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


10月16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大学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六十多所大学的法学院院长、法律系主任共聚一堂,探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会议举行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我校法学院院长李寿平教授任主任委员,副院长孙天全担任秘书长。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秦志辉致欢迎辞。秦志辉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指出今天研讨会议题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在推动法律与科技交叉融合方面的支持和进展,并期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之道,为国家新文科建设、新法科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张文显代表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向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理工类高校近年一直在探索法学教育的特点和路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拓展和创新。张文显会长提出,要借助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深入研究法学的常规教育与特色教育的关系,要利用理工类底色学校的优势传统,培养出复合型法治人才;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材、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探讨法治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把我国特有的制度优势和明显的科技优势形成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他最后指出,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是为党分忧、为国育才的举措,要深入探索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问题,积极回应总书记开创未来的伟大号召。
主旨报告阶段,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教授、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黄锡生教授、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屈茂辉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初北平教授分别就理工类高校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进行了阐述。
之后论坛分为三个单元展开讨论,主题分别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新法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智能科技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与会代表从课程思政建设、新法科建设到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从宏观到微观,从教材建设到课程改革,从障碍到路径,视角延伸至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在共同探讨中相互汲取经验教训,分享成果。
最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孙天全主持了闭幕式。院长李寿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今天的会议成果丰硕,会议建立了理工类大学法学教育的联系平台,会议加深了理工类大学法学院系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期待未来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推动资源共享。
以我校法学院为主任委员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今后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这次论坛上,法学教育者济济一堂,共同为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献计献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支付宝扫码领取红包吧
可长按保持到相册,每天都可以领取一次红包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