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早上9时,姜跃进往黄色电动车上装了60份盒饭,车后座架子上固定一箱,前面放脚的地方再搁上一箱。“小电驴”被装得满满当当,从军工路中央厨房出发,往平凉路方向开去。

上海封控期间,社区里的独居老人不会上网买菜,他们的吃饭问题比普通居民更为困难。杨浦区大桥、定海、长白、江浦、延吉、平凉、殷行和四平8个街道联合运和源餐饮公司的助老平台,承担起了疫情期间的为老助餐服务,为6名送餐员开出临时通行证。
他们穿行在管控下的城市各处,每天跑40多个点位,将餐食定点送至2000多位独居老人家中。
每位老人的需求都记在心里
凌晨5时,位于杨浦区军工路1000号的一家社区中央厨房开始忙碌起来,切配、烹饪、打包分装,一份份老年营养餐准备就绪,交到送餐员手上。
60岁的姜跃进负责平凉路街道的40多个小区和点位,送餐对象中有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午餐送到老人家的小区门口后,由志愿者接收,老姜总是仔细地关照对方一句:“一定要送到老人手里,要是放在门口被遗忘,老人就吃不上饭了。”
一些老人住在马路旁边的老公房,没有独立的小区,姜跃进要自己爬楼送上去,平均每天跑100多层楼。老人行动不便,敲门后往往要等好几分钟才来开门,姜跃进十分耐心,服务到位。他把每个老人的喜好和需求记在心上:“这一家的老人对鸡蛋过敏,那一家对海鲜过敏,糖尿病老人、痛风老人都有忌口,不能送错。
姜跃进所在的杨浦区助老平台一直为各街道提供为老助餐服务,平日里,平台为1200多个老人固定送餐,此次疫情期间增加到了2000多人。“街道和居委把社区里有困难的独居老人名单发过来,我们再挨个给老人打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用餐习惯和忌口”助餐员赵思浓说,“虽然只是一通电话,但对于老人来说是关系每日吃饭的大问题,我们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目前,助老平台每天为独居老人送一顿午餐,菜品包括大荤、小荤、素菜、米饭。“最近平台的供应也十分艰难,菜价都翻倍了,但老年餐的价格一直维持在12元不会涨价。
工作人员也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助餐平台除了承担老年送餐服务,还要为长白、定海、大桥街道和部分医疗队的防疫人员、居委、志愿者提供送餐,日均达到1.5万份。“许多送餐员被封闭在小区里出不来,原本17个人的团队,现在只剩下6人,对接8个街道。”平均一个人送200多份,但送餐车一次最多只能带60份,老姜一个上午要来回跑两三趟。
她总是站在5楼的窗前等待
上午9时多,姜跃进的小电驴停在平凉路245弄门前,每天他都会把第一站安排在这个点。这里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先生是残疾人。有一次送完餐后,老太太犹豫地问他:“姜师傅,跟你商量一下啊,每天可不可以早点给我们送?家里实在是没有东西吃了……”
于是从第二天起,老姜每天都先去给他们家送餐。“老两口把一份饭分成两半,早饭吃好,剩下一半当午饭,晚饭就不吃了。封控的这段时间对老人来说真的很困难。”
在榆林路238号有一位老奶奶,每天都会站在5楼的窗前,看着姜跃进的小电驴开过来。榆林路上一连有三家独居老人,分别住在不同楼栋的5楼、6楼和7楼,在三栋楼连续跑上跑下以后,老姜气喘吁吁地到达老奶奶家门口。
“阿姨,您不用每天都站在窗前等的,多累啊。”“我也没什么事,我等着你来,早点把门开了,你就能方便一些啊。”老奶奶乐呵呵地说。那一刻,老姜觉得有点感动:“我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但老人们却记在心里,还会替我着想。”
在每天送餐的过程中,老人们对姜跃进逐渐熟悉,并产生了信任感。有一次他接到一位老人的女儿来电:“姜师傅您能不能帮我一个忙?这段时间一直是母亲一个人在家,她不懂防疫政策,防范意识弱,又有些固执,家里堆了很多杂物不肯扔掉。我没有办法出来照顾她,但她很相信你……”
第二天送餐的时候,姜跃进就尝试着跟老人沟通。“现在疫情期间,首先您口罩要戴好,配合社区核酸筛查工作,也给社区减轻一点负担,您说对吧?”他耐心地引导老人:“还有您这家里不要的杂物,我帮您丢掉好不好?这样清爽一点,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您女儿其实很担心您呢……”后来老人家果然听了他的规劝,家属非常感谢老姜。
每天路过家门很多次
从3月29日起,老姜再也没有回过家。这半个月以来,他住在公司位于军工路100号中央厨房里的一个健身房里。为了便于管理,减少感染风险,这段时间,健身房成了送餐员们临时的“家”。“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抵抗力弱的老人,防疫工作必须非常严谨,每天测一次抗原,每两天测一次核酸。”
从家里出来那天,姜跃进带了被子、换洗衣服、生活用品,做好了长时间不能回去的心理准备。“虽然我有临时通行证,其实是可以回家的,但觉得回去也是给家里增加风险。”他家住在眉州路上,跟平凉路街道很近,每天送餐时,他都会路过家门口很多次,但从不进去。
这段时间每天在外面跑,除了老人以外,他还要接触志愿者、小区保安、居民等各类人群,存在一定风险。“一开始我儿子、儿媳都劝我不要去了,但当我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老人时,又不忍心丢下他们不管。我自己把防护做足,隔离衣、口罩、面罩都戴好,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的安全。”
作为一名党龄30多年的老党员,非常时期,我更应该义不容辞地站出来。”老姜的太太也是党员,最近一直在社区里面当志愿者,她很支持他的选择。“现在孩子们也开始理解我了,毕竟我是为老人服务。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疫情期间是老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老姜今年将近60岁了,身体不如年轻时健壮,刚开始跑了两天,他就觉得有点吃不消,但一个星期以后,他又觉得自己还可以坚持下来。
一次,有几位独居老人所在的小区封闭管理两天进行核酸筛查。两天后,当他再去送餐时,老人们好像老友重逢一般:“姜叔啊,我们两天没有看到你了,特别想念你。”每当这时,老姜就觉得充满了动力。“为了他们,我不能停下来,只要我还有力气,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眼下,上海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民生活的各方面难免遇到不便。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或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欢迎在文末给我们留言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及时向有关部门传递信息,尽力为您排忧解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黄尖尖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凯丽
◢ 猜你想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