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俗称益肾菇、粗腿蘑,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该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
营养元素
人工培育的赤松茸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据测定,每100克干品含粗蛋白29克、脂肪0.66克,碳水化合物54.9克,氨基酸总量19.6克,包含所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其它氨基酸共17种。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如磷、钙、铁、镁等。其中维生素PP的含量是甘蓝、西红柿、黄瓜的10倍,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比黑木耳、香菇、平菇等几种食用菌都较高,蛋白质含量25.75%.高于其他食用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水平,氨基酸种类齐全,粗纤维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子实体中含有K.Na,Ca,P,Cu,Zn,Fe,Mn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磷和钾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皂甙、牛磺酸、总黄酮、多酚、维生素C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主要功效
经常食用赤松茸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能强精补肾、恢复精力、强心补血、健脑益智、理气化痰、抗辐射、驱虫、养颜美容、延缓衰老、防治神经系统、缓解精神疲劳、消化系统疾病、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壮阳益肾、具有提高SOD活性,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延缓组织器官衰退,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抗病毒、抗细胞突变和增加免疫功能的能力。据日本有关资料报道,抗癌效果可达75%以上。提高人体免疫力,强有效增强人体健康的体魄,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
皱环球盖菇 
大球盖菇一般指皱环球盖菇
皱环球盖菇(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 ex Murrill)是球盖菇科、球盖菇属真菌。菌盖直径可达15厘米,扁半球形至扁平,或凸镜形,湿时稍黏,盖缘光滑或覆丛毛状鳞片,附着较多的菌幕残片;菌肉厚,白色;菌褶密,不等长,弯生,脆质;菌柄幼时柄基膨大,成熟后多等粗,纤维质,成熟茵柄上部乳白色,中部、基部黄褐色;菌环上位,上面具皱褶,柄长可达16厘米,上部直径可达12毫米。担孢子椭圆形,黄褐色至黑褐色,厚壁,平滑。
皱环球盖菇生长在草地或阔叶树林边缘地上,通常在秋季出现,零星分布,其子实体易腐烂。皱环球盖菇广泛分布于欧洲、南北美洲及亚洲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吉林、陕西、四川、台湾、西藏、云南。
皱环球盖菇营养丰富,口感脆嫩,鲜味浓郁,且具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缓解精神疲劳等功效。另外,皱环球盖菇可降解土壤与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是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修复的重要生物之一。由于该菌应性强,且易于栽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向发展中国家予以推荐,可作为新的蛋白质资源进行开发,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
真菌学史
由于皱环球盖菇在野外自然发生较少,1922年才在美国发现并命名,此后,在欧洲各国和日本相继发现,在中国亦有自然分布的文献报道(卯晓岚,1993年)。皱环球盖菇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东柏林一农民在土豆窖的桔秆和泥土的覆盖层中发现此菌,误认为是双孢蘑菇,并用添加新稻草的方法使之自然接种,每年秋天结实很丰盛。后经鉴定为皱环球盖菇,1966年,Hennig(1970年)模仿这种方法,用分离的纯菌种,在花园的培养床上栽培获得成功。此后,德国人Joachim Puschel(1969年),Vessey(1972年)开始利用未发酵的新稻草进行露地栽培,并用腐殖质混合土在培养床上覆盖,整个采菇期约12周,菇潮间隔10-12天,每平方米可采菇5-10千克,高者达17千克。这种栽培方法被德国许多地方采用,1970年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0000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栽培,波兰的Szudyga(1973年),捷克的Stanek(1974年),匈牙利的Balazs(1974年),荷兰的Visscher(1983年)以及Rasmussen(1973年),Zadrazil(1975年),Lelley与Keipert(1976年)等均有栽培研究,在培养料的堆制方法、覆土材料的选用和栽培方式上均有新的改进,每平方米可产菇10-20千克,最高产量可达31.2千克。此后,在美国、波兰、德国和俄罗斯均有一定生产规模。
中国虽有皱环球盖菇的自然分布,但发现较晚,未进行驯化栽培试验。1980年,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许秀莲等赴波兰考察,曾引进皱环球盖菇菌种,并试栽成功,但未能推广。1992年,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颜淑宛通过侨胞再次引进菌种,进行园田化栽培研究获得成功,并在福建试种,且推广到10多个省、市。
生长环境
皱环球盖菇生长在草地或阔叶树林边缘地上或路旁、园地、垃圾场、木屑堆或牧场的牛马粪堆上。在中国,野生皱环球盖菇主要分散在青藏高原上,生长于阔叶林下的落叶层上,在攀西地区生于针阔混交林中。
温度:皱环球盖菇为中温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6℃,最适生长温度24-28℃。在10℃以下,32℃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迅速下降;超过36℃;菌丝停止生长,持续时间长造成菌丝死亡;温度超过32℃会对菌丝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恢复到正常温度下,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减弱。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范围4-30℃,原基分化最适温度10-22℃,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6-25℃。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子实体生长加快,朵形较小,易开伞;在较低温度下,子实体发育缓慢,朵形较大,且菌柄肥厚,不易开伞。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出现低温和霜冻,只要采取防冻措施,菇蕾尚可存活;但气温超过30℃,则原基即难发生。
湿度:皱环球盖菇菌丝在基质含水量为65-80%的情况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含水量为70-75%。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时,菌丝生长不良,已生长的蔺丝亦会萎缩。在采用床栽时,培养料水分易损失,发菌期空气湿度要保持在65-75%。环境湿度对原基分化有促进作用,原基形成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达到95-98%;子实体生长期以90-95%为宜。
空气:皱环球盖菌为好氧菌,菌丝生长阶段对氧供应要求不太敏感,二氧化碳浓度可达5000-10000毫克/千克克,在子实体分化期,二氧化碳浓度要低于1500毫克/千克。氧气不足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受到抑制。
光照: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但散射光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00-500勒克斯。栽培场地要创造半荫蔽环境,产量高,色泽鲜艳,菇质好。出菇时如长时期处于直射光中,菌柄会出现龟裂,影响菇质。
酸碱度:皱环球盖菇适宜在微酸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pH值为4.5-9,最适pH值为5-7。覆土pH值以5.7-6.0为宜。
生物因子:菇床覆土对原基分化有促进作用,虽然不覆土也可出菇,但出菇时间明显延长,且出菇少,有时甚至不出菇。覆土的作用不仅在于给菌丝以物理刺激,还与微生物作用有关。据张树健(1978年)报道,若覆土预先经过121℃灭菌1小时的处理,会造成不出菇,只有覆土上床后,经过一段时间,当细菌定植后才能出菇。
皱环球盖菇营养丰富,口感脆嫩,鲜味浓郁,且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据文献报道,皱环球盖菇多糖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癌细胞的抑制率达到70%,也具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缓解精神疲劳等功效。另外,皱环球盖菇可降解土壤与废水中的2,4,6-三硝基甲苯(TNT)、氯苯、苯胺化合物、氯化苯酚、甲酚、苯甲酚和二甲苯等有害物质,是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修复的重要生物之一。皱环球盖菇生长快,产量高,栽培原料广泛,栽培方法简单,可大田生料栽培,栽培剩余料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发展皱环球盖菇产业不仅可获得大量的高蛋白食品原料,也是农作物高效利用的环保措施。该菌应性强,且易于栽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向发展中国家予以推荐,可作为新的蛋白质资源进行开发,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2个非常有钱途的平台,欢迎加入!
优惠购物,推荐与我们一起做芬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