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光亮    思想的天空
有品味  有真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上海疫情的一些“问”
文/ 耕夫呓语
关于上海疫情的信息,如燕山雪花,铺天盖地,虽千言万语,难以尽述。我在这里,试图用几个“问”来勾勒上海疫情的一个轮廓。
一、“上海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这是上海的“天问”。
它来自于一段电话录音。一位困居家中的老人,缺医少药,打电话向街道的工作人员求助,于是有了这惊天一问。也许这位工作人员,已经被无数这样的求助电话逼得发疯了,于是从他快要炸裂的胸膛里爆出这一问。
这段电话录音,同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那位防疫专业人员的电话录音、那位街道居委会的女书记的哭泣的录音、一对夫妻在电话里与要将他们强行带走的警察大白对峙的录音。这四段录音,是从良知的心里发出的灵魂的拷问,它浓缩了这座灾难中的都市的不幸。
当我把这问话变成文字时,我知道,必须在问号的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这是对上苍的质问。这一问,是惊雷,在寂静的城市的上空炸响。这一问,是上海两千五百万甚至于更多的问号和惊叹号的汇总。

图源网络
这天问,汇聚了上海人四十多天来所有的疑问、愤怒、悲哀、无奈。
上海虹口区卫健委的一位卫生工作者,把这个巨型的问号闭和成了一个绳套,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他走上了五十年前的傅雷夫妇的决绝之路。
在这次疫情灾难中,每一个失去生命的蜷缩着的躯体,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和惊叹号。
“上海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个无解的谜。也许,有一天,历史会用它苍老的声音来回答。
二、“上海什么时候才能解封啊?”
继“上海怎么会变成这样呢”那一句天问后,现在,“上海什么时候才能解封啊?”成了热问。tik—tok 上的段子,对这句问话回答,是一串拖长了的“嗯——哼——啊——哈”声以及一段爆笑声。
在难得的一次街坊邻居的见面里,它替代了人们见面时的“国问”——吃了吗?虽然这“吃了吗?”依然是上海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我的朋友在微信里不止一次地问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如同“俄乌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一样的令人难以回答。因为,这不是战场上的那些士兵们所能回答的问题。
就在前天,继“全域静态管理”、“足不出户”这些像新冠一样的新词后,对浦东部分居民区的封控措施又多了一个新词,叫“硬隔离”。我在用双拼法组合起来打这几个字的时候,出现了“英格丽”这几个美丽的字眼,让我想起了好莱坞那位著名的影星。
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相信,经过四十多天的日夜煎熬,令人弹冠相庆的日子指日可待。

图源网络
今天上午,我足不出户的第二十七天,在家阅读一部名著时,我想通了一个问题。
可能是因为我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偷读了老爸藏在他枕头底下的《红楼梦》,从此与阅读和文学结了缘,因而,少年时就梦想成为一位文学家。
但是,我从初中教科书里的两篇范文里,觉得作家的语言是如此的平淡无奇,我那还没开窍的少年的心,对他们的写作水平深不以为然。一篇是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的开头那句“从门到窗子,七步;从窗子到门,七步”。还有鲁迅先生的那篇《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今日上午,足不出户的第二十七天,我站在窗前,这两句我四十年前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里话,突然从心里冒了出来。
从窗内望出去,也有两株我瞩目了二十七天的两株树,“一株是樟树,还有一株也是樟树”。
另外,“从床边到卫生间,八步;从卫生间到床边,八步”。我的居室比伏契克的囚室多了一步。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深刻地体悟到,这两位的确配得上作家的称号。
三、“前后一个月,上海疫情花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是一个朋友发在群里的一篇公号文章的标题。这个问题相较于在四十多天的“全域静态管理”中带来的民生、次生灾害等问题,显得无足轻重,也有点俗气。但,我想,这也正是现代化经济所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高昂的成本,以及“全域静态管理”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冲击,是严酷而深远的。它的远期后效应,也将会成为疫情的后遗症之一。
这个问题,不像前两个问题那样无解。如果这篇文章的分析和数据可信度高的话,答案已经出来了“过去的三十天里,合计花掉了277.01亿元。……。当然,如果你把GDP算在里面就更夸张,每过去一天,我们就在和127亿元说再见”。

图源网络
作者所言的一个月,从3月28日算起,至我写文章的今日,也就是4月27日。然而,目前的境况正如第二个问题“上海什么时候才能解封啊?”,还是个未知的答案。所以,我认为,这一组数据,应该是保守的数据。
看到最近网上发布的一些令人忧心的疫情信息,我想到了居住在普陀区某小区的一对95岁高龄的老人。他们是北京的一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师的舅舅和舅妈。去年11月初,他来上海时,邀请我到他舅舅、舅妈家里做客。
那一桌子的菜,竟是那位94的奶奶一大早自己去菜场买回来的。
我问老师,两位老人家现在还好吧?他回复“他俩在家足不出户呆了一个月,最后竟然核酸检测呈阳性,目前在酒店里隔离,暂无大碍。”
谢天谢地!这些老上海的人瑞,最能体现上海人骨子里的优雅与文明。祝他们健康长寿!也愿这场疫情早日结束。
作者简介
耕夫呓语:六零后,安徽人在上海。喜欢码字,陆续写了点散文和诗歌,亦作时评随笔。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愿疫情早日结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