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事】就是深圳特区的事,特别的事,特事需要特别办的事。也同时发布深圳最新政策、人事、法规、产品、技术、品牌、服务、数据等。

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
466家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6.33万亿元
同比增长33.74%
12月28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2021第二届CDI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共同发布了最新一期《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指出,深圳上市公司“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特征显著。截至2020年底,466家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6.33万亿元,同比增长33.74%(剔除2021年被责令退市等特殊状况的2家公司)。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为深圳GDP近6倍。其中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和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合计占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达到68.04%。此外,深圳上市公司2020年整体发展高于A股平均水平。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上市公司发展亮点突出。
深圳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突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是我国内地城市中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实力最强的三座城市,都是国内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广泛分布的城市。相比之下,北京的“中字头”央企上市公司较为集中,上海的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实力强劲,深圳则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主。为全面比较京、沪、深三地上市公司发展状况,报告构建了两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发展规模指标和发展质量指标。由于央企体量巨大且多集中于北京,导致沪、深在发展规模指标上与北京的差距较大,深圳小幅领先于上海。从发展质量指标上看,深圳上市公司在净资产收益率、研发营收比、人均净利润、人均研发投入方面领先京、沪,继续在经营效率和研发投入强度等方面保持领先,体现深圳上市公司的较高质量。
深圳上市公司行业分布集中度较高,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占比明显高于京、沪。从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布来看,京沪深三地上市公司行业分布集中度最高的三个行业均是信息技术、工业和消费,其中,深圳三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合计占比最高,达到75.43%,高于北京(69.05%)和上海(62.10%)。从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分布来看,深圳市值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金融和消费,上市公司市值合计占比达到76.60%,同样高于京、沪市值最大的三个行业合计占比(北京、上海分别为67.99%、68.00%)。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市值上,深圳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都较京沪更加集中。
深圳新上市企业数量、IPO募资规模和市值显著落后于京、沪。2020年深圳境内外新上市企业50家,全年IPO募资635.36亿元,至2020年底总市值为9043.07亿元,全面落后于京沪两地。2020年北京境内外新上市企业71家,IPO募资2012.10亿元,总市值33766.78亿元,上海新上市企业64家,IPO募资1708.19亿元,总市值22902.81亿元。
2020年深圳新上市大市值企业与京沪存在较大差距。深圳新上市企业中市值前三位分别为思摩尔国际(2952.30亿元)、明源云(775.30亿元)和稳健医疗(707.98亿元),北京新上市企业市值前三位分别是京东集团(9008.83亿元)、京东健康(4020.14亿元)和中金公司(3633.48亿元),上海新上市市值前三位分别是金龙鱼(5872.67亿元)、陆金所控股(2259.03亿元)和中通快递(1626.87亿元)。深圳新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也不及京沪。深圳新上市企业市值中位数为53.21亿元,北京为65.89亿元,上海为89.86亿元。这说明深圳新上市企业市值规模落后京沪并不仅是缺少大型IPO的明星企业,而是IPO企业市值规模全面落后。
深圳上市公司增加值构成相对均衡。按照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可将增加值分为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项,通过比较三地上市公司增加值四项构成比例可以得知,深圳上市公司除生产税净额稍低于京沪以外,其余三项占比均介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四项占比较为均衡,收入分配在合理范围内。
整体来看,在疫情的影响之下,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其中,总资产合计3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5%;净资产合计6.84万亿元,同比增长20.16%;全年营业收入总规模6.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合计0.80万亿元,同比增长15.32%。

“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特征显著

截至2020年底,466家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6.33万亿元,同比增长33.74%。其中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和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合计占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达到68.04%。
从深圳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量(174 家)居首,其次是工业(106家)和消费(72家),三者合计占比达到75.21%。
腾讯控股、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3家超过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分别属于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合计市值占比达到44.03%。
报告中的466家深圳上市公司中,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有355家,占比76.18%。深圳上市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中,依然重视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2020年研发总投入合计1561.63亿元,同比增长18.3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高于2020 年深圳整体研发投入(1364亿元)。
2020年,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主。其中,腾讯控股研发投入 389.72亿元,约占深圳全部上市公司四分之一,中兴通讯 147.97亿元位居第二,工业富联 100.38亿元名列第三,第四到第十分别是比亚迪、立讯精密、顺丰控股、比亚迪电子、中国广核、迅雷和欧菲光。
如果将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视作一个“经济体”,2020年其所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85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深圳全市GDP的三分之二,比重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员工人数相当于深圳市职工人数的29.01%。
《报告》指出,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是深圳高质量经营主体的杰出代表,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圳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是推动深圳发展的引擎和动力,未来将为深圳实现“双区”战略发挥更大、更积极作用。

超半数深圳A股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下降

2020年,在疫情考验之下,深圳的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仍然保持了正向增长,总数达到354.61万人,同比增长6.03%,其中,中国平安、比亚迪、工业富联员工人数位居前三位,工业富联、中国平安等公司员工人数下降最多。
从薪酬总额来看,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薪酬总额6531.66亿元,同比增长13.75%。其中,中国平安、腾讯控股、招商银行薪酬总额位居前三位。
从税收贡献看,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合计税收贡献4853.14亿元,较上年小幅增长,中国平安、万科、招商银行位列前三位。
《报告》同时指出,2020 年超半数深圳A股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下降、超三成上市公司员工人数减少,其中不乏中国平安、工业富联等大型企业,反映出在大变局之下要求企业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考验企业的发展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部分行业A股上市公司薪酬情况
从人均薪酬来看,证券、银行分列前两位,分别达到70.25万元和55.82万元,员工人数分别为4.69万人和12.70万人。公用事业位居第三,人均薪酬达到39.28万元,员工人数 3.57万人。相比之下,房地产业人均薪酬并不突出,2020年仅为12.65万元,排名相对靠后。
部分行业在人均薪酬和员工人数的变化上出现“背离”,如房地产、银行、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软件与服务、商业与专业服务、零售、建材、贸易等行业出现了人均薪酬下降但员工人数增加的情形;而汽车、旅游、电信服务等行业则出现了人均薪酬上涨但员工人数减少的情形。保险和媒体两个行业出现了人均薪酬和员工人数的“双降”。
《深圳上市公司名录(468家)》
《2020年深圳新上市企业(50家)》
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
好消息!龙华迎来第32家上市企业
12月27日上午,龙华区企业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浦东区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云敲钟上市仪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统联精密是龙华区第32家上市企业,也是今年新增的第八家上市企业。
统联精密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富有朝气、蓬勃发展的专业精密零部件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技术求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品质优先的战略方针,凭借稳定的核心团队、丰富的技术积累,已成为众多海内外一流客户的优秀战略合作伙伴。
统联精密上市后股价涨势喜人
截至12月27日11点30分
已涨至48.2元/股
相比发行价上涨12.72%
总市值已达38.6亿元
龙华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企业服务和上市培育工作,为推动“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接下来,将按照龙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布局规划,依托《龙华区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龙华区推动企业上市三年倍增若干措施》,借助北交所成立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上市契机,以“挖掘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招引一批”工作思路,打造“龙华模式”全流程服务,持续做好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诉求,为企业匹配全生命周期上市及金融配套服务,组织各类上市企业培训、宣讲、座谈活动,增强企业上市信心,助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力争实现三年龙华区上市企业数量倍增。

内容来源:圳龙华融媒发布、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