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果壳童学馆做过一个用户调查:有什么能力是你期望孩子有、而他却不具备的呢?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自驱力”
然而我们都知道,即便是成年人想要拥有长久的自驱力也是很困难的,需要消耗特别多能量和精力。人每天精力有限,总要在脑子里想着什么什么事儿还没做真的非常累人 ……更不要说要求人类的幼崽能每天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赋予的工作。
我作为一个崇尚“鸡娃不如鸡自己”的父亲开始反思:作为成年人,我不乏决心和毅力,但真正施行坚持下一个好习惯也很困难——更遑论各方面能力比我都差的孩子——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建立起好习惯的良性循环,不仅大人自己能用,也能套用在孩子身上呢?
很幸运我找到了福格博士的这本书。福格(B.J.Fogg)博士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他从2009年就在研究习惯养成的策略,并专注于微习惯养成的方法研究。
把这本书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其实就是:“为什么改变一个习惯那么难,以及怎样才能养成一个(一系列)好习惯?”
构建一个有效的习惯养成模型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一个公式——B=MAP
B就是behavior,行动;M是motivation,动机;A是ability,能力;还有一个P是prompts,提示。
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一个行动要想实现,需要同时具备动机、搞定事情的能力,以及恰逢其时的成功提示。福格认为:只有当所有条件都满足时,才能长久地坚持行动,从而养成习惯。M、A、P这三者缺一不可,少一个行动就不能实现了,行动没有了,习惯当然也就不能养成了。
01
孩子做不好,是因为M动机不足吗?
我们如果用这个B=MAP模型去分析孩子身上的问题,就会发现:我们家长其实都有个误区,喜欢把眼光盯着“动机”(也就是公式里的 M )
很多家长,包括我们两口子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只要孩子不想做家长或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因为“他们懒”或者“懈怠”,或者“贪玩”...
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孩子缺少自驱力”……总之就是个动机问题。
于是我们家长想出的方法,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要如何“改造孩子思想”,或者该如何“威逼利诱”让孩子把事情完成——这些其实都是作用在“动机”上的解决方法,无非是通过说教或沟通让孩子懂道理,或者让孩子知道不做正事儿就会受罚做了正事儿就会有奖励。
这些方法不能说是错的,但确实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因为福格的习惯模型中,动机并非唯一的组成要素,孩子持续行动还需要其他两点:能力和提
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关注、也更容易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比起死磕动机M,更容易办到的是让能力A与动机M匹配,并给予合适的提示P。
图:pixabay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方面其实多数孩子本身是希望能够做好事情、获得父母称赞的,儿童的动机往往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往往是家长给予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孩子能力范围,或者家长和孩子定下契约后,不再提示,因而孩子无法执行下去。
另一方面,动机往往容易像波浪那样,会突然高涨然后又逝去,很不稳定,它又很主观,家长即便仔细观察孩子的能动性,也很难直接改变或控制孩子的“动机”意识,所以直接从动机上下手不见得是个好主意。
02
改变A,让孩子们觉得“我能行”
当孩子不能达到要求时,我们最好不要一上来就质疑孩子动机(M)。很多沟通中的矛盾,往往就是伴随着父母责怪孩子“你就是不想干”而产生的。父母应该做的,和多去跟孩子探讨他们能力(A)的问题。
我比较注重孩子的音乐素养,本来女儿先学的钢琴,结果才半年多就放弃了,后来她被单簧管深深地吸引,但最初的热情褪去后,她就如很多学乐器的孩子一样,开始抗拒枯燥的基础练习,有时候吹的不顺就抗拒练习,或者累了、心情不好也不愿意练习。
这个困境其实是大部分学习乐器或竞技体育孩子身上会见到的,从动机层面来讲:虽然开始孩子都有“喜爱”的成分在,但涉及付出辛苦后,动机已经不再那么强势了。
图:pixabay
但我不打算从动机入手帮助女儿,有了福格模型的指引,我反而更注重看闺女的“能力”,会试着去了解孩子到底哪里碰到了困难并解决。
福格这本书里提供了一个“能力链”模型,用来分析如果做不到一件事,可能是因为哪些原因,在这个链条上只要有一条不满足,就会导致行为失败,不过这个是给成年人参考的。
孩子吹奏单簧管这件事情上,我对能力链做了简化,只看女儿在下面三个方面的能力如何:
 精力:女儿的精力够不够,是否能够胜任练习?毕竟上学一整天已经很累了。所以我采取的应对策略是晚上让孩子回家尽可能提前练习,把可有可无的娱乐活动换到后边。
 技术:技术不过关,就无法顺畅吹下来,或者勉强吹完了但是音色不对。我采取的策略是先帮助她降低节拍器速度,直到到能够正确吹出来,重点攻克难点,再一点点练习提速,帮助她一点点攻克技术难关,而不是一上来就既要又要。此外必要时还录像跟孩子一起回看,并及时帮她请教老师调整姿势什么的。
 器械:管乐器本身调试不好的话,吹某些音就特别别扭。为了更好地帮孩子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学弹簧管的时候,我自己也跟着学一点,这样可以亲身体会到孩子真正的困难在哪里。孩子卡在哪里,哪个音吹得不够好,我都会尽可能亲身体验一下,看看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随后我会根据情况调整乐器,比如调换哨片、卡子笛头等等,管儿本身有硬件上的小问题,比如说有一些口封不严,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动手给垫一垫,或者是稍微调整一下某些螺丝等。
当我把以上三个链条的困难都解决,条件满足后,再让女儿继续练习吹奏,就事半功倍了。
图:pixabay
这么做主要有三个好处:
一是客观存在的种种障碍解决了,孩子可以专心在吹奏上;二是孩子不好好吹的借口彻底没有了,也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最后,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地体会到什么叫发现问题、分析/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进步螺旋。
回顾我用福格模型帮助女儿练习单簧管的经历,虽然其中没少磕磕绊绊,但孩子每天练习吹管的习惯总算是养成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还是会问:孩子自驱力不足怎么办呢?
我想引用某位单簧管教授的一句话来回答:当一个孩子比同龄人吹/做得好时,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动力。
图:pixabay
在音乐练习之外,我还尝试把福格模型这套经验套用在其它事情上,比如背英语单词,孩子也是抵触。我同样没有责备和质疑她的主动性,而是帮助她解决各种困难,调整时间和更换介质,最后定下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用百词斩APP背单词,现在已经完全不用我提醒了。
同样做数学口算练习,也从每天不情不愿吭哧吭哧磨蹭一套,改成了隔天只用很短时间聚精会神地刷一套,达成效果反而更好。
总结起来就是,帮助孩子清理掉前进路途中的“障碍”,让孩子经常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提示得好,孩子就能做得更好
复习一下福格行为模型B=MAP。当人们有能力、有动机的时候,只要得到提示,行为就会发生。福格的书里举了很大量的例子,来叫我们善用生活中的种种事件作为提示来养成习惯。
福格还给了大家一个特别有效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生活中必须的小事件作为提示器,将更重要的行为设置成在这些小事之后做。
比如我跟孩子在早晨有个习惯,是说“又是美好的一天啊”,这种小事本来很容易忘掉,但是根据福格的书里的办法,我们为自己设定了起床脚一沾地就说这句话,结果就真养成了习惯了。
同样的,为了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的好习惯,我们要求孩子进家门后换了鞋就立刻“出示当天作业记录本及当天完成的作业,并一一核对”,慢慢就养成了一回来先想到作业的习惯。至于动机么,核对无误当场放当日动画片已经是足够的动机啦。
图:pixabay
剖析M(动机)问题出在哪里
现在让我们翻回头再来看看最初提到的”动机“问题,也就是”驱动力“或”态度“问题。
当孩子没能达成当下的目标,如果家长不怎么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陪伴孩子也少,只知道孩子没达到标准,就会更容易认为搞砸是孩子的动机问题,“为什么不好好干!”
但是如果是经常陪伴孩子,亲眼目睹他一天一天的进步和努力的家长,心里会有一根孩子的“进步曲线”,自然就笃定很多,也不会过多的怀疑孩子的动机,而会更多地琢磨目标是不是符合孩子的能力,这样就能判断出:一件事没做好,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动机问题。
图:pixabay
比如,我明确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在她能力范围内但她不好好做,那显然就是M动机的问题,我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哭完了,还得接着干。不是因为我更有家长权威,而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确实是态度问题,我批评的是对的。女儿也慢慢明白了,如果她是因为能力暂时不足导致犯错,我只会帮助、鼓励和支持她,而偷懒摆烂后果则会非常严重。
但你如果心里没有孩子进步的曲线,只有你心目中自己臆想的标准和“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你就会老觉得是孩子的态度问题并教训孩子,这样效果就不好了。
当然,家长不能事无巨细了解孩子的所有学习和科目,也难以在所有的领域判断是不是动机问题,那么在孩子整体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先从更加可控的A(能力)和P(提示)做起。
最后再说一下,福格这本书的另一个繁体版本书名很有趣,叫《设计你的小习惯》。我们对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和目标设定。我们的期待是抽象的,而如果想达成目标却需要持之以恒地身体力行。
很多人生大道理本来就摆在那里,只看执行的时候有没有到位。而写着这些大道理的书呢,可能本质上差不多,只是其中某一本,因为描述方式很合你胃口,可能在某个时刻突然打动你,给你很大的启发,福格这本对我来说正是如此,所以我把它推荐给大家,说不定这书也和你和娃有缘呢?
果仁妈插播
最近种菜成为一种刚需,很多朋友表示想要一个“种菜群”,可以多交流交流在家种菜的经验,互相学习,减少失败。果仁妈必须满足大家的需求!“童学馆-种菜大丰收“群来啦!祝大家都能种菜大丰收!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吧~她会拉你入群!已经添加过的小伙伴,发送关键词“种菜”给小助手,也可以入群哦~
真人回复,非工作日可能不及时
但都会拉大家的哦,别急
编辑丨果仁妈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