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光亮    思想的天空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由一本见证中美关系的小册子带来的思考
文/ 耕夫呓语
近日,我在一家位于街角的旧书店里,发现了两本不起眼的小册子《美国一月游》和《基辛格的总构想》。这两本破旧的单行本小册子,夹在一堆花花绿绿的旧书中间,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但并没有逃过我这个旧书收藏者锐利的目光。它所记述的事情,在中美关系渐行渐远的今天,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美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东西方两个大国的关系,一路磕磕跘跘地走来,可以说是既经风雨,又见彩虹。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这两位政治家,以极大的勇气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又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虚怀若谷的胸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一个跨越太平洋的国家领导人。
自2019年川普时代挥舞起贸易战的大棒,中美关系五十多年来又再一次跌入低谷。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美关系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已经变得举足轻重。有人把中美关系比喻为夫妻,通俗而形象。随着两国经济贸易的深度交往,难免锅碗瓢盆叮当响,可以争、可以吵,但是,不能离。
半个世纪前,中美关系这扇这大门,以基辛格为纽带,被两个阵营的两位政治家合力打开了。而半个世纪后,这大门又处于半开半合的甚至于被关闭的边缘。
《基辛格的总构想》是商务印书馆于1976年翻译出版的美国政论家评论批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关于处理国际事物和对外关系战略构想的言论。这本册子的内容太过于宏大和抽象,但可以解读出半个世纪前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构想和总体格局,反映出基辛格作为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的超群的战略思维。

《美国一月游》扉页背面的出版信息显示,这部小册子是由新华出版社于1983年5月第一次出版印刷,印数43500册,定价0.33元。作者:谢文清。这是作者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应邀旅美访问写的一篇游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出版物,还不时兴在封面的背页附上作者的简历和近照。借助于搜索引擎,网上查到如下信息:【谢文清,河南武陟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八路军第二纵队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941年入延安军事学院、俄文学校学习。曾任新华通讯社、热河《群众日报》、《天津日报》记者。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湖南分社社长,新华社华沙分社、莫斯科分社首席记者,新华社国际部主任、香港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广播电视部副部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主席。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时事评论选》、《战地通讯集》等。】
网上仅此一段简要的文字,没有作者生平,想必谢老还在世?从书中内容得知,他访美那年是60岁,若谢老还在世,已是近百岁高龄的人了。游记开篇的“开头语”的第一句话是【应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盛情邀请,我有机会在今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七月二十五日大约一个月期间,在美国参观访问】。这段文字结合网络上谢老的履历,可以推断他是在新华社驻香港分社任职期间应邀访美的。但这段文字没有写明访问的年份。只能从出版日期来推断,作者是在1983年以前访美的。
查阅历史资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于1979年1月访问美国。那么,推断谢老作为国家“第一喉舌”的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记者或者学者的身份访问美国的时间,当在1979—1983年之间。这本游记出版于1983年5月,而作者的访问日期是“六月二十七日到七月二十五日”,那么,显然作者的访美年份不可能是在游记出版的当年也就是1983年,那么,合理的推断时间应当是1980—1982年之间。
这个时间段,正是我们结束十年内乱,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大转折时期。而中国真正意义上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则是在十年以后的“邓公南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香港已经是令大陆民众好奇的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但那毕竟是华人的世界,与大陆一母同宗。而当时作者来到了与我们断绝关系三十多年的资本主义的“魔头”美国,所见所闻,自然与他在香港感受“资本主义”有着天壤之别。
全书6万2千字,所以,它是一篇长篇游记,而非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游记当然有它的直观性、片面性和散文性。如同作者开篇所言【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如同摆一个街头地摊,有几件零星的破旧物品,也许有人能从这个小摊上发现一星半点对他有用的物件。果如此,也就足可聊以自慰了】。这段话,要是放在今天讲,我相信作者说的是实话,但在三十八年前说这样的话,那应该是作的自谦之词或者是一种言不由衷而又必须表明的事。
三十八年前,听一首邓丽君的歌曲,都要偷偷摸摸。我相信,大陆普通的读者读这样公开出版发行的旅美游记,定会视若珍宝,争相传阅,而绝非作者所言“地摊旧货”。
图源网络
包括“开头语”在内,全书共九个章节,分别是:(一)有朋自远方来;(二)美国的“十多”;(三)美国社会掠影;(四)共度独立日;(五)在华盛顿和纽约;(六)农村一周;(七)“三叉口”上话“牛仔”;(八)忧心。我从这篇游记里,首先读出的是美国的民众及美国的家庭,对来自于中国的客人那发自内心的殷殷待客之情。正如作者在第一节《有朋自远方来》的开头所言【如果问我:“这次访问美国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那我可以毫不犹豫、也毫不夸张地回答说:“友谊!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一股浓烈而深厚的友谊!”】;而在这一节的结尾,作者应邀到一位居住在乡村的农学博士的家里做客,在告辞主人后,作者的美国翻译【在汽车开动后对我说:“你看,美国小孩对中国有着多么纯真的友谊!今后两国人民交往越多,友谊就越深。人民越友好,对官方的友好也会有促进作用的。”】。
在这里我就不对这八个章节的内容逐一摘录,只是对我感兴趣的第二章节作者总结出来的“美国的十多”进行简单的介绍。作者说,美国有“十多”:第一是汽车多;第二是胖子多;第三是人们吃肉多;第四是税多;第五是“小费多”;第六是“黄色多”;第七是“狗多”;第八是“王老五多”;第九是种菜的人多;第十是报纸多。
可以看出,在那个坚冰初破的时代,作者在整篇游记里,还是用“两种制度的优越性对比”这么一个主流的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去观察和评论美国社会。因而,时刻显露出对美国的因汽车多尾气排放量大造成的大气污染和美国人吃肉太多导致的的健康状况的担忧。
这一章节之所以引起了我的兴趣,是因为它带给我一个思考: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四十年后的美国还是那个美国,而四十年后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中国。当初作者用惊异的目光看到的美国的“十多”,我们如今差不多都有了,但美国一直有而我们如今依然还没有的东西是哪些呢?
在作者以学者和新闻媒体人的身份访问美国的大约一百五十年前,有两位欧洲的名人先后访问和考察美国。他们分别是法国著名政治理论学家托克维尔,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狄更斯。1830年,托克维尔在美国考察了九个月,写出了约七十万言的政治理论学名著《论美国的民主》。1842年,狄更斯在美国游历考察了五个月,以他文学大师的犀利的眼光和精细的笔触,写了二十五万字的《游美札记》。
这两个人,就国家的背景来说,他们是以不耻下问的姿态,以爷爷的身份去探视发迹的孙子,因为,美国的文明、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等无不脱胎于欧洲,尤其是英国。
而我们这个与美国相去甚远的国度,究竟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与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交往?
作者简介
耕夫呓语:六零后,安徽人在上海。喜欢码字,陆续写了点散文和诗歌,亦作时评随笔。上海某企业员工。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热文:李泽厚陈冲野夫空中医生安阳王刘擎硅谷医生西南联大田晓菲俞敏洪
大家:黄永玉巴金王小波 齐邦媛白先勇钱锺书史铁生王安忆余华
天空之友:严锋黄灯余耕邓晓芒菊子杜欣欣刺猬风吹沙大嫚愚石绿风青禾小仙三少爷二湘更多
“二湘的天空之城”关小黑屋,新号刚刚开始,欢迎广而告之。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和而不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