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上方我们的视频号,来到直播间进行互动交流
临床医学(1002)是医学门类(10)下的一级学科,包含内科学(100201)、儿科学(100202)、老年医学(100203)、神经病学(10020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外科学(100210)、妇产科学(100211)、眼科学(100212)、耳鼻咽喉科学(100213)、肿瘤学(1002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5)、运动医学(100216)、麻醉学(100217)、急诊医学(100218)等18个二级学科。
1981年获得临床医学相关学科首批博士点的高校有如下14所。可以看出,1981年临床医学有11类博士点,分别是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学等,其中内科学和外科学博士点高校数量最多;其中,复旦大学有8个博士点,北京协和医学院有6个博士点,其他高校均在5个以下。
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时,临床医学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46所。
截至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52所。当时的评估结果如下所示:
2020年3月,增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属于济南大学的临床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中西医结合等2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转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行使。
截至2020年11月4日,全国共设置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点57个,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和需要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传染病、重症等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参见:教育部:全国共设置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点57个
根据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参见:2020年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审核结果2020年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审核结果),我们知道2020年新增2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5个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因此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该共计61个!不过考虑到2021年还有高校增设,如重庆大学,参见:重庆大学2021年自主审核拟新增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公示,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截至2021年底全国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数量更多。
据考博之路不完全统计,我们当前汇总到如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名单,欢迎补充完善。
另外蚌埠医学院是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遵义医学院1999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欢迎报考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2年医学考博交流群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780号建议的答复
教高建议〔2021〕123号
您提出的“关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关于严把医学人才“入口关”的建议
正如您所说,临床医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步发展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2017年,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明确提出要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并明确要求:稳步发展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推动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本招生;根据行业需求,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2020年,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贯彻落实国办文件精神,教育部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2021年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2018-2020年)均低于50%的13所高校调减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计划。
二、关于扩大优质医学院校紧缺临床医学类人才招生规模的建议
近年来,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教育部将社会反映强烈、关注度高、岗位吸引力相对不足的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等部分紧缺专业培养前移到本科教育阶段,设置了本科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等专业。目前,全国医学院校设置医学影像学专业的78所,设置麻醉学专业的60所,设置儿科学(含中医儿科学)专业的51所,年招生规模分别达到3400人、6400人、8500人。同时,教育部鼓励和支持举办医学教育的中央部门所属院校和部委省共建医学院校加强儿科学等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适度扩大招生规模。2016年起,在40所举办“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开展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设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每校增加30个名额,专门用于招收、培养“5+3”一体化儿科医学人才,每年招收培养1200名未来从事儿科医疗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对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优化学科结构,要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均须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2021年完成医学二级学科目录编制调整,将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纳入临床医学指导性二级学科目录并加大建设力度,统筹研究医学相关一级学科设置二是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出要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
三、关于采取措施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专业的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明确提出,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本招生,已经实施招生批次改革的省份,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医学专业,提高生源质量。
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加强协作,推动医疗行业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医疗行业正面宣传,增加医疗卫生行业吸引力。一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10号)《关于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92号),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所有城市,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二是加强行业正面宣传。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典型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统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着力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宽厚、临床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1年7月29日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