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清华大学2017级
外文系本科生曹圣凡同学
收到了期盼已久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机械工程博士录取通知书
从外文系日语专业
走到
机械工程博士项目
一路走来
在外文里体悟精神之会通
塑造思维,处世判事
在琴键间冥想经历之起伏
陶冶性灵,认知审美
在工科中探寻个人之志趣
蓝图绘就,机械赋能
文为基 美为媒 工为果
语言与科技相交叉
人文关怀与应用实践相映射
少年的他
将人文和理工当作车的两侧轮子
行进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
也收获了
独一无二的风景
未来,逐梦的漫漫旅途
有星辰亦有大海
“希望自己早日学成回来建设祖国
在他眼前
未来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文为基 
对语言的学习
也是对思维的塑造
我也在接触日语的过程中
知道怎样成为一个更加得体的人
作为外语类保送生
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度过的本科时光
对曹圣凡而言
有自由 有空间
有畅想 有发现
摒弃功利与浅薄
杜绝自私和狭隘
人文之“用”无法立刻变现
但其对思想的孕育和培养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融汇
却将在他长长的时间光谱上呈现开来
他记得
大二时的“中级日语文化观察”
从课文引申至社会文化场域
在看似无关的社会现象中发掘联系
大三时的“日语口译”
跳出翻译本身
学的是如何做人
教的是怎样说话
悟的是文化思维
曹圣凡在日语专业研究生课程“日语语言学文献研究”上进行分享展示
“也许用‘有什么用’来衡量事物
本就不恰当
文科不是工具
而是一扇窗户
透过这扇窗
他怀揣理想
追寻着事物的关联和本质
迈向以文为基的一种实际之“用”
曹圣凡和日7师生在“日语戏剧排演”的结课大合照
  美为媒  
 4岁起接触钢琴
在音乐的陪伴下
圣凡走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人文学院HUMAGINE学生节
主题曲的旋律从他笔下流出
担任艺术团键盘队队长
这份责任于他而言
也是一种幸福
曹圣凡和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一起演奏多赫南伊的五重奏作品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圣凡聆听着别人叙述的故事
也将自己的经历倾吐而出
去年专场演绎的肖邦《f小调第四叙事曲》
对他而言意义匪浅
经历和成长
蜕变出不同的心境
也给予足够的厚度
他逐渐与这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共鸣
感知其“诗意的格调和热诚的信念
最终用手下音符
绘出复杂情绪变化交织的无数色彩
曹圣凡与吴纯老师随清华大学键盘队在中山音乐堂演出
圣凡而言
指尖在黑白琴键上起舞
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也由此打开
在完全放空的状态下
感受乐曲的呼吸
音乐的灵魂
此间对美的触感与追求
也影响着超越音乐本身的方方面面
  工为果  
曹圣凡对机械的向往由来已久
2018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第一次开设第二学位项目
他“毫不犹豫做了决定”
报名的16个人中
他是最终坚持修完的4个人之一
曹圣凡和胡楚雄老师在讨论问题
然而
跨越专业的学习绝非一帆风顺
工科二学位有明确的先修门槛
要求他自行补充
理论力学、工程材料等知识
大二、大三两年
“文理兼修”的他
日程表经常是满满当当
“有时候会感到孤独和辛苦
但后悔是没有的”
在他看来
机械二学位让他找到了真正的热爱
“最开始上机械制图
就觉得这件事情很美
“梦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
目前已完成机械二学位的课程修读
大三暑假
他下决心跨专业申请机械方向的硕士
但或许追梦之路永远没有坦途
挫折成为他的磨砺石
延毕的选择印证着他的决心
“只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胡楚雄老师为曹圣凡给予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
说做就做
一封诚恳的邮件发到了
胡楚雄老师的邮箱
“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试一试
想了解一下机械工程
但后来我发现
这孩子不是闹着玩的
感慨于圣凡的不走寻常路
还有那份坚持做研究的热情
胡楚雄果断答应担任导师
指导他的机械专业毕设和科研
并号召自己组里的研究生们
尽力给予他帮助
大家都希望
圣凡的科研之路
可以走得再远一点
尽管在机械设计方面
曹圣凡的底子较浅
胡楚雄的课题组偏向机械自动控制
而其中的轨迹规划
需要较强的数据处理和程序设计能力
这恰是圣凡兴趣和擅长的交集
 “当时我也挺着急的
他是真的想学下去
如果我不能保护好这种勇气和兴趣
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太可惜了”
胡楚雄坚信
在机械这条路上
圣凡一定能够“做出点事情来”
根据自己的求学经历
和对国外科研情况的了解
胡楚雄有针对性地给了圣凡很多建议
也很注重心理的疏导
“我就想着,在心理上
一定要给他一个出口
除此之外,修改申请材料时
他甚至建议圣凡
把自己的心路历程
写进“个人陈述”之中
尽管跌宕起伏
但是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相信这份坚定
加上一年多以来的科研积累
脱胎换骨,重振旗鼓
终能够换来理想的眷顾

曹圣凡在研究小组做汇报
除了天赋
有时候人们离梦想
往往只差一份义无反顾的勇气
圣凡收到录取通知的那天
恰逢胡楚雄的生日
难掩激动之情
“实在为圣凡高兴
并感后生可期教师之幸福
导师胡楚雄在朋友圈中难掩激动之情
“人文和理工是车的两侧轮子”
入学至今
曹圣凡已经修习了240学分
除开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
计算机系的“人工智能导论”
软件学院的“机器学习”
甚至是“数据结构”……
只要是感兴趣的、有助于开拓视野的课
他都愿意去听
外文的学理基础
赋予他批判、探究、广博的认知模式
也潜移默化影响每一分考究和思量
机械的修读深耕
坚定他行而不辍地履践致远
把每一次研究视为宝贵的生命经历
不同领域的融会贯通
交织成独特的思维网络
使他对跨学科研究抱有极大的热情
毕设为契机
圣凡选择结合机器学习技术
站到日语语言学的前沿领域
用大数据做模型分析
研究日本媒体语料中的中国形象
探索日本新闻语料与读者评论的情感导向
他的日语专业毕设导师赵蓉表示
“这是他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成果
也是一次重要的实践和尝试”
曹圣凡和毕设小组师生一起讨论
圣凡说自己仅仅是“刚入了科研的门”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
科学工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也是他选择直接申请博士的原因
而谈到博士毕业之后
我想回来建设祖国
作为学科交叉的一座桥梁
继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人文与科学缺一不可
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勇气、坚守、热爱
人生最精彩的
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
而是
始终坚持梦想的过程
科研的万里长征
他即将再次出发
“请继续保持你追随梦想的勇气”
这是胡楚雄对曹圣凡的嘱托
“让自己在独一无二的道路上闪闪发光”
这是曹圣凡与所有人的共勉
石可破也 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 而不可夺赤
梦想依然进行 故事还在继续
祝愿圣凡同学和每一位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岁月不负 梦想成真
文 | 
吴坤强 刘兆希

排版 | 王超男 杨天舒
校对 龚昕冉
编辑 | 高原 赵姝婧
地震后,她立志要建更牢固的房子

静花疏雪里,悠然落清华
首次实现!
酷!清华首名海军陆战队女兵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