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台湾政坛发生了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疆臣直选。
所谓“疆臣”,即台湾四大一级行政区中的三个(仅辖金马两县的福建省不在其列):
  • 台湾省
  • 台北直辖市
  • 高雄直辖市
台湾省名义上管着岛内除台北高雄两市外的所有地界,由国民党籍宋楚瑜当选省长。
高雄市的选战也是国民党获胜,当选市长为大家熟悉的前国民党主席吴敦义。
唯一一个从“政府”手中溜走的宝座,是台北市长。
来自民进党的“超新星”陈水扁击败新党赵少康和国民党黄大洲两位候选人,一举登顶。
此战既是新党和民进党这两个初生政党的分水岭,也是阿扁和赵少康两位政治新星的仕途转折点。
之后,一人登基大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另一人则郁郁离开政坛,走上了媒体人的道路。
九十年代的陈水扁和赵少康曾是一时瑜亮
对于赵少康这个名字,常刷小视频的网友都不会感到陌生。
作为台湾政论节目《少康战情室》的主持人,他经常带着一帮名嘴指点江山。
不过很多朋友不清楚,赵少康曾是新党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首任领袖”,差一点走上岛内的政治巅峰。
赵少康1950年生于台湾基隆市,与陈水扁同岁。
他的父亲是内战后迁台的国民党中级军官,据说曾经被解放军俘虏过两回。
由于学业优秀、演说能力出众,赵少康大学时期就是国民党重点培养的青年政治人才,担任过学联主席等职务。
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与“两蒋”一脉相承,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手坚决反共,一手坚决反台独”。
八十年代初,留美归来的赵少康头顶光环成为台北市议员,被誉为“政治金童”。
回顾历史,当大变局来临之际,总是会产生很多派不同的政治势力。
八十年代末,随着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赵少康与王建煊、郁慕明、李胜峰等人成立国民党内重要派系——“新国民党连线”。
即新党的前身。
他们提出与民进党相同的民主化诉求,倡议“党改造运动”,成为一股强大力量。
在李焕、郝伯村、连战等保守派眼中,“新国民党连线”显然属于异类,是要被打压的。
于是1992年的立委选举中,凡是新国民党连线的成员均无法获得提名。
谁料赵少康年轻气盛,他果断辞去了“环保署署长”的行政职务,以无党籍身份投入立委选战,在台北县选区一举拿下二十三万五千票。
赵少康的得票数超出第二名一倍以上,刮起名动一时的“赵少康旋风”。
有了如此民望作为底气,1993年8月,与国民党中央已经水火不容的“新国民党连线”重组为新党。
从此自立门户。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新国民党连线立委在1993年新党成立时未加入新党,而是选择留在国民党。
比如大名鼎鼎的洪秀柱和韩国瑜。
1994年,新党作为一个独立门派打响了其开山之战——台北市长选举。
此役,以巨星之姿投入选战的赵少康遇到了他的“命中克星”。
辩护中的陈水扁
1950年10月12日,阿扁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市官田区。
作为家长的长子,其下还有一弟两妹。
阿扁本来要取名为“陈水遍”,这个名字是陈父拜托麻豆区保济寺的定妙师父取的。
后来登记户口时,户政人员误为“扁”字,于是便将错就错下来。
由于当时台南地区的小孩普遍营养不足,一般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才报户口,以避免夭折之后还需要申报“除户”,所以陈水扁的身份证登记出生日期为“1951年2月18日”。
扁父陈松根以当佃农和长工为生,乃当时的三级贫户,即贫户中的最贫级。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陈水扁读书格外努力,加上天赋过人,自小学开始便经常是第一名。
众所周知,蒋经国之后的台湾历任领导人中,陈水扁是唯一一个没有留美经历的。
原因倒也简单——穷。
台南曾文中学
1963年,十三岁的阿扁考入台南曾文中学初中部(今台南市立麻豆国民中学)。
中学时代,他的语言天赋开始显露。
初二那年,陈水扁曾代表台南县参加台湾省全省作文比赛,获得初中组第二名。
1969年,省立台南一中毕业的阿扁参加了大学联考,成功考入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工商管理组,并在新生注册时加入中国国民党。
同年,台湾举行了第一届民意代表增额选举。
当时年轻的阿扁在台北松山区麦帅桥下听到著名党外运动分子,人称“信介仙”的黄信介发表政见演说,深深为之着迷。
阿扁自觉所学与志趣不符,不久休学,决心弃商从法。  
1970年,复读重考的陈水扁再次金榜题名,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司法组。
阿扁的这段经历相当于一名高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后发现专业不对口,退学一年重考,拿下自己喜欢的清华专业。
都是过来人,这个水平大家可以想象……
大三那年,陈水扁参加岛内律师考试。
该年共有1459人报考,只录取10名,而初出茅庐的陈水扁一举高中当年的律师状元,成为全台湾最年轻的律师。
也就在这一年,阿扁参加了一次“台南旅北同学会”,在会上遇到了曾文初中小一届的学妹吴淑珍。
吴淑珍出身医师家庭,家境富有,与陈水扁的“三级贫农家庭”天壤之别,故吴家家长并不支持这段恋情。
可吴淑珍性格刚烈,不顾父母反对,执意与陈水扁交往。
1974年,陈水扁以台湾大学法律系第一名毕业,赴台北华夏海事商务法律事务所当律师。
立业成家,有了律师的工作,阿扁很快迎娶了富家小姐吴淑珍。
之后几年间,陈吴二人一直过着城市小白领的生活。
然而这种平静的日子却在1979年被打破。
阿扁竞选的悲情牌——吴淑珍
随着美台断交,1979年台湾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移民潮。
人心不稳,天下大乱。
这年夏天,原国民党“立委”出身的黄信介创办了一个杂志社,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民谣歌曲《美丽岛》的名字。
上一段中提到过,1969年阿扁刚刚上大学时,就是因为听到黄信介的演讲才“弃商从法”的。
美丽岛杂志社成立后,黄信介自任发行人,许信良为社长,施明德为总经理,黄天福、吕秀莲为副社长,张俊宏为总编辑。
一个最初的政党班底就这样成形了。
12月10日,《美丽岛》杂志发文呼吁反抗国民党威权统治,致使高雄两万人上街游行,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民党岂是和你开玩笑的?
事后,黄信介等人被悉数逮捕。
一日,为美丽岛事件被告延揽律师的张德铭找上阿扁,希望阿扁能挺身出面辩护。
由于当时台湾的政治气氛十分紧张,阿扁虽有意愿,但不敢贸然应允。
回家后,他和妻子吴淑珍提及了此事,怎料吴淑珍竟坚定支持阿扁走上法庭。   
于是阿扁成为美丽岛事件被告辩护律师团的一员,负责为主犯黄信介辩护,从此涉足政坛。
美丽岛事件被告的辩护律师团共有15位律师,都因本案而声名鹊起。
其中多人日后在民进党内担任要职,如张俊雄、江鹏坚、尤清、谢长廷、苏贞昌等。
高雄《美丽岛》杂志社
1981年,阿扁参选台北市议员,初试啼声即以高票当选。
1985年,阿扁辞去台北市议员职务,回故乡台南代表党外人士竞选台南县县长。
这是阿扁波澜壮阔选举生涯中最悲情的一战。
激烈的竞选期间,阿扁突感腹痛,怀疑被当权的国民党政府下毒。
在竞选政见发表会上,阿扁吊着点滴、躺在担架上发表演说,成为台湾选举史上的经典画面。

最终,阿扁以一万票的微小差距败于国民党籍参选人李雅樵。
败选翌日,妻子吴淑珍陪同阿扁谢票途中遭人驾驶拼装车撞伤,导致下半身永久瘫痪,胸部以下丧失知觉。
尽管此役陈水扁竞选失败,但因为是败在了“你懂的”的原因上,故其政治声望非减反增。
之后几年间,阿扁开始受到国民党的重点“照顾”,一度被关入监狱判了八个月徒刑。
期间,吴淑珍代表阿扁出战“立委选举”,竟以夫人的身份一举高中。
阿扁巨大的政治能量显露无遗。
1988年1月,陈水扁正式加入民主进步党,初入党即当选为最高级别的中常委,次年更是身兼民进党干事长要职。
陈水扁担任“立法委员”期间曾于1991年访问北京,与时任国台办副主任唐树备会谈。图为阿扁在天安门和军事博物馆留影
时间来到1994年。
与之前国民党政府放出的那些不痛不痒的选举职缺不同,这次李登辉开放选举的三个岗位含金量十足——
台北高雄两市的市长,台湾省省长。
引来各方跃跃欲试。
在备受瞩目的台北市长选举中,执政的国民党推出现任市长黄大洲作为参选人,新党推出“金童”赵少康,民进党推出陈水扁。
除黄大洲是中规中矩的老派官僚外,其余二位都是岛内政坛的“超新星”。
三人之中,黄大洲主要靠国民党强大的资源做加持,而赵少康和陈水扁则主要靠人气。
赵少康的调子起得很高,竞选主轴叫做“中华民国的保卫战”,也被认为是太过沉重和宏大。
陈水扁相对务实,以“快乐·希望·陈水扁”为竞选主轴,以“春天的花蕊”为竞选主旋律。
当时台北市选民中老派的多支持现任市长黄大洲,中产阶级多支持赵少康,年轻人则以支持阿扁的居多。
由于是岛内首次一级行政区地方选举,这次台北市长选举创下多个台湾第一。
比如首场电视辩论,首次打出竞选宣传旗、竞选主题歌、竞选车等。
赵少康和陈水扁。曾经的选战对手“相逢一笑泯恩仇”
1994年的台北选战最终以蓝营分裂、弃保失败而告终。
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国民党中央越是向黄大洲投入资源,实际上越是分赵少康的票。
不过因为上面提到的恩恩怨怨,当时的国民党恨新党胜过恨民进党。
加上李登辉的从中作梗,泛蓝阵营票型大分裂——
阿扁拿下近四成四的选票,赵少康三成,黄大洲两成六。
经此一战,红极一时的新党一蹶不振,陷入无休止的内斗。
失败的赵少康渐渐退出政坛,此后每每提起这段往事,都倍感遗憾。
或许当时泛蓝不分裂,赵当选台北市长,2000年借势选“总统”的就是他了。
作为胜选的一方,阿扁凭借着此战一炮而红,成为第一位以在野党身份赢得台北市长的人。
那个年代民进党还没有执政,台北市长作为岛内“疆臣之首”,在民进党内的地位可想而知。
一条通往人生巅峰的康庄大道摆在了他的面前。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如今再回头去看,输了的人不一定是输了,赢了的人似乎也没有真的赢。
令人唏嘘。
参考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