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影像栏目“海宇倾风冀贤才——百廿北大法学”,将给读者展示北大法学逾百年的发展面貌,她肇端于1904年京师大学堂预科法律学门,历经吸纳、被合并、恢复、再被合并、再恢复、改建等一系列曲折历程,而今的北大法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法学院的宏伟目标迈进。
相关文图资料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提供。书法标题由中法评作者董彦斌题写。览原文,请点此购刊。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伊始,即在正科和速成科的仕学馆、进士馆和译学馆开设多门法律学课程。
1904年,京师大学堂预科法律学门招生开课,北京大学法学专业教育于斯时肇端。
  • 1903 年暑假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生合影
1909年,京师大学堂法政科大学在马神庙举行开学典礼,林棨出任监督,北京大学开始正式培养法科大学生。法学教育在北大、乃至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学内容由零星法律知识的传播发展到系统讲授。
林棨,1884年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09-1912年任京师大学堂法政科监督。
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法科,法科规模扩大。北京大学法科教授会和法科研究所成立,有力提升了北大法科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法学研究的发展。
  • 北大法科全图
1919年,北京大学法科法律学门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其时,名家治学,教授治校,育人报国,盛象空前。
  • 著名文史学家钱玄同题
  • 著名民法学家刘志敭题
193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下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系,大量顶尖学者加盟。
  • 著名学者黄节题
1938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并入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法商学院设法律、政治、社会、商学等系。因清华大学法律学系于1934年停办,南开大学一直未设法律系,故西南联大法学教育几可谓北大法学教育之继续。
  • 西南联大的研究机构,法科研究所乃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1946年,北京大学复校,重设法学院,下辖政治、经济、法律三系。
  • 1947年北大法学院法律系教员名录
1949年5月,钱端升教授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和国诞生前在法律系任教的教员此时多还在系任教。法律学系设立了由蔡枢衡为主任的刑法学教研组。
钱端升(1900-1990)
近代著名宪法学家、政治学家,
1949-1952年担任北大法学院院长
蔡枢衡(1904-1983)
近代著名刑法学家、法理学家,
北大法律系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北大法律系复系。
北大法律系复系经政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董必武等人提议,时任司法部教育司长陈守一先生受命出任重建后第一届法律系主任,法律系下设国家与法的理论、国家法、民法和刑法4个教研室。
陈 守 一(1906-1995), 新中国法学教育与法理学研究创始人之一,1954 年担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建后第一届法律系主任
1961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中免遭解散厄运,一直坚持办学。
  • 50年代北大法律系国家法教研室苏联国家法教学小组讨论讲稿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率先招生。
  • 50年代法律系教务会讨论教学问题
  • 苏联国家与法权历史主讲教员张国华在上课
  • 1957年董必武与1956级学生座谈后之合影
  • 1958年法律系学生犯罪对策课实习
  • 1964 年 10 月印度尼西亚法律代表团来访留影
  • 1964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到北大法律系参观
  • 陈守一教授在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
  • 77 级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右三为龚祥瑞,后排右一为李克强
1999年6月26日,北京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时任法律系系主任吴志攀教授为第一任院长。
2004年,北大法学百年华诞,确定建设世界一流法学院的宏伟目标和远景规划。
2017年,北大法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北大法学院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本科生、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北大法学院以学科群为基本单位并提倡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和36个研究所/研究中心成为科研主导力量。北大法学院主办24种学术刊物。其中《中外法学》(前身为1980年创刊的《国外法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最知名的法学类学术刊物之一。
加关注
微信号:chinalawreview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