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45年,是当时重庆大学6大学院(文理工商法医)之一,先后由翟晋夫先生、罗志如教授、潘大逵教授任院长,当代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也曾在本院任教。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法学院调出重庆大学,与兄弟院校法学院系组建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95年重庆大学恢复法学专业本科招生,隶属原贸易及法律学院,1998年设立法律系。原重庆建筑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法学专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于1992年设立社会科学系,面向全校开设法律相关课程。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法律系并成功申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法理学硕士点,2002年恢复成立重庆大学法学院。学院依托学校综合学科的优势,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学院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培养体系,下设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0个二级学科)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法学本科专业系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市高校特色专业和“三特行动计划”建设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法学一级学科系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重庆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培育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11名第17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
二、招聘岗位及待遇
(一)弘深类岗位
1.弘深杰出学者
应聘条件:能够作为学术带头人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55 周岁。
引进待遇:(1)税前年薪 80 万元,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务以外的高额教学科研奖励;(2)评聘为教授,给予博士生导师资格;除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外,学校提供人文社科80万、理工科类100-300万科研启动经费和相关科研平台配套经费;(3)可享受安家费200万(含国家和地方),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提供其他必要的工作及生活条件。
2.弘深优秀学者
应聘条件:(1)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理工科)或 50 周岁(人文社科);(2)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具备发展成为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潜力。
引进待遇:(1)年收入60万(包含税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贴、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学校缴纳部分的全口径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务以外的高额教学科研奖励;(2)事业编制内终身聘用,评聘为教授,给予博士生导师资格;(3)除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外,学校提供人文社科60万、理工科类100-300万科研启动经费和相关科研平台配套经费;(4)最高可享受安家费210万(含国家和地方);(5)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
3.弘深青年学者
应聘条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理工科)或 40 周岁(人文社科),原则上应有不少于 2 年的学术工作经历,海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助理教授或具有相似经历和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
引进待遇:(1)年收入35-45万(包含税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贴、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学校缴纳部分的全口径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务以外的高额教学科研奖励;(2)事业编制内终身聘用,提前聘为教授,给予博士生导师资格;(3)学校提供理工科类100-200万、人文社科类30-50万科研启动经费和相关科研平台配套经费;(4)学校提供安家费 50-60 万(含国家和地方);(5)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
4.弘深青年教师
应聘条件:获取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 年,年龄在35 周岁以下;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术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校外博士。
引进待遇:
(1)薪酬待遇(薪酬待遇含工资、租房补贴、社保、公积金及导师配套)37-40 万元/年(特别资助),27-30 万元/年(重点资助),另加学校科研奖励。
(2)其它待遇:
若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年的执行期内学校给予配套生活待遇10万元/年及科研经费10万元/年。
若入选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2年的执行期内学校给予配套生活待遇10万元/年。
参加学校专职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资助1.5 万元。
享受在职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子女可入读我校附属幼儿园和中小学。
出站后留渝工作重庆市资助15 万元。
(二)常规类岗位
1.教授/准聘教授
应聘条件: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 5 年学术成果高于或基本达到我校相应学科当年评聘正高职务学术水平的校外人才。理工科类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岁、人文社科年龄一般不超过 50 岁。
引进待遇: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安家费40-60 万元;理工科类科研启动费60-100 万元,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费20-40 万元。
2.副教授/准聘副教授
应聘条件: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学术潜质,博士毕业以来学术成果高于或基本达到我校相应学科当年评聘副高职务学术水平的校外人才或博士后。理工科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岁、人文社科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岁。
引进待遇: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安家费25 万元,理工科类科研启动费20-30 万元,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费5-10 万元。
三、二级学科招聘岗位及人数
二级学科
招聘类型
招聘人数
法理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2-3
法制史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2-3
宪法学与行政
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1-2
刑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3-5
民商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1-2
诉讼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2-3
经济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2-3
环境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2-3
国际法学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1-2
知识产权法
弘深岗位、常规岗位
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
3-5
四、岗位申请
1. 手机端: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注册、填写。
2. PC端:PC登录http://recruit.cqu.edu.cn/,在线注册、填写。
联系人:龚老师   023-86661060
注意事项:请务必在手机端或PC端按照要求,如实完整填写人才招聘系统里的信息,学校以在系统内收到的信息为准!
支付宝扫码领取红包吧
可长按保持到相册,每天都可以领取一次红包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