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L Summer Course
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国际人道法暑期班将于2021年7月12-16日在苏州大学举办。
背景
 2019年8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第九届国际人道法暑期教师研讨班。
国际人道法的传播与推广始终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重要工作之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自2011年起,曾分别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合作举办了历届国际人道法暑期研讨班。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人道法暑期研讨班现已成为国内国际人道法研讨、交流的重要平台。


 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仪式会场
红十字国际学院由中国红十字会、苏州大学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19年8月31日联合创立,是一所专门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学术交流等的教学科研机构,是全球首个红十字专门学院。学院以“共建国际学院,共享人道教育”为宗旨,积极推动红十字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学院下设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一带一路”人道合作教研中心、“南丁格尔”救护教研中心、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教研中心和人道资源动员与传播教研中心。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面向红十字国际组织的本科微专业课程,开发设计不同类型的人道教育培训和教学课程,开展短期培训、中期培训及高级研修班等职业培训,逐步将学院建设成为红十字理论研究的高地、红十字人才培养的基地、红十字文化传播的阵地、中国人道事业的智库、红十字文化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国际合作的平台。
内容
在当前倡导加强涉外法治的背景下,学习和了解国际人道法以及人道行动所面临的挑战对学术界以及政府和武装部队的决策者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对本次暑期班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力求使其成为既适合教学科研人员也适合决策者学习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高教研人员在国际人道法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并深入理解武装冲突所引发的当代人道问题。本课程也致力于使决策者掌握基本的人道法知识并初步了解当前与人道法相关的讨论以及此类讨论与其决策的相关性。


本课程内容丰富详实,不仅全面覆盖了国际人道法的基础理论和原则,还涉及到部分前沿和热点问题。课程可大致分为四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
01
国际人道法概述
  • 导言
  • 国际人道法及人道行动的当前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在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中可适用的法律框架
  • 国际人道法适用的范围
  • 敌对行动的原则


02
国际人道法对人员的保护
  • 对在武装冲突中被剥夺自由人员的保护
  • 对平民居民、医护人员及设施的保护
  • 人道准入


03
国际人道法前沿及热点问题
  • 武器技术与国际人道法
  • 多国行动
  • 外国战斗人员、反恐与国际人道法
  • 在海上使用武力
04
国际人道法实施
  • 对违法行为的刑事制裁
  • 国际人道法在国内层面的实施
课程形式
 2019年8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第九届国际人道法暑期教师研讨班。
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和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红十字国际学院的专家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法律顾问等。课程主要为中文授课,个别英文课程将提供中文翻译(交传)。
本课程将面向:


在职高校和智库的教学及科研人员(学术机构申请者需具备国际人道法及相关国际法领域的基本知识)
有意愿促进国际人道法在中国适用与实施的政府机构及武装部队的相关决策者及工作人员
红十字运动内从事与国际人道法及人道事务相关的实务工作者;以及
其他从事与人道法及人道政策相关的工作人员
为保证授课质量和充分讨论,课程仅设40席位,主办方将根据申请者的工作职位、专业背景、研究领域等进行筛选,并于6月初以邮件方式告知申请者申请结果。
报名方式
请点击页面左下角 阅读原文 跳转至在线申请表
本课程报名截止日期为
2021年5月31日
,申请人须于此日期前提交在线申请表。


课程主办方将承担本课程期间的食宿费用,参加培训者还可申请交通补助(以高铁票二等座金额为限)。


未尽事宜,请联系:
刘欣燕博士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
手机:18611044819


黄怡然老师
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
手机:15950091092
往期推荐
01
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 点击阅读
02
一本书,了解红十字历史
► 点击阅读
03
“加强对全球人道行动支持,能更好地反映中国全球影响力”
► 点击阅读
04
全球论文竞赛| 避免军事网络行动中的平民伤害
► 点击阅读
关注我们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点“阅读原文”至在线申请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