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思想的鸟巢第 108篇原创文章
思想的鸟巢 | 生命因为遇见变得开阔
遇见有缘人是心灵的摆渡,遇见书籍是灵魂的破晓。
记忆中,第一次读叶嘉莹的文章是在大学时,在图书馆里碰巧翻到一本《迦陵论词丛稿》。那时并不知道她的身世来处和漂泊经历,甚至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起了迦陵”这样一个非常旧式的笔名。那时候我的偏爱在唐诗,所以对她的词论只当做一般词论来看。
大学毕业后,同宿舍的一位姐姐考到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偶然一次,听她提起叶嘉莹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挤满了人,对此情景十分向往。也曾假想过,当年自己如果不是报考武汉大学的古典文学,选择的是南开大学,也许与这位诗词学问大家会有近一些的受教机缘。

在纪录片《掬水月在手》里,对她在南开大学讲座受欢迎的程度就有所描绘。一位老师回忆道:大阶梯教室坐满了人,台阶上、窗台上坐满了学生。有的学生自己画“听课证”,蒙混过关也要去听她的课。
不仅普通学生如此,名人大家受她感召的也不在少数。著名作家白先勇就是叶嘉莹的迷弟,在台湾读书时常常翘课跑去听她的课。叶先生是老师中的老师,我是小了叶老师13岁的学生。作家席慕蓉也多次表白叶嘉莹:我都不敢说自己是叶先生的学生,我是叶先生的粉丝。她去哪讲课,我就追到哪。北大学者戴锦华在采访中提到,曾经有幸在北大的课堂上听她讲《古诗十九首》和杜甫的《秋兴八首》,被她的演讲所征服、所召唤。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热爱诗词的洪流从叶嘉莹这里流开去,绵延不断,一直传为佳话。
今天人们所爱提及的首先是叶嘉莹的教育成就,她热爱古诗词,得国学大师顾随亲传,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在南开大学成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累计捐赠3568万元,用于设立“迦陵基金”。2016年,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20212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在给予叶嘉莹的颁奖辞中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97岁高龄,著作等身,育桃李无数,这样的人物已可封神。为神一样的传奇人物拍摄纪录片,谈何易事,导演陈传兴历时两年,辗转10个地区,通过对叶嘉莹17次的深度访谈与拍摄,采访了她的亲友、学生43采访稿近百万字才将叶嘉莹一生近百年的“弱德之美”浓缩在两个小时的影像中
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我就去影院看了。还记得当时工作上出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失误,正值停职反思。我想这样的电影不容错过,第二天还是去了,只是去得有些迟。在个人凄惶失落的心境中追寻镜头里诗人的一生,不禁想起她贯穿大半个世纪的苦难遭逢,只觉分外伤感,又些许安慰。
整部电影最主要的是讲还乡,用叶嘉莹苍茫暮年回顾来路的凝望视角,从她印象中的儿时庭院起笔,依照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的章节顺序,分别展示了叶嘉莹幼年的生活环境、时代的动荡、父亲的失踪、母亲的病逝、诗词的缘起,继而是结婚后的艰难、丈夫的被捕、教学中求生,转而漂泊海外、牵念故土人文、长女意外去世、一心回国教书。近百年的时间里,她的个人生活与诗词文化传承紧密交织、互相成全。在这种绝无仅有的独特生命体验里,导演陈传兴希望能揭示 “诗与存在”的主题:它不只是叶先生本身的一部传记,也在讲述诗词的命运,和整个中国文化历史的记忆。
纪录片没有用采用传统的直线叙事方式,而是尝试用一种诗词般跳跃迂回的时空结构,来呈现叶嘉莹沉变郁美的一生。电影运用了许多空镜,导演自己解读说,他重回诗词发源地黄河、洛水、伊水、泾河、渭河等地,拍了绘画、壁画、石雕、碑帖、墓志铭、铜镜、佛教建筑等文物,这些文物本身极具美感,集结了那个时代文化精神的符号,这些美的文化和事物,本就是诗。导演认为这些带有时代记忆的意象和现代观众产生联想与思想的碰撞后,有可能产生新的火花。诗的空间里,允许自由联想。

片中还多次出现一件旗袍,黄绿花纹交织,挂在树上随风摇曳,翠色波动,流光溢彩,那是叶嘉莹穿过的旗袍。据说她年轻时一直穿旗袍,后来年岁大了,就把旗袍送了朋友。从资料照片中的服装和纪录片中叶嘉莹的着装来看,她对服装十分在意,老年之后也多着古风长衫,看起来如风中荷花,淡然优雅从容。对待日常起居返璞归真,对待发型、着装却又有自己的要求,对待作品里的一言一语则是近乎严苛的认真,充分展现了这位诗词女神身上的丰富性,多么活泼和真实。
电影中的配乐值得一说,陈传兴选取杜甫的《秋兴八首》别有深意。首先它对于叶嘉莹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对杜甫的研究与讲座贯穿了叶嘉莹的大半生。电影里说,她利用暑假几个月的时间,坐公车跑遍了台湾的图书馆,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下来,最后汇集完成了《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这本专著于1966年在台湾出版,奠定了叶嘉莹在学术界中的地位。观影时,吾家小儿听到她为了这些资料如此奔波,不禁大声感慨。
《秋兴八首》音乐是电影的一条暗线,由日本音乐家操刀,采用古代乐器与西式高音、中音人声吟唱结合的方式,用声音勾勒出听觉上的另一重诗意空间,连接着盛唐,感发着当下,是一条脉脉不语的情感河流,它包含着咏史怀古、飘零自悲、去国还乡、知交零落等复杂情绪,是一曲永恒的生命悲吟。
电影的结构和配乐成为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观看中有停驻联想之感,继而浑不知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什么心境,只觉哀婉迂回,典雅往复,铺垫出浓浓的诗意氛围。
第一遍看时,会有不明所云之感。搜索相关采访资料,结合了导演的创作意图,第二遍再看时,就心领神会了。
还是想再强调一下叶嘉莹的经历本身。片中叶嘉莹的一位学生回忆那时她在台湾,帮忙照顾老师叶嘉莹的父亲,叶父有一次对这位学生说:“你的叶老师,命苦哇!”谁不知道叶嘉莹命苦,她明明有那么多的苦水可以倒,就算她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我想大家也都会觉得那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她偏偏没有,淡淡的讲述,一笔带过,想来这就是叶嘉莹自己的选择和态度。
最痛的一面用最淡的语言轻而化之,反而让人更加心疼。听到他老父亲那一句感慨之语时,我的眼泪顿时涌出眼眶。
在词论中她提出了“弱德之美”,这是她在研究朱彝尊的词时,因为无法用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来一以概之进而提出的自己的新观点:“德有很多种,有健者之德,有弱者之德——这是我假想的一个名词。它有一种操守,有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我说这种美是一种‘弱德之美’。”
她还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从大学时读她的《迦陵论词丛稿》,到后来读她阐释王国维的诗词观点,再到她提出自己的词学体系,是我逐渐理解叶嘉莹的一个过程。在你的一生中,你可能很少会遇到这样一个人,她遭逢乱世,婚姻不幸,失去爱女,辗转世界各地讲学,长达近百年,无论她经历过什么,她都用同一份平常心消解生命中的所有创伤,并努力有所坚守和建树,她不是随随便便提出一个观点,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了这个文学主张——“弱德之美”。
这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渗透进她的作品和讲座里,所以才会格外感发人心。
看完影片后,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我们在说叶嘉莹时,首先会想到她不同寻常的经历,还有她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推动中国诗词学贯东西的研究成果,可能没那么关注她自己的创作。在我看来,她的诗作同样值得反复诵读。
影片中选用了一些诗作,分属她不同的年龄阶段,无论哪个阶段,诗词是她无言的诉说,是救赎她、升华她的一架梯子。电影最后,她的好友刘秉松说了一段很恳切的话:“恰恰是古诗词救了她。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精华,让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么高的层次。她的苦痛都被诗词溶解了。”

少女时期躲在院墙内,她写五度秋深绿阴满,此竹常近人常远”;母亲病逝后,她《哭母诗八首》“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在台湾丈夫因“白色恐怖”被抓,她与幼女寄人篱下,写下《转蓬》诗,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1974年第一次归国探亲,她写下长诗《祖国行》,“银翼穿云认归京,遥看灯火动乡情,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1976年,女儿与女婿车祸意外去世,她一口气写下十首《哭女诗》,片中读到“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这几句,我又湿了眼眶。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如果可以选择,叶嘉莹是否愿意放弃这些血泪精魂之作,宁愿要一个更平和坦顺的人生呢?
在老师顾随眼里,叶嘉莹的诗作非常优秀,她上大学时,顾随常为她批改诗作中的一二字词,再后来,她的诗就不用改了,老师改为与其唱和。顾随的论诗之道、讲诗之法影响了叶嘉莹的一生,当年她听了6年顾随的课,记了8大本笔记,此后的年月里,这些笔记一直随身携带,后来被其整理成顾随文集。

她去台湾后,顾随惦记这位才华卓著的弟子,曾在日记中写道:“得叶嘉莹君自台湾左营来信,报告近况,自言看孩子、烧饭、打杂,殊不惯,不禁为之发造物忌才之叹。”如果顾随泉下有知,看到这位弟子将来的成就正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非孔门之曾参,是否也能稍作安慰。
有关这对师生之间的唱和,影片给出了一个小故事。1943年春天,顾随在唐宋诗课上提到雪莱的《西风颂》,针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意境,他填了两句词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课后,叶嘉莹用这两句填写了一首《踏莎行》交给老师作为作业
踏莎行
用羡季师句,试勉学其作风,苦未能似。
烛短宵长,月明人悄。梦回何事萦怀抱。撇开烦恼即欢娱,世人偏道欢娱少。
软语叮咛,阶前细草。落梅花信今年早。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后来,叶嘉莹得知,老师曾在19572月填写了一首《踏莎行》,正是用了这两句词
踏莎行
今春沽上风雪间作,寒甚。今冬忆得十余年前困居北京时曾有断句,兹足成之,歇拍两句是也。
昔日填词,时常叹老。如今看去真堪笑。江山别换主人公,自然白发成年少。
柳柳梅梅,花花草草。眼前几日风光好。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也是春寒了。
那时他们已失联许久。时隔十几年,用了同一个词牌、同一个韵字,相似的意境,跨时空的唱和,在顾随的女儿顾之京看来,此中所深蕴的不尽的情意,难以言传。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也是春寒了”这句,待看完第二遍《掬水月在手》后,我独自回味了许多遍。

影片中,叶嘉莹还有一首词最为观众称道,就是她用“蓝鲸”意象自喻的《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叶嘉莹在自己的文中曾说,人老去,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没有能够完成,皎洁煎熬枉自痴。可那是她心甘情愿的,她心里有一个灯影,灯的火焰还在闪动。“域外蓝鲸有梦思”其实就是她内心火焰映照下的平生唯一所愿:她就像海里的一条大鲸鱼,从大海的此岸到大海的彼岸,传递着诗词的雅音。她的感情和思想留在那汪洋大海之中,如果将来有一条鱼、一个人懂得她留下的这点遗音,那便是“千秋共此时”了。
她解析杜甫的《秋兴八首》,何尝不是传灯遗音之举,陈传兴拍摄这部影片,又何尝不是如此,努力传递沧海之上的一点遗音。
今天,仍然有好的诗歌纪录片、好的诗作问世,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每个读诗的人可能给出的答案不同,叶嘉莹说: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坐在黑暗的影院里,心随影转,影院如大海,屏幕如波涛,那些诗词和吟诵声就像蓝鲸游动,卷起一阵心灵的暖流。
我们不是香草君子,也不是传灯使者,我们就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平凡人,但是,我们也需要诗的洗礼,给命运以叩击的轻响。
人生若只知嘉玲不知迦陵,我想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叶嘉莹,别号迦陵,其名来自《楞严经》,佛经中说有鸟名迦陵,其仙音可通十方界。而“迦陵”与“嘉莹”之音颇为相近,叶嘉莹遂取为笔名。
她就是迦陵仙鸟的化身,来人间传递诗词的佳音。但愿你不会错过这样的珠玉之声。
作者简介:
树上的女爵,编辑,北京客,以写作为另一个平行宇宙,曾与友人合作出版《你的努力,是一切美好的开始》,公众号:低头柴米抬头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