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沈阳网、沈阳晚报
3月21日,辽宁沈阳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在发布会上通报沈阳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3月16日,按照辽宁省教育厅统一要求,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师生例行核酸检测筛查中发现有3名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3人为同一寝室同学;3月18日-20日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和校内封闭管控的重点人群中又排查发现了13例阳性感染者。
截至目前,16名学生均已闭环转运至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图源:沈阳晚报
疫情发生后,辽宁省市防指对此高度重视,省市主要领导分别到学校指导防疫工作,并成立由市领导主抓的高校专班工作组,强化校园管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生活物资保障、督导督查等工作措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疫情在校园传播。沈阳市卫健、疾控、公安等部门按照从快、扩面、严管原则,迅速组织开展流调溯源、排查风险点位和密接人群。

截至3月20日24时,共排查出16名学生关联的密切接触者1666人、次级密切接触者497人、风险人群8844人,已按要求落实了分类管控措施,确保疫情风险不外溢。
图源:沈阳网
沈阳市将进一步抓好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严格闭环管理。规范做好校园环境消杀,连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切实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落实好师生员工晨、午、晚健康监测制度。网格化贴心做好师生生活服务保障,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及宿舍封闭期间各项要求,保护学生,保卫校园。

发布会现场,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问:奥密克戎怎么传播的这么快,已经超出人们对疫情的认知,如何科学有效防范和应对?
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病科教授、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高级别专家李智伟: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是目前已有新冠病毒变异株中最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病例代间距平均为3天,比德尔塔变异株进一步缩短;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约为德尔塔变异株的2倍;奥密克戎感染的症状不典型,传播过程更隐蔽,主要是无症状感染,确诊病例主要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症状也相对较轻,肺部影像学改变不典型,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困难。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疫情反弹,科学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仍然要坚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位一体的策略。尽早发现及隔离感染者是快速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但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多为无症状感染,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轻,同时奥密克戎变异株复制周期短,传播能力强,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对控制传播更为重要。

图源:沈阳网
问:请问在疫情处置中,对与感染者相关的接触人员和一些其他重点人群是如何管控的?
答: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在疫情处置过程中,流调专业人员以感染者为核心,对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流调专业人员依据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方案,全面排查与感染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员、环境、物品等,目的是找到所有有被感染风险、但尚未被管控的人员。并对排查出风险人员进行随访和详细询问,综合考虑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环境、接触时的个人防护等因素,判定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和其他风险人员,进行隔离管控和核酸检测,抢在病毒前面,快速切断传播链条。
对不同人员,根据其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控。对风险最高的密接、次密切,要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密进行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潜在感染者;对感染者停留时间长、活动面积大的风险区域,整体进行封控或管控,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他风险程度相对低的人员,采取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和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消除隐匿传播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疫情防控要想尽快取得成效,需要所有市民朋友的共同努力,其中主动配合流调和社区管控就是大家的贡献。在这里,也希望所有接到流调人员随访电话的市民,能主动配合,详细、如实报告个人相关信息。
另外,请市民朋友高度关注官方发布的感染者活动轨迹信息,主动梳理自身活动情况是否与之有关联、有重叠,如果发现自己与已公布感染者活动轨迹有重叠的,要在第一时间向属地社区、单位报备,配合落实后续的防控措施。
一个非常有钱途的平台,欢迎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