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精英阶层的子女在小的时候就走上了“名校之路”,想让孩子前往美国体验精英教育。但他们的阶层或者地位并不能让这些名校的名额为他们所预留,他们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争取到。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我们国内,美国家庭也一样如此。

随着“拼爹资本主义”(“遗产型资本主义”)的回归,使得现在的美国社会里,教育程度逐渐成为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子女的教育程度也越发取决于其父母的教育程度。

遗产型资本主义”回归是指在当今21世纪的美国,资本与知识出现了一种平行传承现象,即子女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程度。国际问题专栏专家,于时语,他因为“儿子在美国一路考上了常春藤”,让这个爸爸得以近距离管窥美国精英教育低龄化的现象,从而提出了这样的言论。

纽鲍尔,曾任百事可乐副总裁的著名企业家,他总结,“除非去上大学,否则你不会走上生活的上升曲线;今天在美国,教育是成功的关键。”(请注意,这里的教育特指精英教育。越来越多中上层家庭坚信,上学必须要上常春藤。)
以常春藤为代表的顶尖名校,校内情况也是充满了“内卷”的气息,通宵开放的图书馆就是高度竞争学习环境的象征。于时语表示,教育分化的结果,最重要的莫过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
与走上精英教育的学生相比,美国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高配低就,这成为“令人担忧的麻烦趋势”。

然而,美国精英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上依然很吃香。《大西洋月刊》调查显示,即便是排名第25名次级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收入还是比哈佛、耶鲁的毕业生少了差不多40%,不用说排名50之后的普通大学。

教育分化的一系列数据使美国中上层阶级的家长开始了疯狂择校之旅。
这是因为几年前亚洲式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有”虎妈“事件的出现,让很多美国中上层与知识阶层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菲律宾华侨后代蔡美儿几年前推出养育两个女儿的回忆录《虎妈战歌》。她表示“在美国,‘虎妈争议’主要限于美国的白领中上层和知识阶层,首先刊登书摘的《华尔街日报》以及跟进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等,都是美国上层人士和知识精英关注阅读的报刊。”
为什么“虎妈”震动了美国上层阶级和知识精英?
因为“虎妈”轰动实则反映了美国上层精英的一种日益强烈的整体焦虑。

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美国中上阶层普遍产生了一种焦虑——担心社会经济地位下滑。这一演变使得美国精英地位延续的老规律变得强化了:“富贵不足保,唯常春藤教育之泽可及于无穷。”总而言之,维持精英地位和身份的前提,在于常春藤名校代表的精英教育
有研究表明,美国的孩子们的学业竞争,在出生后就已经拉开了帷幕。


于时语也表示,“从幼童开始的教育竞赛,在美国知识阶层早已不是秘密,只不过‘虎妈’把这一竞赛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克曼,他提出了关于教育投资回报与年龄的关系曲线。海克曼曲线清楚地表明,
教育投资回报最大的是早期和学龄前的智力开发
。这是缺乏知识和金钱的穷人父母最薄弱的环节。


该曲线也体现了美国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之下的教育投资和”起跑线”的提前。在美国的知识精英和上层阶级中,教育竞争实际从托儿所和幼儿园时代就开始了。

“大城市地区的许多贵族预备学校纷纷把学制下延到每年学费几万美元的贵族幼儿园。在美国知识精英最集中的纽约,若干学费高昂的名牌私立学校幼儿部成为精英家长们竞相争取的目标。”于时语发现,这些名牌幼儿园的入学名额是有限,招生普遍基于一种名叫“教育档案局”测试的早期智力甄别测试。相关备考的公司看到了这样的商机,纷纷研究出为幼童准备的应对“教育档案局”测试的训练。

然而,再看海克曼曲线展示的一条信息:在关键的婴幼儿时期,再多金钱也无法取代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知识环境。

2010年,加州大学一对经济学家夫妇发表了题为“地毯老鼠竞赛”的研究报告,披露了美国白热化教育竞争中一个重要的非物质层次。这项研究描述了美国名校入学竞争低龄化的社会趋势。

这项研究还展示了美国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重要行为变化:在1975年,不同教育程度的美国母亲在管教子女的时间投入区别不大,此后30多年,低教育水平(没有大学学位)的母亲每周管教子女的时间大约增加了4小时,而大学毕业的母亲增加了8小时,是前者的整整两倍。

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萨默斯认为,美国的两极分化并不限于钱财,同等差距的现象还表现在:“在过去两代人的时间内,富人与穷人子女的教育成就之间几乎有成倍的差距”。
萨默斯发现:从婴幼时期到小学六年级,美国中上阶层的孩子比穷人的孩子平均多接受了6000个小时的教育和其他智力发展活动!这个数字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美国一个教育机构综合了十多项有关调查研究总结出来的,其中包括父母陪读、学前教育、课外活动、暑期教育和游学等。


这样的学业竞争,在高中阶段,体现得最为激烈。

美国名牌私立中学的历史要早于公立学校,尤其在教育发达的东北部,这些学校有着“预备学校”之称,因为它们主要目的是向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输送学生。

有调查显示,1998-2001年,如果把美国所有高中按照毕业生进入常春藤老三大(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比例排名,那么排前100名中,有94所是私立学校。即使常春藤盟校招生政策从偏顾贵族子弟向“凭才入学”演变,但私立贵族预校也在做出相应变革,“江湖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对于教育的投资是空前的,但是教育机会却并不是均等的。
美国人热衷于让孩子参加体育比赛,除了是社交的“标配”,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一位华裔母亲曾说道:“小小一条赛道就能让孩子有了竞争意识,告诉他们人生有时候不是几分之差,而可能就是零点几分之差,你就名落孙山。”
没错,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必须锱铢必较。

美国大学招生尽管讲究综合素质,但代表学业成就的成绩仍然是其中的关键项目。比如,作为SAT摸底考试的PSAT成绩,是所谓全美荣誉奖学金的入围标准,尖子生的标志。
成绩的重要性催生了美国庞大的“高复产业”。以总部在纽约的卡普兰教育集团为例,1994年收入仅800万美元,2004年已经超过11亿美元,10年增长了1400%!9年后(2013年),收入再次翻倍,达到22亿美元。

除此之外,随着常春藤名校入学竞争的低龄化,在精英父母集聚的地区,课外补习和私人辅导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行业。《纽约时报》2013年报道,纽约市的高档私人家教每小时学费是600美元,半天辅导的费用超过大多数工薪人士半个月的薪水。

卡拉贝尔,哈佛大学毕业的著名社会学者,2007年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描述富有家庭出生的小孩还在蹒跚学步时期,他们的父母就开始雇佣昂贵的教育顾问,在漫长的“常春藤竞赛”中提前出发,并总结说:“这只是一个漫长过程的起点,家境优越的父母企图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前增加他们子女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其他名牌大学的机会。”

或许正因为经历了这样的残酷竞争,让获得进入常春藤的“精英”在繁衍下一代的问题上更倾向于与圈内的人进行交往,谈婚论嫁,也不愿“圈外繁殖”。这样的选择性婚配,最好的例子就是:2006年在洛杉矶成立的“常春藤扩大联合会”,已扩展到全美,其主要功能是为单身的常春藤校友提供约会平台。

这样的行为就导致,教育资源丰富却并未做到均等化,教育均等渐成空话,使得阶层固化更为严重。
欢迎预约肖老师谈家庭教育、谈自我成长
欢迎致电:13711637898
图/文:来源网络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扫码关注
我不是虎妈

他不是学霸
扫码家庭教育咨询
肖乐群工作室

扫码购买
肖乐群老师
正版书籍
扫码保险理财咨询
肖乐群(我不是虎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