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可一世的BBA,在新能源大潮里终于活成了诺基亚的样子。
自2021年起,国内掀起一波新能源车的热潮,新车渗透率持续攀升。
前军“新势力”频频创下销售纪录,异军突起;中军比亚迪和特斯拉仿佛中流砥柱,护好新能源车的基本盘;国内传统车企扶持的电动子品牌作为后军,后来居上。
一时间,新能源行业百花齐放,一跃成为国内最确定的发展方向。
但是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尽管新能源车的单月渗透率已经超过20%,但不可否认的是,燃油车仍是汽车市场的绝对主角。
并且,燃油车的保有量现在依旧非常庞大,传统燃油车的霸主迟迟没有大规模跟随电动化转型,使得传统车的技术路径还没有得到确认。
即使为了减少碳排放、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而转向新能源,传统汽车厂仍有多种路径可以选择,例如氢能和油电混合。
但是,究竟哪一种技术方案才是未来确定性的发展方向,一时间还没有一致定论。
若是只看国内电动车,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已经深入人心。不过,热闹之余总有种自说自话的嫌疑,原因就是还没有得到国际传统头部玩家的认可。
4月份,传统燃油车头部三强BBA(BENZ奔驰,BMW宝马,Audi奥迪)终于陆续发布纯电动的旗舰或概念车型,加入到电动化竞争的大家庭。
本来三款车都计划在北京车展上重磅发布,但是由于车展推迟,打乱了BBA的算盘。
但是,今时不同以往,本就“落后”的BBA不敢冒推迟新车发布的风险,因此不约而同接连独自推出自家新款纯电动汽车。
大佬到场,确认了电动化革命最后一步。
宝马i7
来源:宝马中国官网
不过,“迟到”的BBA电动车能续写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吗?
BBA优势不再
悠久的历史,成熟稳定的技术,让BBA在燃油车时代出尽了风头,每次新车发布都能掀起一场潮流风暴。
然而,进入电动化时代之后,一切都推倒重来。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领先不复存在,甚至,曾经的优势会成为变革的阻力。
近乎完美的供应链是BBA保持领先的法宝,与众多独供、特供的Tier1或Tier2供应商保持长时间紧密合作,导致其他厂商就算想模仿都找不到方式与途径。高技术门槛吓退了想要追赶的厂商,更无惧被超越的风险。
然而,电动化时代,不仅仅整车厂大换血,零部件厂商同样面临洗牌机会。
不同技术路径的尝试与迭代,使得老牌零部件厂商的“秘方”失去魅力,更多替代化的解决方案可供新兴整车厂进行选择,BBA的雄风不再。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BBA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油改电。这是最简单的转型方式,相同或相似的设计,近乎不变的供应商和供应方案,只是驱动方式发生变化。
既实现了驱动能源升级,赶上新能源的大潮,又保留了在老客户或者传统支持者心目中的品牌地位。既不激进,又不保守,看上去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过渡方案。
万万没想到,电动化的趋势进展如此之快,看似“中庸”的油电混合路径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便被纯电动方案直接超越。同样“中庸”的油改电也遭遇了销量滑铁卢。
2021年,宝马纯电动iX3车型的销量超过2.1万辆,这是BBA中最高的电动车单车销量。对比来看,奔驰EQC的年销量仅有5800辆,奥迪e-tron销量甚至还不到1000辆。
新能源车的设计与传统燃油车的理念完全不同,这就使油改电天生存在很多劣势。
相对高昂的价格、续航里程的短板、智能化不足、车内空间无提升等,统统都是制约BBA“试水”车型出圈爆红的罪魁祸首。
因此,BBA“着急”发布新一代纯电平台下的新旗舰,意欲重新掌握汽车新时代的主动权。
然而,燃油车时代的BBA凭借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硬实力”,远远甩开其他竞争对手,一骑绝尘。
笔者走访多家北京汽修店,从业者纷纷表示BBA的优势集中在高级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调教。
BBA用“丝滑”的燃油车驾驶操控体验,“吊打”其余各个品牌的车型。车更好开,销量和知名度自然就上去了。
通过经年累月的声誉积淀,BBA逐渐形成了质量与技术的可靠背书,引领市场的消费潮流。
同时,潮流下的风向,激发消费者无意识跟风购车,使得购买BBA的消费者更有优越感,如此良性循环是BBA长久不衰的不二法门。
无论是高端加工设备还是加工精度,其他厂商都不能望其项背。12缸、8缸发动机更是国外大厂赖以“炫耀”的法宝。
反观国产燃油车,即便是大力发展十几年,依旧难以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处处受制于人,失去了追赶甚至反超的机会。
国产车苦无发动机,久矣。
万幸的是,进入电动化时代,近乎同质化的电驱动,让大家都回到同一起跑线,“发动机、变速箱”的先发优势荡然无存,电机抹掉了动力的绝对优势。
显然,BBA若想在电动车时代分一杯羹,创新是它们唯一可能的出路。
创新空间不足
当动力系统的优势不再,那么BBA把重点都瞄向了智能座舱。而这个领域它们固然有创新,但是已经少有让人拍案叫绝的设计,缺乏革命性的质变。
以奔驰新款EQS SUV为例,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三联屏。相对于更常见的分屏或者独立PAD屏的解决方案,全大屏彻底融合了几乎全车所有操控,避免了突兀性和割裂性,是智能化的集中体现。
奔驰EQS内饰(EQS与EQS SUV的车载屏相同)
来源:奔驰官网
虽然屏幕乍一看确实够炫酷,但逊于奔驰自己以前的创新。若干年前,奔驰率先在S级豪华轿车中实现仪表盘和娱乐屏合体的电子化屏幕,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奔驰的特色享誉全球。
EQS和EQS SUV的三联屏,只能说是在这个基础上的量变,仅仅是更大,更宽,更亮,更清晰而已,并没有超过预期突破。
无独有偶,宝马也将重点放到了车载屏幕上。不仅前视屏采用连体设计,而且将更大的娱乐屏幕搬到了后排,俨然就是一个智能移动影院的样子。
宝马i7内饰
来源:宝马中国官网
除了屏幕,内饰材质,音响,氛围灯亦是BBA的重中之重。材质升级,音响升级,依旧只是量变。
然而,尽管内饰比较奢华,但是成本也不便宜,动辄上百万人民币的售价,对应如此等级的内饰,颇感不值。
并且,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BBA的奢华级内饰并不具备过多领先优势,国内诸如蔚来(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以下简称理想)和小鹏汽车(09868.HK,以下简称小鹏)等“新势力”,也可与之分庭抗礼。
在20-40万人民币的区间,内饰装潢亦不输BBA,性价比更是完爆BBA。
蔚来ET7内饰
来源:蔚来官网
很明显,智能座舱留给BBA的创新空间已经不足了。再配合不断迭代的智能语音系统,BBA先前的技术储备也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BBA能做的,“蔚小理”也可以做;而“蔚小理”现在正在做的,BBA却不一定跟得上。
智能化,是国产电动车的主攻方向。
二级驾驶自动化几乎已经成为了“新势力”的标配,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多种类摄像头,共同打造出一套超感知系统,配合汽车内部强大的算力,正在向着完全自动驾驶迈进。而在BBA的同级别车中,还没有看到跟上的迹象。
以小鹏P5为例,车上搭载2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5个自动驾驶单目摄像头,1个前向三目摄像头,4个环视单目摄像头,1个驾驶员监测摄像头,众多智能传感器协同合作,打造出360度无死角的感知系统,为日后的全无人驾驶积累了经验。
来源:小鹏官网
在智能化的道路上,BBA渐行渐远了。
强弩之末
开BBA,就是有面子。
这是深植在国内消费者的“固有”观念。
电影《大腕》里有一句台词:“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大腕》是2001年的作品,这也就意味着BBA已经持续火了二十多年了。
这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初始设定,使得消费者深信:买车就买BBA,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尽管纸面上的性价比不高几乎人尽皆知,高价低配仍不改BBA受追捧的程度。
随着电动化的加速推进,传统劲旅BBA已经被国产电动车赶下神坛,造车新势力已经接过了高端化的大旗。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去年的电动车销量数据也证明BBA确实走远了。
今年一季度,奔驰全球累计交付量达到50.16万辆,其中纯电车型2.2万辆,占比仅有4.37%。
同期,宝马在全球售出59.69万辆新车(含MINI和劳斯莱斯),其中纯电车型销量3.5万辆(含宝马及MINI),占比也只有5.86%。
由此可见,电动车在BBA里面占比极低,且销量情况不容乐观。要知道,若不是受国内供应链的影响,“蔚小理”的月交付量都应该在1万以上。也就是说,“蔚小理”已经可以与BBA在全球的平台上一较高低了。
BBA终于开始转身,但大象起舞,注定不会是那么容易。船大掉头难,新势力从零开始,反而轻装上阵,无所畏惧。
When you have nothing,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对BBA来说,最难的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
手机时代,诺基亚就是不舍得革自己的命,导致盛极一时的手机大厦轰然倒塌,被新进者苹果和三星蚕食份额,市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蔚小理”可否效仿苹果三星成为下一个时代的BBA呢?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上个月的会议上表示,“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在这场汽车革命中,我国汽车产业换道先行,取得了某些先发效应,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提供了机会。”
确实,时间宝贵,机遇难得,国产电动车的“蜜月期”不会持续太长。
同样,留给BBA的时间也不多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