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博士招生已然开始,各大高校的博士招生信息在八九月份陆续发出,不论是愈加激烈的报考形势,还是时有变化的招生政策,都使得不少同学对于申博/考博存有疑问。
为回应同学关于申博与考博的需求,8月16日晚,珞珈传说第66期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了2018级的胡阳学姐、伍馨云学姐和付东晗学姐。三位经验丰富并斩获高校offer的学姐为同学们带来了经验分享与答疑,助力各位同学进行申博,斩获offer,继续前行于学术道路!
胡阳分享
获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博士offer的2018级传播学学硕胡阳以博士的“申请-考核制”为主题,在自我定位与学校的选择、需要什么与如何准备、联系导师、复试备考四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
01
自我定位
关于
自我定位
,胡阳认为
不同情况的考生面临的挑战难度是不同的
,需要判断自己属于导师是博导且当年手上有名额、导师手上有资源可推荐、导师带不了博士中的哪一种类型。然后是
学校的选择
,胡阳建议
3所为宜,有梯度性
,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保底。保底需要考虑二战的不确定性,不保底则是建立在有非此不可的学校或导师基础上并做好二战的心理准备。

同时,她也列出了自己的申博时间线、材料概况和申博结果供同学们参考。
02
前期准备
对于前期准备,胡阳强调,“在统考过程中,考试最为重要,而在申请-考核制中材料更重要。”她将前期准备分成了研究计划、代表作、科研成果与荣誉、硕论开题或全文和推荐信五个主要部分。虽然各高校在赋分上有所差异,但以上是普遍需要的材料。
五部分中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计划和代表作,胡阳对此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研究计划需要包括未来的研究方向,内容与博导研究方向越近越好,类似于博论开题,在材料中占比巨大。此外,在代表作中,文章本身质量需要被打分,基本需要C刊或高水平会议论文。C刊要求导师一作或本人一作,C扩论文如果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也具有同样分量。会议则如国际会议、中国新闻史学年会、青梅论坛等。
03
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
方面,胡阳认为,
要在研二下学期着手准备,待准备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联系。
首先根据学校官网或知网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并与自身研究兴趣相契合,思考自己与老师有哪些如会议评议人、往来邮件等的渊源,接着询问打听导师的名额。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邮件方式准备有针对性,不模板不套路化的自荐信,进行
自我介绍、申请原因、对老师的了解与未来想法等方面
的陈述。另外,邮件需要附上自己的
简历和代表作
。同时,胡阳也指出了联系导师过程中的
风险
,例如招生比例、“欢迎报考”到底有多欢迎等。

04
复试备考
最后是
复试备考
,胡阳将
专业笔试、英语面试、专业面试、英语面试(武大没有)四个环节
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她强调,
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是复试的重点,占比较高,尤其专业面试
。复试名单出炉到考试时间间隔较短,所以她建议大家要早早准备。

在专业笔试方面,胡阳介绍道,“考试类型通常是论述题”。胡阳认为,专业笔试的特点是没有规律,需要前沿理论积累与全面的复习。在备考方面,她的复习材料主要是平时的读书笔记和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和《解析中国新闻传播2020》。而她的复习方法是找到专题相关3-5篇C刊论文并做好观点笔记或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英语笔试方面,武大有两场。学校一般在3月份举办全校英语资格考试,大家可以了解各校相应的免考分数线。而无法免考的同学,可以按照武大的历年英语真题来复习(最全面,具备一定难度适用于各所大学)。
在专业面试方面,胡阳总结道,“以研究计划为主,所有老师都会提问。”
另外,她也列出了自己被问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你的研究计划有什么绝对的创新性或者想象力”、“你对自己所用理论(源流、贡献、奠基人等)有什么个人的阐释和理解(结合实际)”、“参考文献里的某篇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理解” 、“谈谈与研究计划相关的专著”、“谈谈所涉方向相关的国内的知名学者的一些研究”及其他基于细节和考官的一些提问。
在英语面试方面,胡阳认为主要是基础理论、新现象的一些英文解释相关。她回忆了自己被问到的题目,如“自动化新闻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和“数字鸿沟的表现、问题及解决路径”。
最后,胡阳建议大家多关注提交申请材料的时间和复试时间并参考历年情况,每年会有调整。她祝福大家早日上岸心仪高校并为大家送上寄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伍馨云分享
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博士的offer的2018级传播学学硕伍馨云的申博分享聚焦于选择、面试、感悟三方面。
01
选择很重要
伍馨云强调,选择很重要,需要思考三个问题的选择。第一,是否跟着自己的导师读博?这面临着导师拒绝、竞争者还有导师给了准话的情况。在面临竞争的情况下,学姐建议需要展示自己的潜力和情绪的稳定。
第二,选大牛导师还是学术新星?伍馨云认为,选择大牛导师要对导师方向和研究风格有基本的认知。而选择学术新星导师,相互适应的过程可能较长并要看与导师是否契合。
第三,坑满了怎么办?首先,疫情无法出国的学生增多,读博需求扩大。另外,老师倾向于选择自己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要考虑到坑满的问题。而在申博层层筛选的过程,伍馨云建议可以考虑申请教授委员会先进行评定的学校。
02
面试要排一出戏
在面试上,伍馨云认为面试需要排一出戏,要让老师有东西可问、自己要能预判哪些地方是老师可能会问的、要能让老师看见自己的学术情怀。而在英语面试上,她总结道,“流畅的表达比磕绊的高级更得分。”英语面试虽然考专业化问题,但需要的是流利表达,而不是专业的炫技。
03
申博感悟
伍馨云也分享了自己的申博感悟。在考虑到读博过程中经济原因的基础上,要去思考自己的兴趣,是否真的喜欢做学术、学术热情是否足以支撑、是否可以坚持长久坐冷板凳的状态。最后,她希望大家不要气馁,有些人只是比你幸运一点,大陆如果没有合适的选择,也可以选择香港或国外的学校。
付东晗分享
获得北大、北师大、中山三所学校拟录取offer的2018级广告方向硕士付东晗就择校建议、研究计划、导师、材料、备考建议和清北申博经历六方面进行了分享。
01
  择校建议
付东晗认为首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或上岸几率分梯队报考学校,分为冲刺型、求稳型和保底型。然后根据城市、学校排名、导师、研究方向、学科实力等个人需求择选。最后是可以在申博过程中进行海投。因申请材料大致类似,国内几大985高校可以同时投报,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同时和若干博导保持联系,需要耗费一定精力,在预估可能性的基础上留下重点攻克的。她也附上了各大高校申博时间线,供大家参考。
02
  研究计划
付东晗将之分为撰写时间、选题和研究计划版本三个重点。在撰写时间上,最好提前四个月到半年并进行多次修改打磨;在选题上,最好与博导研究方向相关,最好征求博导同意并请博导提建议;在研究计划版本上,付东晗建议如果报考导师研究方向差别不大,可以所有学校用一份研究计划,如果个别学校导师有要求,需要专门另写研究计划。付东晗认为,虽然不同学校研究计划字数要求不一,但字数限制不太重要,合理阐述清楚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更为重要
03
  导师
付东晗建议同学们需要考虑到联系时间方式与频率、联系内容、博导态度和海投四个因素在联系时间、方式与频率上,最好提前半年到一年联系,起初可以发送邮件联系,形成一月一次的良性互动并尝试添加微信,线下见面。在联系内容上,付东晗认为,第一次联系可附带简历、阐明报考缘由及个人优势,围绕研究计划请教问题,进行学术请教等。在博导态度上,如果导师明确表示拒绝则直接放弃;针对“谢谢报考,竞争激烈,祝顺利”这类回复,可以继续主动示好,多展示自己的学术潜力,保持互动;如果导师主动添加微信、打电话或视频面试,日常回复积极,频率较大则需要把握机会积极与导师建立良好关系。在海投上,她建议同一学校不要同时联系多个老师,不同省份、不同学校的导师可以同步联系。
04
材料
付东晗在雷同材料、论文、研究计划、英语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需要按招生简章准备各大高校雷同的材料。继而是论文,除了苏州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校没有C刊的硬性要求。有C刊可以增加竞争力,有会议论文也是可以的。在论文成果方面,有质量高的最好,有多更好。然后是研究计划,在初审材料中占比极高。最后是英语,不同学校英语六级要求不同,需要提前核实。英语不达标者需要尽快补考,而英语突出者在申博中有一定优势
05
  备考建议
付东晗认为在申博的备考过程中,细水长流的学术素养培养更为重要。一是建议大家多阅读大佬论文,四大刊、报考导师和院校大佬导师的论文多阅读。二是建议大家重视日常积累,关注学术动态,扎实掌握研究方法,重视理论基础。三是提高英语实力很重要。
随后,付东晗进行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申博历程分享,对两所学校的时间流程、招考特点、复试概况和细节进行了详细介绍。
分享的最后,付东晗给出了三方面的重点提示。第一,博导的态度很重要。第二,现场发挥也很重要,注意不要翻车,好好准备复试。第三,英语口语薄弱可以提前练习对话,现场表现需要不卑不亢。她把个人申博的经验总结为自己对于读博的坚持和真诚的态度,她概括道,“实力一定要有,另外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问答
在三位学姐细致的申博分享之后,在场同学们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Q:想问下付学姐,您刚才说您的邮件联系比较成功,可以详细说下邮件都侧重写了哪些内容吗?
A(付东晗):我的邮件里主要说明了自己本科读化学,想读新传的缘由、为了读博做的努力、发论文的过程中是从哪些角度努力的(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把过程交代好)并附上了自己的个人简历和研究计划,做到面面俱到。
Q:如果像上交这种不强求联系导师的学校,研究计划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向写就可以吗?还是最好有目标导师,按目标导师方向写?
A(伍馨云):研究计划要针对目标学校导师总体的研究方向,可以查看是否有和自己手头的研究计划相符的,如果不符就根据具体一两个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修改。
Q:专硕想要申博是不是就意味着研一下就要开始准备呢?短短一年时间,发论文之类的感觉好难。
A(付东晗):我是专硕,是从研一下就要开始准备。
Q:还想请问胡学姐,联系导师的时候要准备好研究计划吗,还是可以先联系导师再写研究计划呢?
A(胡阳):可以先有一个大致的选题想法,然后跟博导探讨商量,联系导师的时候不需要呈现非常完美的研究计划的。
Q:学姐们都强调了专业笔试或者面试中对量化研究方法的考察。但我在硕士期间对量化研究方法没怎么积累,基础薄弱。请问学姐们,如果应对考博过程中的考核,该怎么针对性复习呢?
A(伍馨云):可以去以具体的研究方法为关键词,去搜一些论文,论文对于操作过程的描述越详细越好,软件的话就是b站看视频自学。懂了这以后,最好再看一两篇批判性的,能展现对该方法的局限,比如spss,结构方程模型,还有最近很火的python,还有ucinet做社会网络分析。时间充分的话最好自己用这个办法写一篇文章,有时候只学方法很容易忘记。全部都会其实也很难,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能精通几个就很不错。
Q:想请教学姐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兴趣的博导所在的学校不是很好,非985也非一流专业,但学校的所处地域是我喜欢的,这种情况是不是值得,会不会对博士的毕业难度有负面影响?
A(伍馨云):毕业难度看不同学校的规定,可能会对以后进高校有影响,但是真的能产出很多文章的话,影响也可以抵消。
文字:学科发展部-丁凤蕾
编辑:运营组-千层
「我们从未相识,我们早已相知」
我在后台等你👇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出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