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来辨清事实。
关键词:COVID-19;Omicron;免疫逃逸
撰文
:王宇歌 博士

简析:谢琰臣 博士
导言:
前几天,实在受不了新冠病毒的欺压,我在朋友圈吐槽说
“要不要趁着3针疫苗免疫力还好时,主动感染下?”。
好多朋友心有戚戚,给予共鸣;要主动出击。
不过,我们的统计专家姜博士回复说:

“我假设你感染的逻辑是 一个是感染完可以彻底躺平, 二个是可以帮助抵御以后的变种。针对一, 这个看风险和收益比每个人不一样。针对二, 假如新的变种能被旧的抗体解决, 那就不容易大规模爆发, 要有大规模爆发, 那体内抗体可能没啥用。第三需要考虑是 是否会增加免疫风险…”
是啊,感染后能彻底躺平吗?
毕竟,老大的小学老师都感染2次了。。。

2022年5月1日,曾第一个报道了Omicron突变株血清学特征的非洲健康研究所(AHRI)Alex Sigal团队在medRxiv发表的一篇Omicron最新亚型论文,拔除了我想“感染一把、一劳永逸”抗击新冠的野草。
我默默地下单,又订购了一堆口罩。
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研究和抗病毒新药/疫苗研发的王宇歌博士对这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做了解读。
(南非目前正在形成第5波COVID-19疫情。图源:数据世界)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Omicron sub-lineages BA.4/BA.5 escape BA.1 infection elicited neutralizing immunity”,直译过来就是“Omicron亚型BA.4/BA.5逃脱BA.1感染激发的中和免疫”。
这是首次报道了Omicron BA.4和BA.5亚型的血清学预印版数据,这一数据十分重要,使用了BA.4和BA.5活病毒,即含有Delta的L452R突变的这两个最需要关注的Omicron亚型
1,未接种过疫苗的Omicron第一波BA.1感染者血清对于BA.1的中和活性FRNT50为275,对于BA.4为36,对于BA.5为37,下降了7倍以上
2,接种过BNT162b2或者Ad26.COV2.S,再发生BA.1突破性感染后的患者血清对BA.1的FRNT50为507,对BA.4为158,对BA.5为198,下降3倍左右。
所以这印证了我反复强调的3次抗原暴露理论,即通过3次或更多抗原暴露会诱导出更广泛的中和抗体和B细胞亚群。
不过,也可见L452R的引入进一步增加了病毒的免疫逃逸。
简析:
这篇文章非常简单,只有一个主图;但相信跟之前一样,这一研究会很快被顶级期刊接收。
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最好的临床科研选题,是重要而未解决的临床问题”。
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免疫逃逸,是目前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因为意味着我们之前接种的疫苗保护力越来越弱甚至无效。
这项研究给我们两个最清晰的答案是:
1,新冠病毒确实如Bedford推测的那样,继续在Omicron基础上发生抗原漂移,积累着对人类已存免疫的逃逸

2,面对新冠病毒新突变株的威胁,人类目前能依赖的仍然是疫苗,但是成年人可能需要3剂及以上。
对于我在推文最前面提出的“要不要硬扛新冠病毒”问题,这项研究让我的决定成为:继续戴好口罩、做好防疫。
每一次感染都有不小的危险,且并不能完全保护自己避免下一次感染。


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
作者:王宇歌 博士,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和疫苗研发。微博:子陵在听歌。
简析:谢琰臣 博士,一直从事神经免疫病临床和科研工作。
点击👆,关注医学科研进展
更多有用的免费资源:
(点击👆图片,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辑。或获得点击“资源”,浏览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推荐靠谱的SCI论文服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