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作者

溪云|编辑

Pexels|图源

“过年我要经历七种苦难:抢车票、湿冷、鼻炎、吃油腻的菜、被长辈关怀、敬酒、尴聊。”
——南方网友weiwang
掐指一算,离过年不到十天了。
都说“人到中年,害怕过年”,可怜馆长我还正值芳华,一想到回家过年,也忍不住瑟瑟发抖。
毕竟过年这项目,归乡的幸福和催婚、催生、熊孩子等等等等闹心的因素,是打包在一起送来的。
平时的我vs过年的我
但是!读了几本心理学书籍的馆长,今天就要用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向过年期间的烦心事们重拳出击!
馆长自用版“2022快乐过年指南”现在开写!欢迎小伙伴们随时加入!
长辈碎碎念?No!
女孩子拼什么事业啊?你的事业就是抓紧嫁人!
你这专业以后不好挣钱,听我的,要考就考师范。
买房了吗?最近房价可又涨了。
你那高中同学人家是公务员,每月四五千,过得可比你强呢。
要说过年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七大姑八大姨的“人文关怀”了。
可是,如果每次过年,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样的时刻,难道能做的,就只有生闷气了吗?
回想往年过年时不愉快的对话,馆长发现,这些让人反感的话语背后,基本有着以下三条特征:
a. 明明平时不甚熟悉,却总想对你的生活、事业、婚恋指手画脚;
b. 总以长辈、“过来人”的姿态自居,分分钟想“教你做事
c. 谈话内容先入为主,把你定位在了“过得不好”的位置,同时还不忘举身边人之例,论证“你确实过得有些差”。
这三条特征,深刻反映了沟通中三个致命的问题:模糊的边界感、失衡的对话身份、负面的交流内容
想要有效躲避此类对话造成的伤害,至少要突破其中一环。馆长首先pass掉的,是边界感的问题。
毕竟边界感涉及人格发展程度与认知模式,对于一年也见不了几次的亲戚,我们很难通过几次对话,就与其树立有效的边界。
强行冷漠或者抗拒交流,可能也会伤了年夜饭的和气。
既然如此,不妨看看在交流中,长辈们为什么总是做出“好为人师”、“动辄拉踩”的行为。
翻开小笔记本,馆长发现——在交往中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在对话中展现出极度强势或被动的特征,无法构建平等的交流关系。当人们过度失去安全感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表达攻击性。
翻译在生活中,或许就是馆长往年家里过年的场景:
在一线城市打拼五年的馆长,与在老家退休的三舅妈在年夜饭上相聚了。
我们寒暄了几句,气氛礼貌而客套。
三舅妈想跟馆长套套近乎,又没什么共同语言,只好把话题引向她最熟悉的婚恋问题,说了一句:
然而馆长不明白三舅妈的心声,只觉得私人问题被冒犯了。嘴上不说,心里想的都是:
感受到了馆长的冷漠,三舅妈内心的os变成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皮笑肉不笑的。
至此,三舅妈在对话中感受到了非善意和不安全感,为了找回熟悉的长辈身份,开启防御模式
此话一出,馆长白眼飞上天,谈话被迫中止。而三舅妈日后唠家常的故事里,也多了一个不懂事的年轻人。
其实三舅妈和馆长聊天的初衷,并非是要当馆长的“婚恋导师”。
只是并不知道如何与越发陌生的晚辈好好沟通,只好从最熟悉的婚恋问题入手。
而馆长没有领悟到关心的初衷,曲解了舅妈的意思,并且没有回馈友善、安全的交流信号。
这就使得本该充满“爱”的一段对话,变成了一场“权力”间的争夺。
虽然不是每段过年期间的“刺耳”对话,都源自不恰当的沟通,但至少在家庭这个环境中,学会卸下心防,先用真诚、温暖的视角解读长辈“关怀”背后的潜台词,创造一个舒适的沟通环境,或许能收获更愉快的过年交流体验
熊孩子搞破坏?No!
每年回家,馆长最惦记的不是抢票,而是我真金白银攒下的手办们。
要说去年,我心爱的路飞就在小外甥的“喜爱”下光荣牺牲了。
可怜我不仅没能及时救下他,还要被母上大人嫌弃:不就是个玩具吗?长这么大了还跟小孩过不去,你看你小心眼那样!

哼!都2022年了,要是连心爱的手办都保护不了,我还当什么馆长?
为了避免今年再出现痛心的一幕,馆长上网查了下“熊孩子”们的“发病”原因,别说,还真找到了一部分科学解释:
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18岁以前,孩子的大脑都在发育阶段。
大脑额头位置有个区域叫做「额叶」,负责高级的认知功能,例如行动计划、监控,以及抑制、控制行为的能力,在「额叶」还没发育成熟时,就容易引发各种「熊」的行为。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长期没有接受家长正确的引导的“熊孩子”来说,短期内通过“说教”“命令”等手段,我们是无法有效解决“熊行为”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小外甥一旦玩起手办来,馆长就是“喊破喉咙”,也甭想让他轻拿轻放了。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外甥不要对手办上那么大的瘾,和我乖乖看动画片呢?
翻开笔记,没想到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老师,还真给馆长支了个招。
阿伦森老师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阿伦森效应。指通过增减奖励,引导人们对事物的积极和消极情绪,可以强化或削弱目标对象对人、物或某种行为的喜欢程度。
放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大概可以有如下操作:
2022年,小外甥上门拜年。这次,馆长要拿出他最爱的糖,主动邀约他来玩手办。
看着流口水的小外甥,馆长说:玩十分钟手办,就奖励他吃五颗糖;再玩十分钟,奖励他吃三颗糖;而再过十分钟,通过玩手办,小外甥就只能获得一颗糖了。
这样的规定,会在小外甥的心中,将吃糖的快乐与玩手办这件事建立联系,并且会随着糖数的减少,在心中把这份失望的情绪与玩手办画上等号,从而丧失最开始的高涨兴趣。
什么?你说馆长的外甥今年宁愿不吃糖也要玩手办?
不听不听。这件事上,馆长我只信阿伦森。
难以沟通的父母?No!
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依赖的港湾,是无论抢票多困难都要回去的地方。
然而也有一些小伙伴,他们对于家的思念与渴望仿佛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一旦回到家,反而不知道如何与父母相处。
“我肯定是爱我爸妈的,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会很想家。但是一回家,我们往往无话可说。”
——网友tt要休息
“每次过年回家,如果是我们一家三口待在一起,那就不是有没有话聊的问题了。我父母不管平时多担心我、多在乎我,一落实到言语上,就是挖苦和批评。”
——网友花间杂词
对于他们来说,问东问西的亲戚、没有规矩的熊孩子都不算过年的困扰。他们最在乎的,是在外奔波一年后,回到家后,能否与父母开展“爱的交流”,能否自如地表达情感,能否听到更多的是鼓励、包容而非无止境的担忧与批评。
这个困扰的本质不在于“过年”,而是在平时,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没有形成良好、健康的交流方式。
其实在几年前,馆长也有过这样的困扰。
小时候,馆长的家庭教育很严苛,父母给我设置了“三不原则”——不允许流眼泪、不允许发脾气、不允许“乱说话”。
甚至有时在外受了委屈,都不能扑到父母怀里大哭一场,而是要“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
时间一长,这种“军事化管理”非但没有让馆长更茁壮,而是更加病态。
我完全不知道人要如何自如地表达情绪、情感,经常游走在麻木与愤怒的两端。
在那段岁月里,对于回家过年,馆长也有着很深的抗拒——在外面生活和工作尚可以自我约束,一旦回家面对至亲的父母,那份攻击性就会毫不保留地被释放。
连最简单的对话,最终都能以吵架收场。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
直到馆长接触了心理学,才明白正是当年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让我幼年时自如的情绪表达屡屡被打断,变得敏感、易怒
而父母已经陷入错误的思维太久了,无法短时间纠正过来。馆长能做的,就是认清问题的根源,先从安抚自己的情绪做起。
找到了原因后的某天,馆长和父母深谈了一次。这一次,我们没有针锋相对,馆长甚至得到了父母的道歉——
爸爸说:当年的我们太焦虑了,总想让你成才,没有好好去“爱”你。
说来奇怪。自从听到爸爸这句话以后,馆长的心底似乎有块坚冰在慢慢融化。现在的我们学着倾听彼此的心声,不再用攻击、批评和否定表达心底的在乎。
而馆长也终于在“回家过年”这件事上体会到了期待与温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个无法和父母积极沟通的小伙伴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困境与原因。
但是馆长想说,对于成年后的我们来说,回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这第三条指南,馆长不仅写给自己,也想送给大家——
家庭与过往,从来都不应该是我们成长的绊脚石。无论新的一年里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自己有解决的办法,有超越的可能。
以身作则,馆长这就抢票去。
今年回家,先给爸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END
好啦,写到这里,馆长觉得这个春节也没什么好焦虑的嘛!
找准问题,想清对策,剩下的,不就是吃好喝好玩好休息好了吗?
当然啦,虽然这个2022快乐过年指南”只是馆长的自用版,相信聪明的你,也一定准备好了自己的应对方式。那就祝福每个小伙伴都能在2022年过个幸福年,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
只要思想不滑坡
方法总比疑问多
人生答疑馆Live
欢迎来戳
让我们一起 
向更成熟的自己迈进呀
点个“在看” 跟2022年春节say h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