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是文研院成立四周年的日子。21日,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了文研院四周年纪念短片“学思徜徉的家园——我们与文研院的故事”。短片中,来自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二十余位学者,从他们的视角和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与静园二院的故事。
为筹拍这部短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曾在暑假里来到静园二院接受采访,并以“开放与包容——我对文研院的理解与希望”为题,将她与文研院合作的经历以及她的感触和思考娓娓道来。今日,我们将段老师的讲述内容加以整理,特此推出,以飨读者。
段晴老师在静园二院接受采访
开放与包容
我对文研院的理解与希望
段晴
首先要祝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周年,我是比较偏感性的人,所以观察事物不是以理论为先。回顾这四年,仅以我个人的感知而评说,我以为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总体来说是包容的开放的,而且我自己是这个平台最大的受益者。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不同学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开展学术交流。
我是文研院的受益者,回顾我自己参加的一些活动,有些我组织的论坛,有的时候甚至是临时起意的。比如说2018年的春天,我们和巴基斯坦在北京的合作,我们去巴基斯坦考察了佛教的遗址,回来以后先是在北京大学的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开展了一场论坛。这场论坛之后大家意犹未尽,特别是看着我们那些从遗址拍照回来的照片,大家都觉得这些照片如果就这样躺在硬盘中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就和文研院的老师们商量,渠老师和邓老师当时就拍板说,可以把地下空间腾出来,让我们开一次图片展,后来也在北大外国语学院的配合下,我们组织了一次图片展。
“犍陀罗的微笑——巴基斯坦古迹文物巡礼”
展览海报
段晴老师布展
配合这次图片展,我们又组织了一次论坛。这次论坛当中,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肖教授和孟嗣徽老师都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比如李肖认为我们在白沙瓦看到的最著名的佛教遗址,叫Takht-e-Bahi——李老师漫山遍野考察回来以后,他认为中国新疆的佛寺和犍陀罗的这个Takht-e-Bahi遗址中间并没有继承关系,这是他在考察之后提出的论点。又例如:我们在白沙瓦博物馆看到的很多燃灯佛的雕像,孟嗣徽老师提出,这个燃灯佛的传说,实际上就诞生在犍陀罗地区。我本人也发表了一些论点,比如说,我认为如果把犍陀罗艺术简单的归纳为希腊和印度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多元文明的产物。

描绘燃灯佛授记故事情节的浮雕
我觉得最值得回顾的一次还是胡语写本的那次论坛,那次是北京大学第一次,我觉得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召集这样的论坛,因为疫情的影响以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的盛会都是很难想象的。这次论坛和巴基斯坦的犍陀罗的那一次不太一样,这个是经过长期学术积淀的。比如说我们之前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就是新疆丝路南道非汉语文书的试读与研究,这个项目已经在2018年结束了。

2018年10月2-3日,由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PSL)、北京大学以及伦敦大学学院联合举办的“Ancient Scripts,Ancient Texts”(古代字体,古代文本)学术会议,在位于巴黎索邦大学旧址内的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正式举办。段晴老师与法国吐火罗语研究一流学者皮诺(Georges Pinault)亲切交流。
2018年的时候,我还参加了文研院组织的和巴黎美文学院的学术交流,那次学术交流就是以文字书写为主题,当时就在巴黎,大家都觉得这个讨论还应该再继续下去,所以就决定了在2019年的北京论坛是不是可以组织一场分论坛,早期文明中的书写实践。也是在邓老师和渠老师的支持下,我也成功的把一个分组握入了分论坛当中,这就是关于胡语写本的文明,这个胡语实际上就是指公元以后的1000年里,在丝路南道,那些绿洲——不光是丝路南道,还是新疆的绿洲文明——发展起来的书写,胡语主要指这些绿洲文明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印欧语系的语言。

这些语言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是后来发展起了文字,所以对人类的书写文明的发现和创造,以及它的作用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提示作用。我觉得书写的创造,对于今天的社会都是意义深远的,这个话题是可以深入进行的。比如说我觉得今天中国的行政能力和中国书写的文明是分不开的。

我们那场会给我印象特别的深刻,我们不仅请来了欧洲的一些胡语领域的学术大家,比如说大家熟悉的Sims-Williams,日本的学者吉田豐,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国年轻的学者,比如说中国人民大学的毕波老师,还有已经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但是还没有单位容身的张湛博士,我们都邀请到、都在北京论坛这组上发表了很好的发言。像毕波老师,她把最新的发现拿出来告诉我们,在陕西一个古遗址里发现了一枚粟特和汉文的铜印,毕波老师率先进行了解读,这个非常震撼。
“早期文明的书写实践”分论坛现场
我们胡语写本这组,实际上是北京论坛闭幕的当天下午来举行的,其他的分论坛早就没有人了,但是我们那一组一直是高朋满座,后来连茶歇都没有了,但是听众和发言者都是兴致饱满。直到最后一个发言人结束,大家才散去。

因为在这之前我们也跟文研院商量好了,我们后来在文研院接着做了一场胡语写本与文明传承的论坛,我们又扩大了范围,邀请了更多的青年学者参加,而且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采取了讲座和会议讨论两种方式。比如说第一天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荷兰的学者司空竺,还有日本的学者吉田豐,他们讲的非常精彩。之所以说精彩,一方面他们突破了原来传统学术的界限,另一方面,他们拿出了10多年积淀的研究成果,所以我觉得非常的精彩。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有一场工作坊应该在荷兰开展的,这场工作坊我们整个端到了北京。

“胡语写本与文明传承”论坛现场
后来还有我们的青年学者表现的非常突出,比如说南方科技大学钱艾琳老师,她讲了一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一件阿拉伯语的古文书,大约是790年左右,这件文书就讲到了貂皮的贸易,当年的于阗和阿拉伯世界的貂皮贸易。那场讲座讲的非常的深入和生动,体现了我们青年学者的聪慧和他们对学术的深入精神。那场会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可能再召集这样的论坛,所以非常感谢文研院。

钱艾琳老师在论坛上发言
其实翻看文研院的网页,你可以看到很多青年学者活跃的身影,其实还应该提到的是,我们梵巴专业的叶少勇老师,多年来一直利用文研院提供的方便,在组织梵文贝叶经的读书会,这个大家也都是收获很多。

段晴老师多次参加叶少勇老师读书会
在成立四周年之际,我觉得还有两方面应该加强,比如说我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是体现了文研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面我用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个“性”的字眼,如果在梵文里面,它就是一个词缀,这个词缀的意义就是包含了我们所讲的事物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的古代已经有“天命谓之性”。北京大学文研院的成立实际上是富有使命的。

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再强化。今天带来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哈佛的一个著名教授叫做Greenblatt(写的)。我从提到的开放和包容性说起,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是必然具有使命,因为这次大家提出想讨论的命题,就是关于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的讨论。其实关于这样的讨论在19世纪就已经有了,比如说德语有一个词叫Geisteswissenschaft,这个词与在19世纪开始已经非常活跃的Naturwissenschaft,也就是自然科学(是相对的)。但是GeisteswissenschaftNaturwissenschaft是不能够画等号的,它们使用的方法等等都不是一样的。实际上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人文科学到底是不是科学。
我觉得我是没有能力参与这样的讨论的,但是回顾世界上相应类似的机构,以及文研院成立以来的这些作为,我认为可以在两方面强化一下。一方面是揽天下之英才方面,这里我想介绍一家德国的机构,这家德国的机构的名字叫做The 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只有THE是英文,后面都是德文。这一家机构可以说是非常的不著名,中国学者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我所了解的中国学者大概只有沈卫荣受到过这家机构的资助。但是我们却能在最著名的学者的感谢的前言当中见到这家机构的身影,比如说我今天拿来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美国哈佛大学John Cogan学院教授Stephen Greenblatt写的,这个Greenblatt是当代西方学术界新历史主义批判流派的泰斗,他专门从事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前沿性学术研究。我接触到这个作者的著作是受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程朝翔老师的影响,程老师是莎士比亚方面研究的专家。我今天不是想讲这本书——这本书非常著名,可以看到它是得到了Pulitzer奖最高的奖项。但是Greenblatt的致谢有几点值得关注:他在这本书里首先感谢了哈佛大学的那些天才的老师和学生们,他说这些老师和学生们经常是赋有挑战性的。还有就是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他说这些图书馆几乎是非常完备的,所以可以令他深入的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再一个就是他感谢的基金会,一个叫做Mellon Foundation的。最后感谢的是the 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感谢这家机构给他提供了能够完成这本书的最基本的、最完备的设施。
点击图片,在线阅读
海外来信 | 杨治宜:”绿林“疫影
我在这里看到了the 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在感谢当中提到了,这个机构就是给赋有创见的这些学者们提供周到的条件,让这些学者可以心无旁鹜的开展他们的写作。像这么著名的学者,他这本著名的一本书,实际上就受到了the Wissenschaftskolleg的赞助,没有这个机构的赞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没有这么辉煌的成就。所以我想以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是不是可以在一方面向这家机构学习,给天下的英才提供非常周到的条件,让他们可以在这里心无旁鹜的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例如北京大学的人文交流。
目前来说,如果仅仅是一个学期的话,是有点短,如果要是真的有具体条件,是不是可以考虑延长到一年,这是和the 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比,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周到一些。还有就是回顾四年来,我觉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在人文领域方面,起到了一个引领和推动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好像有四个主题方面,比如说何为中国,还有一个就是多元文明的设置。
我倒是有一个不能说是批评的意见,但是我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是避免的现象,就是行政干预学术。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应该继续下去,我们让学者有充分的发言、思考,而不受行政的干预。我的所谓行政干预就是命题作文尽量要少,当然遇到一些国际性的争端也好,一些社会现象也好,比如说突然之间的疫情,作为学者我们确实要发声的,但是这个发声应该是在各个学者研究领域的范围之内,如果是超出领域范围之外的,我觉得就有点牵强。尽管疫情会使国际形势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不光坚持既定的道路,还要开辟我们的学术道路,继续做应有的学术研究和思想的开拓。
比如说在疫情期间,我觉得文研院推出的两个讲座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李伯重的老师的那场讲座,他讲到了中国自清代以来,和世界进行的交往贸易。还有就是罗新老师的,他曾经做的教会学校派到中国进行传教布道的丁韪良的追踪的研究。这两个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我觉得这些都是和所谓的现实题材没有关系的,而是学者自己在追踪的一些学术研究,我觉得这个挺好的。
李伯重老师讲座“为什么我们离不开世界”
罗新老师讲座“在印第安纳追寻丁韪良”
我也观察到了,比如说特别著名的荣新江老师,他在浙江大学的讲座,讲的丝绸之路的一些文化交流,非常有突破,我觉得那场讲座应该在文研院,我不知道荣老师会不会愿意重做,至少应该在文研院也应该推出一下。总而言之,我非常感谢北京大学设立了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这样的机构,我相信有更多的学者会受益于这个机构。

总之,希望文研院越办越好,这里其实特别想感谢文研院的工作人员,我记得我们犍陀罗布展的时候,甲鸣就一直陪着大家,她实际上参与了设计、安装,她一直工作到了夜里的12点。还有雨桐,胡语写本的整个论坛的国外的交往,来回的信件都是雨桐敲定,特别感谢。还有天传,我们在做胡语写本的时候,他非常驾轻就熟地把定餐等等的一些琐事,其实这些事别看是琐事,还是很烦琐的,他都给我们敲定了。所以我个人非常感谢北京大学有这样的机构,非常感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这样一批年轻的、能干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杨帅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