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406 篇文章
题图:南迦巴瓦峰,文中图片皆来自作者。
作者:顾及,横跨5个行业、做过高管也创过业,游历65个国家后,专注于自我认知的探索,心得发于公众号:顾而言之(ID:whatGsay)。
那天看到小说里的一段话:“人生最适宜,不过清欢二字——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起来草草吃两口东西,兴致来翻翻闲书,从山水地理志到民间话本市井传说无所不读,看一会眼酸了就接着睡上一会。”
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我当下生活的最好写照吗?
若是三年前的我,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必定会觉得无法接受,哪有这么浪费时间和才华的人?
但是生命就是很奇特,宇宙中安排的剧本一幕接一幕,硬生生地把一个拼命三郎熬成了五谷散人。
我为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01
我想要一个怎样的晚年?
35 岁那年,我经历了从因病紧急住院,不知是否是癌症的惶恐不安,到病痛如蚕丝般数月不消,却突然被一位偶遇的中医治愈的过程。
一开始以为自己和父亲一样得了癌症后,原先纷纷扰扰的思绪突然消退得一干二净, 繁华落去,唯有苍茫的当下,没有任何杂念后,就能察觉到内在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回顾这短暂的一辈子,居然没有什么舍弃不下的。
因为外祖父、祖母和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让我对生死无常有一定的体悟,自那起,保持的一个习惯就是尽量把自己想要做的立刻去做,不留遗憾:无论是 5 次转型终于到了我最感兴趣的认知领域,亦或是在 65 个国家的游历,学习射击、潜水等技能,还是和很多思想迥异的人交流。从体验上来讲,这辈子挺值了。而母亲也重组家庭,每天过得很称心愉快,不需我挂念。
无论得的是什么病,终究还有一段时间可过。那么再把这些年的讲认知的经验记录下来,便了无遗憾了。
病中的最大感悟,就像仓央嘉措的诗一样: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 缝隙里的光
病愈后,望着镜子中自己出现了皱纹的脸庞,右眼下深黑的眼圈,我决定不能再自己作死了,要好好重视衰老这件事。
面对衰老,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想清楚:我想要一个怎样的晚年?
也在那一年,我看了一部让我感动了好几天的日剧——《人生果实》。剧中的建筑师老爷爷活到了 93 岁, 身体极其硬朗,每天耕作,还给周围的邻居画插画,在一个下午的午睡中,无病无疾地逝去了。
当恰逢同年年底,我 95 岁的舅爷爷也是同样在下午的午睡中去世了。还记得在舅爷爷去世前一个月,我刚好去深圳见到他,舅爷爷口齿清晰、头脑灵活,还背了一首古诗给我。这种人生状态,对比我那因癌症早逝的父亲,显然是天壤之别。
这两件事外加那一年我从大病中奇迹般地痊愈,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我意识到我最想要的并不是高官厚禄,功成业就,而是无病无疾、健健康康的活到 99 甚至 100 多岁,在睡梦中终老。
毕竟,我之前也在鬼门关打转过:从小时候高烧不退母亲被下死亡通知,到一次在医院里清晰的体验到意识逐步丧失沉入黑暗的过程,再到差点发生的车祸,和旅行中的几次意外。
在生死关头轮了几遍,自然很多事情都看淡了,但也越发懂得惜命了。
这世间绝大部分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辈子可以陪伴你的,也就是这副身体了。 
于是,如何做到延年益寿,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头脑灵活,便成为我着重研究的议题。
▲ 冰封的花朵
02
给身体放松的空间
我以前是一个典型的摩羯座——工作狂,脑子开转了就停不下来,极度有责任心和目标感,希望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处处给自己压力。
劳心者思虑过多,失眠,头痛,体寒,气血不足极其常见。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修行老师警告我,你再这样下去会挂了,宇宙允许你休息。
于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我一开始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工作,一方面是这么多年的习惯不容易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工作这个东西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和我个人赋予它的价值。
仔细想来,过去我自己的很多职业选择还是源于内在很深的不安全感,觉得需要通过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个“我需要是个有用的人”的思想根深蒂固。
我也是灯下黑,很善于帮别人解决问题,但常常会忘记应用在自己身上。
就像我在认知突破班上讲的,人的价值感来自于三个层次:
第1个层次是源于外在的证明,比如钱、权、名、个人成就、外界评价、他人看法等等;
第2个层次是对内在特质和能力的笃定,是需要大量第一个层面的证据积累后才能产生的对自我的信念,但这些不容易被外部影响,所以会比较稳定;
第3个层次则是一种感知:我是这世间最大的奥妙,无需证明我自己。
当“我需要是有用的”这个信念支配着我时,我便会一直停留在第1个层次,不断通过外部的肯定来得到这种有用的感觉。

而当我能放下这个信念时,我就可以慢慢转到第2个层次,因为知道自己已经做到了、曾经做到过,所以无需再继续证明自己。
而要达到第3个层次,需要一定的机遇,因为那是一种感知,你体会过就自然知道。
那是一种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努力都不需要花费,什么证明都无所谓,却内心充满了平安和喜悦的感觉。
在我体会到那种感觉后,工作就不再成为不安全感的逃避,而是创造力的涌现。
上班打卡 996 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选择了。过去那么多年的劳累,积压在身体上的重担,让我决定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但我也不打算出世,既然能多次大难不死,必定和这世界还会有很多羁绊发生。
▲ 冰上的珍珠
隐居五环外,主业生活,偶尔运用我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他人解决人生的困惑或公司的战略挑战,既能利用到我的长处,也不用朝九晚五坐班打卡,特别符合我自由的心性。
虽然我不再在意是否活得对别人有用,但是留在一个自己有感情的地方,保持一定外部联系,也有利于头脑的活跃和身心健康。
有事就做,无事也无忧;
有人找就帮,无人找也闲适自乐;
我无需刻意做什么,这个世界依然轰隆轰隆地运作着。
静无为,尝试攀模一下老庄的思想也不错。

也只有这样,我的身体才能从自己给予的绵绵不断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
03
了解衰老的本质
生理上的空间是基础,对于衰老,也需要有理性的认知。
衰老是一个生理现象,它最终的结局就是死亡,因此如果要了解衰老的本质,去除对衰老过分的恐惧和担忧,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了解死亡入手。
我看了好几本关于临终关怀和死亡的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死亡并不是像我担忧的那样痛苦,而是可以极度平静的到来,或者极度突然的到来。
在《好好告别》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生命走向死亡的模式:
最初,人的精力只是逐年下滑,以后则是逐月下滑,最后是一周不如一周。
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的精力一天不及一天,这种情况通常表明,患者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到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有什么还没说的要紧事,该交代了。
正常的死亡过程比较温和,一个人的呼吸在快与慢、浅与深之间变化,然后,在其中一次呼气之后,人就不会再吸气了。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温和,以至于很难注意到。
而对于很多重症患者来说,采取恰当的临终关怀等安息措施,会让他的痛苦大大地减轻。
我见过父亲在病床上不断靠吗啡维持的痛苦,所以对于我自己的死亡,我也希望是以安息疗法进行,没必要承受过度的痛苦来延长一些不足道的岁月。
与其如此,不如在平时就尽心尽力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好当下,远比临时抱佛脚要好得多。
在理性的了解死亡后,想清楚自己的“死亡清单”,把可能会有遗憾的事情都做掉,内心反而更自由了。
另外,各类和衰老/养生相关的知识也值得我细细探究。
经常有人问我,你不工作那干嘛?
不工作的好处是有大把的时间来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从中医溯源到道医,从营养学延展到脑神经学,从健身到运动康复学,从呼吸法到藏地五式,从烹饪到茶道,甚至中国命理学和西方占星术、犹太卡巴拉和基督隐修…… 
▲ 自制咖啡
小至做出一朵好看的咖啡拉花,大至从斯多葛到拉康的整套哲学理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博大精深的学问可以让我肆意纵横。
如今的我反而比之前更充实,不为他人做嫁衣,自然有持续的动力和激情。
有人是用工作换金钱,金钱换健康;我是用时间换知识,知识换健康。
04
好好善待自己

既然最后的终点不是那么的可怕,那么在那之前的旅途就更为重要了。善待自己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注意你吸收进入身体的东西:空气和食物。
北京空气时好时坏,家里没有新风系统,于是淘了两个二手的高端空气净化器,从此霾表长期停留在 30 以下。
食物需要让自己吃得好一点。这种吃的好并不是指吃一些很贵的东西,而是指吃得健康一点,更符合你自己身体的特质和需要。
看过很多营养学的书籍后,我发现自己更认同自然疗法。身体是很聪明的,完全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于是,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而我也在这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新菜的做法。
毕竟你吃进去的东西最后都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即便其他地方需要精打细算,在吃上却是不需要过多计较的。因为吃得好睡得好,身体自然不容易得病,后续也会节约下大量的医疗费开销。
我计算过,只要自己在家里做饭,即便每餐吃有机蔬菜粮食,一顿有 1~2 个菜就可以很饱,一年开销也比不上外面吃贵。在一个朋友的安利下,我最近开始在家里种水培蔬菜,这就更加经济健康了。
其次,则需要注意定期对自己身体的维护。这时很多传统养生的理论就派上用途了,比如春天多吃发芽的植物,顺应节气和时令去生活;比如说不喝冷水少吃冷饮,定期刮痧艾灸等等。
▲ 自制美食
有一种说法是,人体内的细胞每七年就会被全部替换掉,所以慢慢注意调理后,居然发现脸上的皱纹已经几乎看不见了,有时出门还能冒充一下 90 后。

身体就像一台看似精密、实质敏感的机器,很容易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因此家居的环境也需要好好的调节一下。
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开阔的空间和自然的风景,都有助于让人心情愉快。
智者爱山,仁者爱水。我算不上智者,但也偏爱山峦,因此在五环外找到一处前无遮挡的住处,开阔的落地窗可以远眺连绵的山脉,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时还能看到日落金山的景色,离梅里雪山也就差那么点雪了。
▲ 窗外的景色
既然决定要隐居,那么其实也不需要过多的物品,书籍可以赠送给感兴趣的人,旧衣物可以捐助掉。很多东西都可以慢慢处理掉了。

东西少了,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依然可以过得很舒适。
最后核心的一点,就是在情绪上学会接纳自己,在精神上尽量减少各类无用的压力。
这要求对自己的各种不安全感和恐惧做深入的检验,慢慢的和自己和解,从而获得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
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需要想清楚很多问题:
第一个阶段是理清常见概念和信念对自己的束缚:
工作对我意味着什么?
金钱对我意味着什么?
家庭呢?朋友呢?其它人呢?
“有用”真的值得追求吗?
在能够整理清楚这些受外部影响而产生的思维架构后,第二个阶段就是在摆脱外部影响后,对自我意义的探索:
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什么是有意义的?
我为何要追求意义?
意义有意义吗?
不追求意义那追求什么?
为何一定要追求什么?
慢慢地我理解到,真正的充实是内在的知足,无需和他人竞争,也不做工作或金钱的工具人;无需追寻那些循环无止的目标,也不以牺牲健康和自由作为代价。

▲ 自己手工绘制蜡染的T恤
充分的生命自由是要在你摒除了外部概念和信条的束缚后才能涌现。这种自由是身体上的舒适和心性上的自由,不是为了别人的目标,也不是强硬地去追求什么,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敏捷灵动的。
在这种状态下,其实你不太需要制定什么目标。心之所向,当下便做了,做了便过了。
看似心无所住的状态,其实是需要做大量功课来想透人生追求这个话题的。
但一旦想透了,就不会畏惧衰老了。
因为终于懂得,人间至味是清欢。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钝感中年
46岁再婚、移民,她活出了新的人生……
生不如死?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