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发出了男性服用的避孕药品。
不同于避孕套和女性服用的避孕药,这款药属于男性使用的口服药,且避孕成功率高达99%。
虽说是仍未投入市场的尖端药品,但它依然为两性关系开启了另一扇门——在不久的将来,更加珍惜另一半的男性们,也可以选择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避孕。
这样闪着平等之光的好东西,相信很多姐妹们也期待着上市之后,给自己的伴侣“安排起来”。然而,对于另一部分女性而言,那却是像星星一样遥不可及的东西。
如今40岁,已经离婚10年的Ayaka女士,就曾经在丈夫的“多产DV”之下,惶惶度日整整11年。

多产DV:周而复始地被迫怀孕,从而使当事女性身心俱疲;对当事女性进行经济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对当事女性的生产权利/决定生产的权利进行侵害的,可称为“多产DV”。(DV可理解为对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虐待)

Ayaka在19岁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8年来,生下了4个孩子。据Ayaka亲口所说,前夫基本每天都要求性行为。
“后来,我也总是在想,如果不喜欢,应该也是可以拒绝的吧······但刚结婚那段时间,我还很年轻,并不是很懂,还以为夫妻就必须是要这样的,根本不知道还可以有‘拒绝’这个选项。”

据Ayaka回忆,自己在孕期的时候,丈夫也会像平常一样,要求性行为;产后刚出院,丈夫也会说“没关系的”,出院当晚就恢复性行为。
“从来没有避孕,一次都没有。”
19岁结婚,生下第一个宝宝。仅仅8个月后,Ayaka便再次怀孕生产。

8年生4个娃——这看上去并不离奇,我们身边也许都会有这样的例子,还都是极其恩爱的夫妇。
然而,多产DV的重点在于,面对每天丈夫的强要以及拒绝避孕,Ayaka每每都在极力忍耐、独担苦楚。

另外,丈夫也经常有家暴行为,心情不好时便动辄打骂Ayaka。
为了已经出生的孩子们,Ayaka始终忍耐。也许,那时的她,已经将“忍耐”和“孩子们的幸福”划上了等号。
在Ayaka生下第二胎的两年后,她再次怀孕。然而,这次,来自丈夫的“指示”却是:把孩子流掉吧。
“孩子太多,我们也没有能力养育嘛!”这是来自丈夫的“官方回答”。

然而,对于Ayaka来说,腹中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宝贝。怀着“无论如何都想生下来”的心情,Ayaka甚至向丈夫下跪求哀求。可惜,无济于事。
事实上,当时丈夫之所以如此决绝,是因为他的情妇也怀孕了。
“可能是想和我分手,所以才会让我流掉孩子的吧······”Ayaka这样想,“这样一来,兴许我可以解脱······”
然而,不久之后,丈夫却和情妇断了联系,继续对Ayaka予取予求。
刚刚做完流产手术不到3个月的Ayaka,再次怀孕,生下了第三个孩子······
“自己不想怀的话,吃避孕药不就行了吗?还至于这么惨吗?”
婚后没有工作的Ayaka,毫无经济能力可言,正如下图所示,避孕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另外,对于避孕的知识,Ayaka也知之甚少。

“每次结束之后,我就会去洗澡,把自己洗干净。”Ayaka这样说。
对于年仅19岁便结婚、没有任何社交圈的她来说,似乎那些正常人熟知的常识,都离她很远很远。
年少结婚、没有工作、与家人切断联系、没有朋友······社交圈的凋零,让Ayaka只能困在丈夫和孩子这个小圈之中。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进入幼儿园,Ayaka才逐渐与同园的主妇、妈妈们有了社交接触。曾经觉得“有些奇怪、有些难以忍受”的事,在与其他人妻沟通之后,才觉察出,自己处于多么恐怖的境况之下。
终于,Ayaka做出了离婚的决断。
丈夫当时以孩子为要挟,声称“敢离开这个家,就别想再见到孩子”。
也许是得到了社交圈的助力,Ayaka不再一味退让——表面上一如往常的她,趁着丈夫出去上班的时间,带着孩子们从家中逃了出来,从社区支援所寻求庇护,并在社区的协助之下,成功离婚。

如今,时过境迁的Ayaka,面对镜头,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全部经历。她在最后说:“我真的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因为,一定还有很多像我这样,遭遇多产DV却浑然不知的女性。希望她们都可以脱离苦海。”
能如此有勇气地分享自己惨痛的过去,感激!我也意识到了同样的问题,并且正在努力解决中!真的谢谢你这么有勇气的分享!希望Ayaka和孩子接下来会过上幸福的日子。

不仅婚内暴力,还出轨!?产后最需要调理的时候+宝宝最需要照顾的时候,还要满足丈夫的生理需求?!妻子明明心力交瘁,明明连觉都睡不好!这不是地狱是什么?
这样看来,离婚真的是上上之策!
可能会有人用“孩子的生长环境中,父亲不能缺席”这样的话来反驳。

但是,孩子们也会意识到朝夕相处的家人的“异常”,在这种暴力下成长的孩子,还有什么“生长环境”可言?
一味地退让、忍耐、委屈,这种氛围感,孩子也是感同身受的,那么忍让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先保护好自己、维护好自己的权利,才是最紧要的。
婚姻之中,夫妻的一方过强、一方过弱,大概率都会引发悲剧。亲密关系之间,有阳光下的幸福快乐、也必然有阴影中的苦涩。在谴责、制裁施暴方的同时,被虐方的一味退让,也是酿成悲剧的一大要因。

另外,我们更不能忘记,遭受DV的不单单是妻子一人,还有身旁无辜的孩子。
2008年,13岁的令华,曾接受了“家庭虐待”专题的采访。

5岁时,妈妈因无法忍受丈夫的持续性家暴,带着女儿令华离家出走、并与丈夫完成了离婚手续。

然而,幼时那些暴力场景,对于令华来说,依然历历在目。

“每次父亲打妈妈的时候,我都会抱着他的腿求他。父亲虽然嘴上说着‘好我不打了不打了’,却依然抱着我、继续打妈妈。”
令华拒绝将父亲称为“爸爸”——“他只是给了我生命而已,他不是我的爸爸。连父亲这个名词,我也宁愿说成‘过去的父亲’。”

即便从父亲的魔掌中逃离,梦魇依然没有退散。在令华的成长过程中,妈妈需要靠安眠药来解决失眠问题、还要应对频发的抑郁症病状。
另外,畸形的幼年时光,让令华和妈妈的关系也极其光怪陆离。两个人经常在家里吵架。有时候,令华还会因为疯狂的举动,将妈妈弄伤。有一次,令华将妈妈锁在窗外,还在窗户上用报纸贴出“傻子”的字样。
“可能是因为幼时目睹了太多父亲打妈妈的场景,在我的潜意识中,便形成了‘妈妈的地位比我还低’的想法。”
如今,已经长大的令华,通过奖学金完成了学士、研究生的学位,并成功通过了司法考试。

“接下来,我会进入律师事务所做实习生。将来,我希望将家暴案件作为自己的职业专攻。”

看到曾经逆反、疯狂的青春期女孩,成长为了如此正能量的律师,大家都会感到欣慰和庆幸。然而,童年留下的伤疤并没有烟消云散,也只有在独自一人时,受过伤的灵魂,才敢轻轻舔舐伤口······
家暴,理所应当地应该被制止。虽无需以暴制暴,但至少,果决、坚韧,才是回击家暴的绝佳武器。
吃中国味上「Hi日本」线上物产店!1000余种中华物产&夜宵&零食,不用出门就能满足家乡胃!点击下方小程序,新人福利,秒杀专区,热门网红美食应有尽有!
热门文章

► 4月30日汇率:0.050952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