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步起跃
转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
笔者赴美留学,寒窗六载,总算拿到了博士学位,其实这只能说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找工作本身就是非常艰难的过程。由于美国数学博士过剩(平均每年培养1100名,市场需要量包括博士后在内只是800名,编者注,这是1999年的数据,现在的数据应该更加内卷),加上大批前苏联各共和国数学人才大量涌进美国,造成市场上僧多粥少的现象。各大学招聘委员会往往收到几百名博士的求职函,竞争一、二个职位。申请者也往往是到处寄申请资料以求“广种薄收”。博士后(编者注:博士后是工作,并非学位)之类的工作相对来讲录用过程简单一些,因为属于临时性质,两到三年不等。在美国各大学研究机构,到处可以看到中国留学人员在做博士后的工作,薪水一般比正式职位要低一些。对于另一类有资格几年以后申请终身教授的职位(tenure track),招聘工作就要严格得多,一审、二审、面试要过好几关。目前各公立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已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旅美学者拿到了这一类的职位,其中少数已成为终身教授。
然而在美国私立文理学院中, 能够如愿以偿的中国旅美学者,还是凤毛麟角。这些学院,历史悠久,学费高昂,和哈佛、耶鲁差不多,师资优异,学生素质高。美国上层社会精英阶层,有不少是出身于这类学院。包括大公司主管、最高法院法官、国会议员、大律师等。 
拿到了终身教授,一生基本上不用再愁,除非你“犯”了大错误,校方不能随便解雇你,可以干到老。我毕业后就职于韦尔斯利女子学院,该校位于波士顿西郊,风景优美,是美国名列前几名的私立文理学院,也是美国最好的女子学院,拥有包括宋美龄、冰心、希拉里,奥布莱特等著名校友。
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评审终身教授极为严格。一般美国大学(除了哈佛等一流名校外),拿终身教授并不是太困难的事,只要教书、科研说得过去,一般总能评上。然而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教授绝大多数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比例远高于一般公立大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与麻省理工学院有挂钩关系,根本不存在招不到优秀教员的问题。然而,有不少助理教授过不了评审终身教授这一关。数学系竟然近十年无人评上终身教授。有的助理教授,干脆6年合同期满后知难而退,根本不申请评审就卷铺盖走人。更有甚者,干脆干了一半就炒校方鱿鱼,一走了之。
学校对助理教授要求全面发展,教学、科研、社会活动都要表现优异。当然,教书是第一位的。系里的终身教授都会定期来听我的课,然后写报告存档。这些报告(有十几份之多)总的来讲,相当不错,大部分是表扬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完全是“一分为二”。学生在学期结束前要给老师写评语、打分。我的学生评分还说得过去,有好有环,与全系终身教授平均不相上下(系里颇为认真,专门统计了过去10年的数据)。我的科研是强项,不仅有论文近20篇,而且校外5名专家的鉴定书均有溢美之词(这些专家是校方邀请的,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者,我本人不知道)。我在社会话动方面也很积极,每年都参加一些工作,例如招生委员会等。过去就曾经有人只管自己教学科研,不参加社会活动,结果未评上。另外,我还开设了一些新课,进行教学改革,并指导学生科研,也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能与学生合写论文并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教授之一。系里评审委员会全部由终身教授组成,尽管他们之间有矛盾,不够“团结”,然而在我的评审问题上一致表决通过,并写了长达10页的意见书上报校评审委员会。
校评审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及6名选举产生的终身教授组成,文理学科搭配均匀。他们研究了我的所有材料后,向系里提出了两个书面问题,让我紧张了一阵子。第一个问题是:我论文所登载的杂志学术水准如何?第二个问题是:我教的两门课为什么学生评分不高?系里研究后答复:我的大部分论文均载于相当不错的国际学术杂志,如《数学物理学报》、《美国物理学通讯》、《澳大利亚数学杂志》、《非线性分析》、《数学分析及应用》、《美国应用数学通讯》等。我有两门课学生评分偏低,是因为我采用了新的教材,学生不能适应和考试偏难之故。学校评审委员会还不放过,又召集全系终身教授开会,人人表态,再三慎重研究,最后才秘密投票通过。这样,我和另一位物理系、来自北大的助理教授一起成为韦尔斯利女子学院 120 多年历史上首批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
消息传出后,学校举办了庆祝酒会。我和妻子也把系里同事请来家里吃饭,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那一个月几乎天天庆祝,差不多醉了一个月。这里也有妻子的一份功劳啊!当然也要感谢父母的精神援助。整个评审过程,十分民主,校外专家监定书、系与学院评审委员会之间所有来往意见材料均向本人公开,校长、教务长各只有一票,并无否决权,评审委员也是全校民主选准产生,任期3年。
本文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1月4日),作者步起跃为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终身教授,曾任数学系系主任和校招生委员会主席。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步起跃,转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深度了解韦尔斯利,广度探讨文理教育及女性教育。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