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领馆5月5日再次发出提醒防范“虚拟绑架”等电信诈骗活动的通告,称近期接连发生数起
涉及中国留学生的“虚拟绑架”电信诈骗案。

与此同时,本地英文媒体也报道一宗麦克马斯特大学留学生中圈套的案件。
哈密尔顿Steeltown警察警告说,近日发生一宗针对国际学留生精心策划的身份盗窃骗局。
汉密尔顿警方称, 4 月 29 日,警员被派往 Main St. W. 和 Emerson St. 地区,调查涉嫌勒索和绑架一名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国际学生的案件。
警方5月5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这名学生最后一次露面是在4月28日下午 4 点左右,第二天,调查人员在彼得伯勒(Peterborough)的一个地址找到了这宗案件的受害者,受害者没有受伤,身体很健康。”
警方补充说:“现在与公众分享这些情况,以警告潜在的受害者。”
2022 年 2 月上旬,受害者接到一名冒充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官员的诈骗者打来的电话,告知其身份已被泄露
受害人被指示在上海报警,因为有人使用他们的名字犯下了严重的刑事罪行。
受害者联系了诈骗者提供的电话号码,并与另一名冒充高级警官的欺诈者交谈。
受害者被警告说,如果他们的名字没有被名单中移除,他们可能会面临长期监禁
由于承诺在调查完成后将退还所有资金,受害者将大量资金转给了欺诈者。
受害者被恐吓,在“调查”进行期间,受害者发誓保密。
上个月4月底,由于受害者无法继续支付资金,警方称受害人被告知“伪造自己被绑架,以索要赎金。”
受害者向他们的父母发送了一段视频,让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被绑架了,受害者父母还向欺诈者转移了一大笔钱。
加拿大警方已经联系了中国警方,父母转帐的钱已经得到了保障。
警方说最后说:“学生现在很安全。”
02
中领馆5月5日再次发出提醒防范“虚拟绑架”等电信诈骗活动的通告,称近期接连发生数起涉及中国留学生的“虚拟绑架”电信诈骗案。
通过相关案件梳理发现,诈骗分子实施“虚拟绑架”电信诈骗的大致流程如下:
(一)通过技术手段随机拨打电话或进行语音留言。个别接电人轻信来电或留言后回拨电话。诈骗分子根据不同剧本以快递公司、国际刑警、中国公检法部门或使领馆等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套取当事人身份信息并进而恐吓其信用卡或身份信息涉嫌被盗用且涉及重大刑事或经济犯罪,诱引当事人登录伪造的“公安部”等网站查看其被“通缉”等虚假信息。
(二)声称关心当事人安全,希望其配合工作。为骗取当事人信任,要求其将小额资金转账至“安全账户”进行审查,并按约定将资金退回到汇款账户。同时要求当事人定期报告行踪以“确保安全”。
(三)在成功实施心理威慑骗取当事人信任后,谎称国际刑警或加拿大警方已开始对其追捕,要求当事人“逃离”住所并离开所在城镇,到外地寻找不需实名登记身份的酒店躲避,并切断与家人、亲友和同学的电话、社交媒体等一切联系。诈骗分子会特别强调在逃跑过程中所有消费均以现金方式结算。
(四)以协助破案、洗脱犯罪嫌疑等为借口,要求当事人购置胶带、绳子等道具,并按照诈骗分子设计的剧本,拍摄自己被绑架、殴打甚至裸露的照片或视频。
(五)冒用当事人社交媒体帐号或手机,将上述照片或视频发送给当事人国内的家长或亲属,谎称当事人已被“绑架”并索要赎金。国内家长或亲属因无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加之看到有关当事人的隐私信息及照片视频,往往信以为真,并情急之下通过转账(包括比特币转账)等方式向诈骗分子交纳“赎金”。
总领馆表示,有电话要求您“切断与家人朋友的联系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或藏匿、捆绑自己、拍裸照或视频等,务必立即挂断电话并报警。如接到陌生人电话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建议保持冷静并立即通过其他可靠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通过任何方式转款给对方。
不要轻信所谓“包赚不赔”的“内幕消息”和“优惠换汇”广告,切勿因图一时方便或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如需换汇,应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否则不仅容易受骗上当,还可能涉嫌参与洗钱、非法买卖外汇等犯罪活动。
如在款项汇出后发现上当受骗,建议立即向加拿大警方报案并联系己方汇款账户开户行争取阻止交易(银行在处理汇款业务时有时间差,此前有成功挽回损失的案例)。如涉及中国国内账户汇款或收款,建议通过国内亲属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拨打当地110即可,中国各地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均已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聚焦于新闻热点、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