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疫情的信息中,经常会出现两个词,尽管它们的含义有巨大的差别,但大多数人会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很多科普作者也经常会弄错。到底是哪两个词呢?
先看第一则新闻:4 月 6 日中疾控的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说:
在 2021 年 8-10 月,美国是每 10 万人口中 40 人死于新冠;在 2021 年的 11 月到今年的 1 月,也就是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它的死亡率是每 10 万人口 42。
信源:卫健委[1]
换句话说,奥密克戎的死亡率高于德尔塔。我们再看第二则新闻:张文宏 3 月 14 日发布微博文章:
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
信源:微博“张文宏医生”[2]
我估计,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两则新闻的时候,会忍不住一愣。吴尊友和张文宏都是被公认的“大专家”,难道俩人的说法有矛盾?一个说奥密克戎比德尔塔的死亡率更高,而另一个说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这咋回事啊?
按照我们多数人的常识,德尔塔自诞生以来,就以高致死率著称,那些印度的惨状在我们的脑海中还历历在目,怎么吴尊友先生反而说奥密克戎的死亡率比德尔塔更高呢?是不是很令人费解?
我先跟你说结论:他俩说的都对,因为他俩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
就好像一个说今天气温 25 摄氏度,很舒服!另一个说:别高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高于 25 摄氏度了,再这样下去,人类要完了。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你讲解的两个术语:死亡率 VS 病死率
我们先来打一个比方:
有一个小岛上,总人口是 1 万,有 5000 个人感染了新冠,因为新冠死亡了 10 个人。
那么在这个小岛上:
新冠的死亡率 = 10/10000 = 1/1000 (平均 1000 个人中有 1 个因为新冠死亡)
新冠的病死率 = 10/5000 = 1/500 (平均每 500 个感染者中有 1 个因为新冠死亡)
以上,就是“死亡率”和“病死率”的定义,看似很简单,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容易把人弄糊涂的。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两个“率”的不同含义:
死亡率的分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即总人口数(如果忽略自然死亡和新出生)。换句话说,死亡率这个数字,如果统计对象不变,那就是“只会增大不会减小”的,只要感染人数在增多,那么死亡率必然变大,这是数学决定的。
病死率的分母是一个不断增大的数字,根据分子的变化,病死率的结果是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所以,现在你明白了吗?吴尊友先生说奥密克戎的死亡率大于德尔塔,张文宏先生说病死率小于流感,这两个结论其实并不矛盾。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假如我们的总目标是“降低因新冠死亡的总人口”,我们能控制的变量是哪些?
总人口:控制不了
病死率:能控制,与医疗资源息息相关
感染数:能控制,所有的防疫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这个数字
但是,病死率和感染数必须同时控制,如果只抓一个,反而有可能顾此失彼。
比如说,通过大力防控来降低感染数的同时,因为大量的医疗资源会从治疗这一头向防控这一头倾斜,客观上会导致治疗资源的下降,病死总数有可能上升。
反过来,如果我们全力保治疗,但忽视了控制感染数,那么病死总数也同样有可能上升。
所以最好的愿望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现实情况是,这两手很难同时使力。一手用力,另一手就会受到影响。
这就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困境,也是决策层的决策之难。
最后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吴尊友先生的发言。在 4 月 6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吴尊友还提到:
关于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死亡人数高于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的结论,是对外国公开数据的再分析。吴尊友介绍,英国 2021 年 8-10 月,即德尔塔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 10 万人口 16 人死于新冠,而在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 月,即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 10 万人口 22 人死于新冠。同样,美国也有类似情况。今年 1 至 3 月,我国累计报告病例十余万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 197 例。吴尊友表示,与国外相比,我国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低
信源:国家卫健委[1]
我想,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清晰地明白他说的意思了。
- 信源 -
  1. http://wsjkw.hebei.gov.cn/xwfb/387393.jhtml
  2. https://weibo.com/7454177482/LjBMsByR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