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我们所达成的一切使我们更加坚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其所带来的价值是我们所有成就的基础。”看到过去上市一年的成绩单,贝壳联合创始人、CEO彭永东这样说道。
财报显示,2020年,贝壳全年净利润达人民币27.78亿元,首次实现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全年盈利,经调整后净利润达人民币57.20亿元,同比大增245.4%。全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05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年GTV同比增长64.5%,达到人民币3.5万亿元……
2018年脱胎于链家,希望用效率再造整个房产交易行业;2020年在疫情期间肆虐全球期间顺利上市,并且全年GTV、收入、利润实现三增长市值已超700亿美元的“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贝壳,其实只是做对了2件“难而正确”的事。
领跑行业:GTV、收入、利润三增长
3年前,彭永东在办公室的白板上用近似代码的字体讲述了一个服务组织完成跃升的愿景,他把交织在传统二手房交易中的矛盾被转化成一张关系网。在这张网中,房、客、服务者可以互通。
图左:左晖;图右,彭永东
有人总结,左晖喜欢从未来看现在,彭永东喜欢放大到全局去审视其中一环。前者掌握方向,后者向海结网,所以这有了后来的贝壳。
贝壳找房ACN合作网络
当初贝壳推出ACN经纪人协作机制时,不少品牌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贝壳是制定规则的裁判,而链家是规则下的参与者。如今,“贝壳模式”已然被验证,从门店的“偶遇式”交易到产业互联网的“翻牌”机制。在“贝壳模式”中,房产交易不再是一个粗放的概率游戏。甚至有分析者认为,所有产业互联网赛道,或许都值得用“贝壳模式”重做一遍。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是各种形态企业都受到重挫的一年,尤其是对于严重依靠线下的行业而言。然而在其间,贝壳进行了一系列费用减免,保障自营经纪人按时发薪,支持品牌主、店东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为经纪人发薪和提供一系列福利保障。
同时,贝壳加速线上化进程和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在疫情伊始即全面启动经纪人线上培训和VR带看、线上售楼。在过去一年出海上市的中国企业中,虽然贝壳并不是始终处在话题中心的那个,却是让投资者最为放心的那个,2020年的全年财报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美东时间3月15日晚,贝壳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数据显示,贝壳全年营收及盈利数据均超此前市场预期。
其中,全年GTV突破人民币3.5万亿元,同比上涨64.5%,创下历史新高。全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05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年净利润达人民币27.78亿元,首次实现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全年盈利,经调整后净利润达人民币57.20亿元,同比大增245.4%。
“线上、线下两张网的持续扩展,叠加ACN的网络效应和人店模式的平台效应,驱动各业务板块快速跃升。”彭永东分析贝壳在疫情下逆势增长的原因时提到。数据也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贝壳平台连接的经纪人超过49万,同比增长37.9%;连接的经纪门店数超过4.69万家,同比增长25.1%。
网络效应和平台效应,成为贝壳各板块高速增长、领跑行业的“双驱动”。
存量房方面,2020年贝壳存量房业务GTV为人民币1.94万亿元,同比增长49.5%;全年存量房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06亿元,同比增长24.4%。
新房方面,2020年贝壳新房业务GTV为1.38万亿,同比增长85%;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1%至人民币379亿元,协同开发商营销、去化能力日益突显。
在存量房和新房领域取得预期外的增长之时,贝壳也在新居住领域开展全面探索。财报显示,2020年贝壳的装修等新兴业务营收达人民币20亿元,同比增幅达68.7%,与其他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
过去3年,用互联网重做行业,反直觉地去创新,贝壳用财务数据给出的答案尤为深刻。然而,成绩的背后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正是因为贝壳把两件“难而正确”的事做到了极致。
数字化支撑产业互联网深度改造
“3天就完成了VR上线,业主可以看到全程中介带看的记录。”
“可以选择服务好、口碑好的经纪人,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任人宰割”
“全网帮我推一套房子,成交快,类似于广告相应。”
“交易过程资金全监管,不经手中介。”
……
说起选择贝壳的原因,家住天津的刘女士滔滔不绝。今年1月初,关于天津楼市二手房供过于求的新闻已经遍布全网。急于出售的刘女士把房子独家委托给了贝壳销售,一个半月后,房屋顺利成交。
VR看房
刘女士的房子只是贝壳平台上近千万VR房源中的一套。在背后为像她一样的业主提供数据支持的,是位于北京上地六街弘源首著大厦里的一支1500人的技术团队。在这里,用户五花八门的需求,以及房屋尺寸、配套数据等都会被转化成代码被重新洞察。
当一切转化为数据的时候,带来的是对产业互联网的重度改造。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一,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财报显示,贝壳2020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4.78亿元,持续的技术投入与创新。
贝壳在重金投入,推动人、物、流程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同时,为贝壳赢得了更多用户的认可与信赖。数据显示,贝壳2020年第四季度移动端MAU达到4,818万,同比增长高达88%。
其二,十几年不断地累积数据。衣、食、住、行这四个大领域都可以被互联网改造,住走得最晚最慢,因为低频交易难上网,这是一个苦活儿,但是一旦线上化,数据就可以有更多应用场景,推动这个链条上的资源配置方式,让大数据直接指导交易服务——这也是贝壳的供给侧改革方案。
截至2020年底,贝壳楼盘字典累计收集了中国2.4亿套房屋的动态数据,累计收集了超过900万套房屋的VR房屋模型。年末VR拍摄房源覆盖在售二手房源比例超过73%。2020年全年VR带看发起量超过6,600万次,对比2019年仅为390万次。
其三,用数据撬动全产业链的能力。重度依赖线下完成的环节,成为居住服务业难以逾越的数字化鸿沟。
贝壳定位“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平台”,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贝壳利用大数据、VR、AI等综合数字化技术拓展垂直领域的多场景应用,同时以楼盘字典、贝壳分、小贝助手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与数字工具搭建行业新型基础设施促成多方协作,面向经纪人、店东、品牌、政府进行全行业开放和输出,撬动全居住服务产业链的数字化。
“贝壳的核心护城河在于对产业的深度洞察与对房产交易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重度改造。”彭永东总结贝壳的核心壁垒时说。在他看来,贝壳在长坡厚雪的第一赛道已形成极深的护城河,产业互联网核心能力未来将使贝壳强者恒强,很难被替代。
贝壳未来家
同时,贝壳的产业互联网能力有可能在新家装、新家居等更多领域得到复制,新居住作为未来的“第二曲线”值得期待。
持续创造商业与社会双重价值
分不清中介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这可能是普罗大众对房产中介这一职业的普遍印象。在传统的房产交易中,买售双方完全靠中介去链接,背靠背做交易,透明度低。
久而久之形成的后果是,整个房屋中介行业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高素质人才越来越远离这个行业,行业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低。
贝壳模式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最大程度地去解决了服务质量问题,不断提高服务品质,提高交易效率,让更多新经纪品牌,依托平台实现了对行业品质服务的共识与践行。
一方面,贝壳在做的是引领行业品质的迭代。
截至2020年末,贝壳平台二手房服务核心8大承诺在top30城门店渗透率已达到84%;新房“无理由退房”承诺已覆盖全国 100 个城市;资金存管覆盖率超过80%,有效帮助消费者规避交易风险,享受更为安全的服务保障。
另一方面,贝壳一直在做的是提高服务者的水平。
贝壳经纪人正在服务客户
过去一年,更好的服务者作为优质供给侧,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服务。贝壳构建行业最完善的服务者成长体系,在招、育、留等多环节发力,促进服务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造终身志业。
贝壳构建了薪火计划、搏学大考等贯穿经纪人完整职业生涯的体系,成立了助力店东发展的花桥学堂,打造了品牌主交流和学习的阵地——原力场商学院,并与全国多所大学探讨设置经纪人职业化教育的专业课程。
此外,其还联合行业协会、专业院校及行业知名企业共同拟定标准开发“新居住数字化经纪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选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工程,成为全国居住服务业首个落地案例。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贝壳平台留存的高学历经纪人占比已超过30%。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贝壳发挥居住服务行业就业“稳定器”作用,并于今年2月发布“春望计划”,计划在2021年联合新经纪品牌向全社会招聘经纪人。
对于一家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而言,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创业价值,并不足以支撑企业长期高水平的增长。对于脱胎于链家这样的具有近20年行业经历的贝壳更是如此。于是,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贝壳一直在发挥线下一张网的门店触角优势,着眼社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贝壳找房公益社区跑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贝壳公益聚焦社区便民、社区助老、社区可持续三大方向,推出了“我来教您用手机”、爱心图书馆、“蓝海行动”等多个优质社区公益项目。2020年,各新经纪品牌联合贝壳公益一道,在社区深入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于全国范围内累计提供了14万人次的教学帮助,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正是因为此,贝壳成立两年多,GTV增长至3.0倍,收入增长至2.5倍,调整后净利润增长至43.7倍。海量数据、高效运营,结合强劲的网络效应,以及高品质的服务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让贝壳在业务层面形成了正向循环。
今年的成绩只是成长路上的序章,成为服务中国3亿家庭的新居住服务平台,在未来这条路上,贝壳人还将继续。
阅读完莫急走
想获得报道,请联系:wujinna1015
想了解PR、融资服务,请联系: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创业社群,请联系:luckyliuweili
想进行市场合作,请联系:luckyliuweili
(加微信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