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157字 | 阅读需9分钟
总有人不计得失,甚至宁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守住心中的善。
提及李唐王朝,或许很多人早已习惯了非正常意义上的“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从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诛杀二位兄弟,迫使李渊禅位开始,到武则天、唐玄宗、唐肃宗等对亲生子女也可以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在至高权力的吸引力面前,亲情脆弱到不堪一击。
这样的实例确实数不胜数,也轰轰烈烈,无论多少次演绎都足以让世人津津乐道。
相较之下,“例外”往往不那么显眼,然而,一位公主在乱世战火中的坚韧担当,并不该因此寂寂无名。
当安史之乱的战火滚滚而来,开元盛世如大厦顷覆般轰然倒塌,昔日的九五至尊也只得仓皇逃难,在哗变的军队威逼之下尚且无法保全自己的爱妃,更不用说对子女与下属的弹压与掌控。
而叛军屠刀之下,平民与贵戚并无多大分别,为了不成为刀下鬼,无论反抗还是逃命,都得争先恐后才能有一线生机。

明 吴彬(传)《明皇幸蜀图》局部

天津博物馆藏
按理应是如此,但唐肃宗的第三女和政公主,却在逃难路上毅然决然地折返,方向是已然陷落的京城——刚成为寡妇不久的二姐宁国公主还被困在城中府邸。
便是皇帝,只顾逃命时也不在意自己儿女的死活,和政公主不冒这个险,也不会有任何人指责她。可她依然夺下丈夫柳潭的马匹,让三个儿子步行逃难,而她孤身一骑,奇迹般地去而复返,硬是从叛军虎口下带着姐姐逃出危城。

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逃难可不是什么闲适自在的出游,更不会有往日里锦衣玉食的侍奉,风餐露宿都是寻常,漫漫长途更不知是否能活着走到终点,和政公主深知情势严峻,但她依然要带姐姐一同逃难。
宁国公主身体虚弱,和政公主便把唯一的一匹马让给她,自己和丈夫儿子步行,这样每天赶路也只能走百里,逃难理应争分夺秒,自行增加负担,结果就可想而知。

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和政公主从未想过放弃姐姐,到了可以休息的时候,驸马柳潭亲自砍柴,和政公主生火做饭,然后先把饭食给姐姐食用。
无论途中遭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和政公主总是先救护姐姐,宁国公主全因妹妹的竭力救护,才得以自浩劫中生还。
唐朝公主们的事迹,因为影视演绎的热点取向,人们熟知的常是太平公主的权倾朝野,或安乐公主的骄奢极欲——盛唐之前,绝大多数公主们就像恣意怒放的牡丹,以强盛的国力为养料,得益于开放的时风和相对宽松的道德伦理约束,很容易就能尽情地“放飞自我”。
然而温室花朵的脆弱,在无情的兵刃下总会直接现出原形,只有更为坚韧的品格,才能让金枝玉叶也风骨铮铮,不让须眉。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虽然和政公主出生时,唐玄宗治下的盛世还未彻底褪色,但也已危机四伏,暗流涌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唐玄宗从励精图治的盛世天子,在不加节制的志得意满中,日渐成为一位昏庸的帝王。
不仅奸臣如杨国忠,野心家如安禄山之流如鱼得水,皇家父子之间淡薄的亲情也似乎是坚定地延续了自李唐开国以来的“传统”——只为了武惠妃的眼泪,包括太子李瑛在内的三位皇子一日之内尽遭杀戮,全天下都为他们感到冤枉,而这之后被立为太子的李亨,更是几乎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在以玄武门之变为代表的鲜活实例之下,羽翼丰满的太子意味着帝王手中的至高权力有提早让渡的可能,因此唐玄宗几乎是完全放任以李林甫为首的奸臣对李亨发起各种政治迫害,在针对太子妃韦氏之兄韦坚的冲击中,与李亨相濡以沫多年的韦氏也被迫削发为尼。
和政公主的生母吴氏,先与李亨生下了她的哥哥,后来的唐代宗李俶(后改名李豫),最终在和政公主三岁时去世,年仅十八岁,自此和政公主由韦氏抚养长大。
虽非亲生母女,但和政公主侍奉韦氏至诚至孝,可以想见韦氏并未苛待养女,甚至,和政公主正直而出众的品行,很有可能与韦氏的尽心教养不无关系。

北宋 赵佶 (传)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政治斗争往往不论对错,只攸关利益。唐玄宗的母亲就因武则天的一时之怒,不明不白地尸骨无存,但悲剧惨剧未必总能让人引以为诫,反倒是受害者转变加害者不在少数。
韦氏无辜获罪,与丈夫儿女分离,和政公主虽无法提供助力,但她心中的悲痛伤感,应是不言而喻。不过,哪怕身处最严峻的政治漩涡中心,身不由己,和政公主却不愿麻木不仁,随波逐流。
朝不保夕的危机之下,她更加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只是亲哥哥李俶,还有韦氏的亲生女儿永和公主——因为韦氏抚养的关系,异母的姐妹两人从小一起生活,和政公主在复杂多变的宫闱中早早学会了正直而聪慧的为人处世方式,“至若左右图史,开示佛经,金石丝竹之音,缋画工巧之事,耳目之所闻见,心灵之所领略,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很受唐肃宗喜爱,每当父皇有所赏赐,和政公主总不忘适时进言,为永和公主也争一份。
唐 鎏金银香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永和公主是唐朝并不罕见的享乐型公主,她对军国大事从无兴趣,自己有二三十亩地,每日只顾命人侍弄药草,以供自己研究美容养颜的秘方。和政公主却并不跟风,她“服无金翠之饰”,更能亲自为丈夫儿女量体裁衣。

北宋 赵佶 (传)摹张萱捣练图 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她于天宝九年下嫁驸马柳潭,丈夫的哥哥柳澄娶杨贵妃之姐为妻,杨贵妃盛宠之时杨家权势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和政公主并未因此刻意逢迎讨好兄嫂,反倒是在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杨家倒台后,和政公主收养了兄嫂的遗孤,待他们就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女。
虽然迎娶金枝玉叶,一般意味着无上的光荣,想借此趋炎附势进而一步登天的人并不在少数,但和政公主的丈夫柳潭,却非俗人,或者也有可能,和政公主正直善良的心地也让他深受感染。
在逃难路上护送宁国公主时,原是和政公主与姐姐共乘唯一的一匹马,柳潭牵马步行,和政公主见丈夫如此,便下马与柳潭一同徒步赶路。和政公主为救护姐姐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柳潭自是不忍,也有不愿之意,还是公主极力相劝:“我若先涉,脱有危急,不能俱全,则弃我市矣。”柳潭感叹之余,不再有怨言。
入蜀后,和政公主与柳潭都获册封,但蜀地将领郭千仞也起了反心,惊魂未定的皇帝转眼间又遭遇新的背叛,面对叛军的进攻,和政公主等人并不愿龟缩在大后方,柳潭亲自上阵杀敌,和政公主与宁国公主为他递送弓箭,于是李潭乘胜追击,一口气杀敌五十余人。

安史之乱唐军平叛路线
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唐王朝再无盛世,衰弱之势已无法逆转,空虚的国库让基本的统治力也面临危机。
此时和政公主又发挥出了经商理财的才能,在财政捉襟见肘之际,她毫不犹豫地积极经营,捐赠积蓄,“仗义谕盗,输财助国,上疏恤民”
不只是大唐的百姓,回鹘人阿布思谋反被杀,他的妻子被拘入宫中成为女乐,一次设宴时,阿布思之妻被迫穿着绿衣,与其他倡优一起表演,供观者取乐。
和政公主实在看不下去,怜悯阿布思之妻的处境,但她知道不能向正乐在其中的皇帝直言进谏,否则极易适得其反,于是她找机会向唐肃宗指出,阿布思妻子是罪人之妻,本不该待在皇帝眼前,而她又没有获罪,就更不该与倡优共处。
这让唐肃宗觉得也颇有道理,于是亲下旨意,让阿布思的妻子免罪出宫。
唐肃宗弥留之际,和政公主尽心侍奉,肃宗感其纯孝,欲赐她庄园,但和政公主想到宝章公主还没有,便哭着请求肃宗收回成命,将庄园转赐给宝章公主,左右侍从听闻,无不动容。
在和政公主的哥哥即位为唐代宗之后,深感自己的亲妹妹吃了不少苦,家中也不殷实,就让各地节度使给公主送钱,总数之丰以亿计,但和政公主坚决拒绝,分文不取,她为丈夫子女所做的衣服也只是用寻常布料,并且“每加训诲”,要求他们不可骄奢淫逸。
以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权倾一时的公主乱政的事实为教训,唐玄宗以各种禁令限制公主们权力膨胀的可能,此后历代帝王也不能不引以为诫,但对于唐代宗李俶而言,和政公主却是他最重要的参谋之一。
这不是因为他作为哥哥偏心,而是和政公主一心为公,见识不凡,总能为他提出利国利民的良言。
但也正是这纯粹的责任心与善意,竟让和政公主无法寿终正寝——吐蕃再度来犯时,和政公主已身怀六甲,但思及国家之难,立刻就让下人备轿,要进宫与唐代宗商议军机大事。柳潭为妻子身体着想,极力劝阻,但公主反问他:“你难道没有哥哥吗?”这下,柳潭也不好再说什么。
和政公主关于边防大事的谏言也果然切中肯綮,唐代宗欣然采纳,但劳累过度的和政公主,回府后的第二天,就难产而亡,享年三十六岁。
柳潭在葬礼上悲痛欲绝,哭到泪尽泣血,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也哀痛欲绝,唐代宗更是哀伤到辍朝三日,一代书法名家颜真卿为和政公主亲书《和政公主神道碑》。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全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唐代宗而言,这已不是命运第一次夺走他挚爱的手足。他的异母兄弟、建宁王李倓遭张皇后、李辅国等人以谋害太子的罪名构陷,唐肃宗就如同他曾惧怕的父亲那样,下旨赐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虽然李倓在拥立肃宗和平叛立功上功绩斐然,与当时还是广平王的李俶在储君之位确有争议,但两人的兄弟情谊却是罕见的深厚,李倓的冤死让李俶深为悲痛。在张皇后为拥立其亲子越王为帝而多方谋划时,李俶趁唐肃宗病危发动政变,软禁越王与张皇后,唐肃宗也因此受惊病亡,也算借此为李倓报了仇。
不过,思弟情切的唐代宗不止于此,他下诏为李倓平反,恢复名誉,先追封他为齐王,最后竟空前绝后地力排众议,追封李倓为承天皇帝。古往今来,只有这位皇帝,追谥自己死去的兄弟为皇帝,而非止于太子、亲王——便是所谓的政治作秀,做到这种程度也让人不得不信其中的真心。
然而命运无情,造化弄人,即便身居至尊之位而不忘骨肉至亲,却依然免不了生离死别。
这世间实在有太多竭尽人力也无法扭转的残酷与无奈,但所幸,总有人不计得失,甚至宁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守住心中的善。
因此,希望从未断绝,这大概也是和政公主在战火中,担当家国责任,所成就的最大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1970年粟裕参观诺曼底,用脚踩三公里后,猛然大呼:台湾旦夕可下

一场改变了世界的瘟疫

真实的林彪:不近人情,却威望极高,崇拜者极多,圈子却很小

陕西为啥像三个省?看看地名就知道了

俄乌冲突的终局猜想和大国竞争的路径之变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