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这两年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貌似都开始变了。
首先是从工作的角度看,《越来越多人开始求稳了》,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两年的考公热。
以前是北方地区考公热很厉害,现在基本上不分南北方,大家都在拼命考公。
其次是从投资的角度看,因为过去几年各种金融风险频发,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变得保守了。
早年大家投资理财,无非就是几个方向,投资买房、买股票债券和买各种理财三个方向。
投资买房的,这两年都觉得有点懵逼。
买期房的吧,看着地产商的资金情况担心烂尾交不了房。买二手的吧,选不好又可能被套牢。
不少三四线城市,新房促销价格已经开始了普降,当地甚至出台了限跌令。
一二线城市倒是还好,但是卡死杠杆锁死流动性,出台指导价以后,也硬不起来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家都停在杠头上,买不动也卖不掉,买卖双方在那边僵持。
除了有一线强二线那些有大幅折价的新盘,现在似乎买房投资一下子失去了安全垫。
买股票的吧,这一两年市场分化很大。你要是选中了热门板块,基本月月都是牛市。
你要是了入手哪个冷门板块,那基本就是每天都在挨揍,每天难受的要命。
自己炒股不行的话,那么选个好点的基金吧。毕竟过去两年多,基金不是表现都不错嘛。
因为基金这两年业绩好,投资者教育也做的不错。基金行业也一直在告诉大家,自己炒股不如买基金。
不过吧,买基金也没那么容易。因为去年的经验,放今年基本就不适用。
比如消费白酒还有抱团公司这种之前的明星板块,最近一年时间就跌得惨不忍睹。
板块的下跌也连累了基金经理,比如明星基金经理坤坤就被骂的很惨。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络上的画风突然从之前的爱坤,转眼就变成了坤狗。
这个转换,对好多基金小白都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过往表现优异的基金,突然就变得不行了。
要知道选基金本来就不容易,指数型基金倒还好说,主动型基金基本完全依赖于基金经理的水平。
小白们买基金,本来就是为了图省事,不想自己在投资上花任何心思。
要是买个基金没办法躺平长期持有,还得根据市场风格选基金经理。
还得自己择时,还得看基金经理的持仓,那我还不如自己炒股呢。
不过更惨的是好多为了求稳,跑去买了债券基金的投资者,前段因为房地产债券暴雷,跌得比股票基金还快。
我们知道过去二十年,房地产一直是大牛市,很多人因为早买房子,所以赚了很多钱。
这也是大部分普通人能比周围的人,多积累一点财富的唯一办法,也因此在大家形成了一种信仰。
大家熟悉的水库一刀流,各种套信用卡杠上加杠,去各种地方的新区买房子赚钱的操作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杠杆加太大的结果,就是房价下跌很多人会非常痛苦,房价腰斩的燕郊,就是这个情况,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家看起来很稳的债券,本质上和房地产是一个东西。
因为大部分固定收益类产品,99%穿透以后都是跟土地、房子相关的东西。
也就是不管你是从基金、信托还是各种财富公司买来的固定收益或者债券类产品,本质上背后都是土地和房子。
所以看似你左手加杠杆投资房产,右手求稳健投资债券固收,分散了自己的风险,好像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
但问题在于,这些看似不同的篮子,基本都绑在房产和土地这辆大车上,你的风险并没有分散。
买理财的倒是挺稳,但不能是高息理财。
这些年一方面高息理财利率在不断下降,6年前还有15%,3年前已经降至10%。
2年前8%就是不错的产品了,现在能有6%就谢天谢地了。收益率下降的同时,风险在不断上升。
P2P暴雷坑杀了一批人,员工高息集资的那些公司出事了一批,正规信托的高收益资产也没了。
这才有了几年前银保监会郭主席那句:
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不过这个阶段,很多投资者的思路还没有完全转变,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想走过去的老路。
这时候真的是你贪图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你的本金了,后面才有了高息理财暴雷潮。
那不买高息理财,咱买点保本理财行不行。
当然行,但是保本理财的利息,伴随着利率走低,也肉眼可见的越来越低。
2014年时候还能买到利息在6%多的余额宝,现在就连余额宝的利息也跌到了2%左右。
在利率走低的大背景下,高收益、长期限、保本保息的产品基本上找不到了。
想让自己手里的储蓄,获得一个长期的稳定收益,也变得越来越难了,想要求稳能选择的东西也越发的少了。
之前大部分人投资理财,一般会选择三块配置
大头一般是房子,部分配置基金啥的权益类,部分配置储蓄或者理财产品。
现在房子随着人口红利消退,除了一线强二线城市,很多三四五六线城市都变成了消费品,你买了也没人接盘。

买股票基金,牛市时候肯定是能赚钱的。但是熊市要是撤退不及时,说不定又会亏回去。
所以大多数人买完房手里有点余钱,不会全部押注在股票基金,总会留点配置储蓄或者理财产品。
随着市场上理财产品的利率不断走低,年金和增额终身寿等这类大家过去都看不上的储蓄险产品,变得越来越火。
因为伴随着这两年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稳了。大家对那种稳健能保底的东西,需求也就变大了。
所以这里接着这篇文章,我们也继续展开讲一下相关的产品,有兴趣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记得第一次提到这类产品的时候,应该是2年前,当时还有4.025%的预定利率的养老年金险。
现在根据监管的要求,市面上最好的产品就是能给你复利3.5%左右收益率的产品了
可虽然收益比过去下降了,但是在市面上那些高息理财不断暴雷,稳健理财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这类产品更火了。
这类产品优势在哪里呢?
一方面从欧美和日本这类成熟经济体的经验看,长期利率趋于零是大趋势。
虽然很多人觉得3.5%这个利率不高,但也许5年以后,你就在市面上很难看到3.5%利率的产品了
就像你6-7年前也不会想到,那时候还能达到6%的余额宝利率,现在只有2%多了。
也正是因为以后就买不到当下这种利率的产品了,所以可以把部分配置理财的储蓄,分配一点在储蓄险上面。
它的好处在于稳定,可以锁定长期3.5%的利率,并且是复利,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
未来某年收益多少,都写在合同里,一分都不会少。
合同有效就必须给付,不论牛熊。哪怕保险公司破产,依据保险法也会由其他保险机构接手。
另一方面,这样长期、稳定增值的产品,目前也是市场上比较缺少的。
目前个人储蓄理财,短期高收益产品时不时会有。但问题是风险实在太大 ,动不动就暴雷
赚了几年钱,结果一爆雷连本带息全赔了。可以说你看着人家利息,人家盯着你的本金
以前大家还可以多攒钱囤房子,可是在2016年以后那波上涨之后,也越来越难了。
一线强二线价格太高,一年存个十万八万的,基本连边都挨不上。
三四五线倒是相对便宜,但除了自住又没法 投资 买,因为没办法保值。
全投股票基金吧,又怕选不好都赔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左手进攻,右手稳健,才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认同人口红利消退以后,除了人口流入的一线强二线,其他城市很难投资保值。
长期利率下降以后,你拿来配置理财的那部分钱,很难选择合适产品的逻辑,那么可以考虑看看锁定利率的储蓄类产品
只是,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它们也是难以独善其身的。
90年代的储蓄险产品,能锁定8%复利增长;前两年买还有4%复利,去年年底3.5%的高收益产品线上基本也买不到了,过几年大概率还要更低。
所以,早配置,就是早占坑了。
我们观察了很久,目前收益等各方面的都比较好的产品,依旧是金满意足臻享版。
它之前从线上下架了,前阵子保险公司才开放了一个短暂的线下投保窗口期,能买到都算是捡漏。
金满意足臻享版,虽然是增额终身寿险,但我理解它更像一个稳健账户。
1、增长很快,长期锁定高达3.49%复利收益
买了之后,它的现金价值(可理解为保单实际能用的钱)可以终身增长,并且写进合同,雷打不动,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更不会下跌。
以30岁男性,年交5万,交10年为例,第8年交上去的保费就超过现金价值了,这个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第20年,现金价值达到85万,复利收益3.465%,折算单利4.88%;
第30年,现金价值120万,复利收益3.478%,折算单利是5.96%。
时间越长,收益越高,监管规定这类产品不能到3.5%,它最高能到3.49%,基本找不出更高的了。
2、进可攻退可守,可按需取用
自带“减保”功能,简单说,就是支持中途拿一部分现金价值出来用,剩下的钱还会留在里面增值。
不管是孩子教育支出、自己养老、资金周转需要使用,都可以取用,没有太多限制。
不像银行存款,只能一次性赎回,往后想再买利率可能又变低了。
如果一直不用,也能躺赚最高3.49%的复利收益,不会吃亏。
3、具备一般理财产品没有的特殊功用
首先,它本质还是寿险,身故或全残可以赔一笔钱给到家人。
还是拿前面的案例来说,假设保单里的钱没有取用过,第10年不幸因病身故了,累计交了50万,保险公司赔80万。如果在法定节假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意外身故,还会再额外赔48.9万。
其次,支持保单贷款,最高可以贷现金价值的80%出来,不需要额外的抵押物,在线就能很快搞定。目前金满意足臻享版的贷款利率是4.5%。
而且,保单贷款不上征信,正常还上也不会影响保单的增值,等于白占了一个便宜。
最后,通过保单设计,可以实现一定资产传承或隔离。
比如,可以指定受益人,将身故理赔的钱定向给到某几位家人,比遗嘱少了走公证等麻烦。
如果在婚前交完保费,一般也都是自己的婚前财产,即使离婚一般也不会分割。
要是是买给孩子的教育金,根据司法实践,父母离婚通常也不会分割,孩子未来教育也还有保障。
综合来看,不管是普通上班族还是企业主、高管、个体户,不管是作为中长期锁定利率的稳健资金、教育金、养老金、资产传承等,金满意足臻享版都是不错的选择。有需要可以点下面小程序了解:
这次的投保流程之前有些不同,得有顾问协助,大家点进去预约就行,老师会在1个工作日内联系你,注意0755的来电。
经过这两年异常动荡的行情,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安全稳健、可锁定长期利率资产的重要性。
只是,前阵子监管觉得这类产品收益还是太高了,金满意足预计很快也会下架,有可能就是4月。
所以有需要的朋友最好早点了解。之前买过,觉得还不够的,也可以考虑再买一份,并不冲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