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741 篇文章
Photo by Christine Benton on Unsplash
作者:陶陶不绝,资深诺友,医学博士,二娃妈。本文来自:窗边的小丸子(ID:chuangbian_2021)。
机缘巧合,听了诺言社区的直播课程,内容是关于“从不敢到面对,勇气从哪里来”
勇气是一个从出生就涉及到的话题,从开口发出第一个音调、迈出第一个步伐,我们终其一生,都离不开这个话题。
我们之所以勇敢的开口说话、迈出步伐,一方面是生而为人的使命使然,生命的成长必然促成这些改变,如果这称其为内因,那么另一方面,幼小时候,来自外界的鼓励和认可,帮我们推了一把,暂且把它称其为外因。
我问自己: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吗?答曰:不是。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
有关系吗?没关系。因为我相信:所有发生的、还没有发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
01
抱着体验世界的态度去生活
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以后也就不会做了。
对于番茄说的这句话,深有体会。之前曾经看过一本书,提到一个 72 小时法则,一件事情你想去做,一定要在 3 天内去执行,一般过了 72 小时就很难再去做了。
想做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去做,因为现在不去做,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做。很多时候,我们想着等我有了时间再去……或者等我有了钱再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人生的三万天,其实很短,如同白驹过隙,想做的事情要及时去做,“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
▲ Photo by JillWellington on Pixabay
嗯嗯,说的很有道理。有必要整理思路,进行愿望清单盘点,列出自己最想做的五件事,在这一年里一一去完成。我想这是听课收获之一。
最近两年我常常在想:我来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以前一直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在我的潜意识里,我生下来并前行的目的是成功,是我要赢,是我要超过别人。
“我要超过别人”,这句话怎么这么熟悉?这样的念头是从哪里来?我开始在脑海里搜索,在回忆里找寻……
哦,想起来了,在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耳提面命里面。
我出生于安徽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长江支流蜿蜒而过,推开家门不远处便是大山。我的爷爷当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饥荒年代,爷爷也没谋私利,多拿公家一把米。我的父亲和姑姑经常挨饿。父亲学习努力,是那个年代村里屈指可数的中专生,学了机械技术。
本以为托爷爷的关系,父亲能在乡里谋一个正式的工作,没成想爷爷不愿走后门,父亲毕业后经济形势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他只好和村里的很多人一样,开货车维持生计。他们多数小学都没毕业。到底,父亲意难平。
在我的记忆中,打我记事起,一年当中我的父亲要醉酒几次,每次醉酒后,他从外面回来一开始是趴在桌子上,不怎么说话,一眼看过去后脖颈潮红。有时候还会吐一地。最后总会把我和哥哥叫到他旁边,一遍一遍地重复耳朵听出老茧的道理:“你们两个一定要争气!”“要好好读书,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成绩要超过别人,要争第一,为爸爸妈妈争气!”
这种要和别人争第一的教诲,我听了很多次,让我内心里有莫名的压力。这种压力在初中一时贪玩,父母花高价进了重点高中之后,达到了一个顶峰。那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焦虑的桎梏,我被困在里面,越困越深,最终导致了神经衰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我和同学的关系时好时坏,我看不得别人比自己成绩好,别人的优秀我心生嫉妒,看到别人的成功,我内心里很不爽,一方面对自己不满,另一方面记恨别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我像一只被绳索拴住,绕着柱子奔跑的白鼠,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出口。
▲ Photo by sipa on Pixabay
那段时间特别无助,我痛哭过很多次,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就我睡不着觉?母亲带我去医院看过,做过脑部检查,自然没查出什么毛病。医生开了安眠药,助眠的效果也不好,因为心结没有解开。
后来我走投无路,求生的本能让我尝试自救,每每看到别人的优秀内心不自觉升腾起恐慌时,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和别人比,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你有你的道路,别人有别人的道路。别人的成功、优秀不会阻碍你的优秀。放松,放松。”
一旦内心的担忧升腾起来我就告诉自己一遍,有时候一天要默念几十遍。渐渐地,每天提醒自己的次数变少了,大概过了一年,睡眠有了很大的改善。
又过了很长时间,遇见《当下的力量》,内心焦急不安的时候,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就会拿出这本书来读,像是暑热难耐的人遇到了一把蒲扇,通过自己的一摇一扇,周身清凉平静下来。
再后来,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别人的成功。后来的后来,能真诚地、发自内心地祝贺别人的成功。
至此,我终于从困境中走出来了。
一年多前,西瓜曾问过我:“妈妈,人生下来是干什么的?”那时我已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我告诉他:“我们出生是来体验这个世界的!”
既然是来体验世界的,想做的事情就勇敢去做,做成什么样都是一种体验。在你离开世界的时候,才不会有遗憾。
02
打破“我要准备好再去做”的执念
我们渴望幸运降临、命运垂青,但为什么机会来了,我们很多人明明内心渴望已久,却心生胆怯、踟蹰不前?或许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我要准备好再去做”的执念。
一件事情不要等你准备好了再去做,因为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就去抓住,你就是最好的人选。干好干坏都是你,因为没有人做,没什么好怕的。很多恐惧都是纸老虎。
这是兵姐的原话。兵姐是财务专业人员,说话爽快、耿直,听过她在诺言社区的直播,很喜欢她。前段时间亲密关系遇到难题,还私信请教过她,她很真诚、热心地帮我分析、同理我的感受,助力我度过那段时间,不胜感激。
很认同兵姐说的上述这段话,不要等到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再去做事情,因为做成一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机会来了,这一刻就是天时,抓住它,这是上天的安排,就像《臣服实验》书中主人公提到的“纵身一跃”。
等到你觉得准备好的时候,往往机会早就溜走了。更何况现实状况往往是你永远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一直原地打转、任岁月蹉跎。
▲ Photo by Austin Neill on Unsplash
有时候,往往觉得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懂得这些道理,为什么没有早点遇见兵姐,或许我错过太多机会了。
转念一想,没关系,过去已逝,不可追,懂得这些道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困惑:为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道理虽然懂得了,但懂得和做到是两回事。
记得土豆老师说过:知情意行。懂得道理(知)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关注自己的感受(情),捋清做事情的意义(意),最后才有主观能动性去践行(行)
最后一步“践行”,把道理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我觉得关键需要不断地实践、练习,一步步内化成自己做事的准则。
希望职场中,我能向兵姐靠近一点,在一件件事情中不断练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勇敢抓住机会,纵身一跃,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飞跃。
03
由爱驱动做出人生的选择
做决定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事情,人的一生大大小小的决定数不胜数。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和两个闺蜜聊天,她们提到我做出的考博士、生二胎、做近视眼手术这些决定,都很好地实施并完成了。
“这些决定对你来说,轻松吗?”丹丹问。
“不轻松。”我回答。
“打个比方,就像一名站在齐腰深水中的舞者。你们只看到水面以上的我,从容的完成舞蹈动作,没看到水面以下的我,一刻不停地小碎步调整步伐、保持平衡。”我补充道。
“如果我们做出了另外的决定,人生之路会不会就没有这么艰难?那些小碎步的努力调整是不是可以省去?”倩倩想到了我们仨自毕业之后做过的很多决定,兀自发问。
“我不知道。”我无法给出答案。
这也是我的困惑。人生应该怎么做决定?有什么样的依据?
▲ Photo by qimono on Pixabay
在这次直播中,闪闪给出了她的答案。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决定,你有时候不知道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时候,很迷茫。有一个小的秘诀,这个时候反问一下自己:你的这个决定是被爱、激情或者其他正能量的东西所驱动,还是被恐惧所驱动,就会瞬间开阔、明白。
这个分享触动到了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闪闪这个做决定的依据既感性又理性。说它理性,是因为做决定不是随性而为,是经过了向内看、自我觉察而得出;说它感性,是因为它肯定促使决定形成的来源是爱、激情这些感性的事物。
如果以后面对选择举棋不定的时候,我想试试这个秘诀,希望我的决定也是由爱、激情或者其他正能量的东西所驱使。
一诺提到:“有时候很多限制、各种不敢、恐惧,都是我们的内心戏,ta 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面经常占据了主场。”是的,希望我们抱着体验世界的态度来这世上走一遭,想做的事情立即着手去做,机会来了就及时抓住,并由爱驱动做出人生的选择。
写在后面:
一路走来,在诺言社区里收获了太多太多,一诺姐和嘉宾们的分享,诺友们的鼓励和支持,每次进社区都让我的内心得到滋养。
如果你在成长的路上也有很多困惑,不妨加入诺言社区 :)(现在加入还可以获赠一诺签名版新书《力量从哪里来》,这是最后一批签名版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  END  -
推荐阅读
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李一诺:海外华人在职场的深层困境
在变动的世界里打造坚定的自己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