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致极学院(ID:AreteCollege
编者按:
3月1日发布的Renaissance2022版“美国儿童阅读报告”显示,通过调研全美450万名中小学生数据看来,2020–2021学年美国孩子每人平均阅读28.7本书,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年阅读量在30-40本之间;5、6年级在10-20本左右;7-8年级在8本左右;9-12年级在5本上下。(Renaissance2022阅读报告的具体内容和书目推荐可在文末“往期链接”中查看。
相较前两年,虽然美国学生的阅读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孩子们的总体阅读习惯和规模仍然可观。通过与其对比,能给国内的孩子们一些什么启示?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在繁重的学业之外保有令他们受益无穷的阅读空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探讨。
中国学生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下,为保持优异的成绩,课余时间看得更多的是教辅书,因此,初到美国的留学生常常会为美国学生每周200-500页的阅读量感到压力山大,学业压力非常繁重。

反观美国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庞大的阅读任务,那是因为在美国教育体系中,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从中学开始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写研究性论文,而这些能力最终成为美国学生的最大优势。
那么面对美国大学如此高强度阅读,留学党们究竟该如何缩小差距呢?
多年来,美国学生的阅读量都是一个传说。据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学生的6倍。
而此次Renaissance阅读报告中统计的客观数据也的确十分惊人。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2019-2020学年),美国学生每人平均阅读36.3本书籍。
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和家长都表示不是不爱看书,主要是没时间。造成中美学生阅读差距的主因真的是时间吗?那么面对美国大学如此高强度阅读留学党们究竟该如何缩小差距呢?
01
先看看美国的
高中、大学阅读量
美国高中生
Required reading:也就是必读书目,每门课2-8本,取决于不同的课程。难度等同于大学一年级的AP English Literature(AP英语文学课程),阅读量接近最高值;普通英语课程接近最低值。
Leisure reading:也就是业余阅读,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对自身的要求。美国田纳西州一所高中的学生表示,他所上的英语荣誉课程要求学生一年阅读6本书,但一些学生会读得更多。他记录了自己2015年的阅读清单,共读了28本。这28本书,一共9699页。
虽然书目从难度和学术性来说并不是很强,但真读起来,即使全年365天从不间断,一天也至少要读27页。由此可见,阅读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
美国大学生
大学的阅读量会因为所选的专业和科目不同而有异,其中以人文社科类为榜首;商科、生物科技类的专业排名紧接在后;然后是工科类,例如物理、数学、计算机等专业;再来是工程类的科系。
然而普通美国大学的阅读量已经足够疯狂了,更不用说常春藤学校的学生们。但如果你想体验一把常春藤学校的疯狂阅读量,你也可以参考下面的书单,和常春藤学生读一样的书籍。
Open Syllabus Explorer
Open Syllabus Explorer是一个拥有超过100万门大学课程书籍的在线图书数据库,如今它已经正式面向大众,下面的书单图就是从这个数据库基础上统计出来的:美国高校学生普遍的阅读书单v.s.常春藤学校的学生阅读书目(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康乃尔、哥伦比亚、宾大、布朗的数据)。

在所有的学校中,斯特伦克与怀特的经典写作指南,在这个数据库中有超过3000个课程布置了《英文写作指南》(The Elements of Style)的阅读任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读物。
其次是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排第三的是长达1500页的教科书《坎贝尔生物学》(Campbell Biology),对所有的医学预科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算得上是必读书目了;以批判资本主义体系闻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排在第四位。
相比之下,常春藤学校的书单就显得十分不同。
除了四本重叠的书目,你会看到有:排在第二的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而马丁·路德·金的《一封来自伯明翰市监狱的信》(Letter from a Birmingham Jail)在常春藤学校的书单中位列第八。
除了整体上的差异,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学科细分领域来深入了解。单在英文文学领域,常春藤学校学生的阅读书目也非常不同。这些都可以在数据库里面翻找到。
而不仅这些,这个数据库还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比如,你可以看美国各个州的大学学生分别都在看什么书。
02
中国大学生阅读书目
这里再说说中美大学生阅读书目上的差异,根据调查显示,举我国浙江大学为例,《平凡的世界》已经蝉联了四次冠军,再来依序是《我执》、《万历十五年》、《狼图腾》、《常识》、《牛奶可乐经济学》、《心理学与生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天龙八部》、《国富论》等书。其中榜首《平凡的世界》的借阅量比其后三名的借阅量之和还要多,也是阅量第10的《国富论》的5倍。
清华大学文学类阅读量最多的则是:《三体2》、《解忧杂货店》、《白夜行》、《从你的世界路过》、《三体3》、《偷影子的人》、《三体》、《嫌疑人X的献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平凡的世界》,看来清华的学生是真的很喜欢三体系列。
北京大学文学类阅读量最多的是:《盗墓笔记》、《藏地密码》、《老舍文集》、《天龙八部》、《王小波全集》;复旦大学的阅读榜单则是《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王小波全集》、《正议论》、《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第二性》。
但说了这么多,到底要怎么样"有效地阅读"呢?
03
有效阅读
1.学会分辨“哪些可以略读,哪些该细读,哪些不值得费时间读
剑桥大学第一个library induction lecture就是关于"如何在一个小时内阅读10本书"——如何通过略读提取与你的研究相关的信息 。
Read Widly和Read Deeply对于学习者而言同样很重要。当我们进入大学开始专业学习时,必须既懂得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掌握大量专业知识,也懂得缩小关注范围来深入进行某一问题的研究。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涉及的reference可能达到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我们几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样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通读几十本、上百本参考书籍。毕竟阅读其中的“理解”比“读完”更重要。
2.把 CliffNotes 和 SparkNotes 用起来吧
SparkNotes和CliffNotes都是美国大学生最常用的学习网站,前者提供了海量的文学学习指南资料,包括作家简介,作品梗概,写作特色,人物分析,关键问题解析等等;后者是老师和教授亲自撰写的文献学习指南,旨在提供文献大意和文献当中的词汇意义。
如此一来,除去闲暇时间阅读课外读物之外,在课程里还是很有帮助的。适当地参考这两个网站,可以让自己脑海里面对于书目先有初步的概念,就算真的没有读完,参与课堂讨论时也不至于如雾里探花一般手足无措。
3.掌握阅读的节奏
非小说类的书籍,观点与论点通常都很鲜明,可以先读读关于作者的介绍,例如于网上找一篇关于该作者的文章,迅速阅读遍,能帮助你更理解这个作家。其次,阅读标题、副标题、目录的方式抓住整本书的核心论点,这能使自己好似涟漪一样从一个中心点快速扩散展开。
引言与结论是非常重要的,阐述了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论点和思想的,结论则是会告诉你作者想要告诉读者去汲取的一些重点。
之后配合履章履读的方式,以每个篇章为单位记录笔记。浏览一个章节的标题可以使读者找出作者想要在这篇表达的东西,以及它是如何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如此滚动阅读下去,再深入细读就可以很快掌握了。
4.重读目录
在看完了一本书之后,如再读一遍目录,并在脑海里面回放、总结,就能做到温故知新。

04
给家长的建议
1. 越早给孩子读书越好。有研究发现,阅读可以使儿童更聪明,早期频繁积极的阅读活动可以弥补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能力。
2. 教孩子反思。国外经常用Reading Response(阅读回应)来引导孩子思考书中的内容。Reading response 其实是一些格式化的打印纸,让孩子写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评价,比如总结这本书的内容,最喜欢的一章等。
3. 在家庭中塑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根据内华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家中藏书500本的家庭,平均能在教育方面将孩子向前推进3.2年。这项调查还专门研究了中国的水平,这个数字是6.6年!
4.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书展、图书讨论会,良好的共同阅读氛围能感染孩子。
5.家长要与孩子就读书展开讨论,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milan-2126
客服在线时间
上午10:00-13:00 下午15:00-21:00
周六周日休息
【鲁稚的阳台】精选好书好物,每日上新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阳台优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