空背景的历史古装剧,也因此成了主流。
比如2015年胡歌的《琅琊榜》,从类型上来说,这部剧充其量只能贴上“古装”、“权谋”两个标签,但却凭借着每个生动突出的角色,对原著的足够尊重,高精细的礼服化道和镜头语言,从鱼龙混杂的商业古装剧中杀出重围。
《琅琊榜》每个角色都生动突出
与其同期上映的《陈情令》,自然和“正剧”半点边都沾不上边,但流量和播放量的双丰收,达到了近年来任何一部古装剧都难以想象的高度。
正剧之“正”,早已荡然无存。
当然,也有一些创作者不甘“古偶”,尝试打造纯正的正剧,满屏文言台词的《清平乐》,可以看作这种试水。
《清平乐》剧照
但从结果来看,《清平乐》远没有历史正剧的宽广度和深度。以宋仁宗一生为主线,看似恢弘庞大,其实也不过帝王家事的爱恨纠葛,沦陷于古偶剧与历史正剧两不像的尴尬境地。
都21世纪了,《清平乐》依然在歌颂明君圣主、君臣之道,与历史正剧该有的反思性也相去甚远。
《清平乐》剧照
历史之于“正剧”,同样就像文学原著之于改编剧,编剧对历史的理解、解构与尊重程度,直接决定了一部戏剧内在的纹理,即便对某些历史细节作出改动或详略处理,创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凭空扭曲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情形象,还是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更深更透彻地解剖逝去时代的真相,观众是看得出来的。
不过,《大明王朝1566》那样剖开历史血肉抽起筋骨的王者段位,在影视生产周期被大大压缩、市场话语权过量倾向流量的当下,恐怕再也无可复制。
《大明王朝1566》剧照
今天的古装剧,其实拥有更好的技术、资源,可以在服化道上多作考究,也可以请来更有观众号召力的新老演员。如果因一些细枝末节但态度狂妄的历史扭曲,浪费了好资源、好阵容,或是好的初衷,未免太可惜。
希望创作者们,对国产古装剧观众的审美阈值,想象力更宽广一些,对历史的严肃性,尊重更多一些。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旗下影评号不值得影评
    编辑 | 阿树
值班编辑 | 煎妮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