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说话的艺术,那还得是大厂。

微博上有被裁的大厂员工晒出了一封“毕业信”——毕业快乐!恭喜您从XX顺利毕业!感谢一路陪伴!

三个感叹号,让人觉得情绪分外饱满,快乐和恭喜的字眼,又让人觉得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发生了。
当真的看到各个公司摞起来的桌椅和显示器,一筐筐废弃的工卡,又让人实在高兴不起来,这些劳动工具和证件的背后,分明是一个个鲜活的打工人,和他们身后的妻儿父母。

群里看到一个妈妈在诉苦。
800万的房贷还没还完,老公的部门就被“优化”掉了,自己已经离开职场多年,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小的还没上幼儿园,如果老公没工作可能要断供了,希望大家能帮忙内推一下。
去年小公司开始裁员的时候,我还毫无感觉,直到看到腾讯阿里京东这样的龙头企业,都因为裁员传闻轮流登上热搜的时候,才让人有了真实的紧迫感。地主家没有余粮了,连“长工”们的植发业务都受到了连带影响。
年轻人被裁员,远不如中年人压力大,大不了降低物欲歇半年,或者考公考编,船小好调头啊。
而每个中年人的身后,都背着房贷、车贷、孩子、父母……偏偏怕什么来什么,35岁以上的性价比,在公司的眼里,差点意思。
马老师曾把35岁裁员说得清新脱俗——这叫为社会输送10年以上经验的优秀人才。
掐指一算,可不是嘛,25岁硕士毕业入厂,35岁可不是正好黄金十年。
身边这样让人叹息的故事,似乎不少。
某位业内人士说得很客观:
“最惨的就是,2020年浮盈太乐观然后买豪车豪宅生二胎,还没有高位套现的,现在基本都栽了进去。头部都面临20%的裁员,而这才是三月,后面还要接着裁员降薪。不要根据浮盈做影响人生的真实决策,一场财富一场梦,梦醒一地鸡毛。”
如果时间回到5年前,这种家庭一定是令人艳羡的配置。
老公是知名大厂员工,公司的股价蒸蒸日上,收入从十万翻到几十万,也不过区区数年,等过几年跳个槽,百万年薪不是梦,所以贷款买下超千万的学区房,也就是身边同事们的基本配置,不算超前消费。老婆那月薪不过万的工作没必要做了,辞职在家专心育儿,比请人放心还省钱多了。
等老大送进了幼儿园,二胎也提上了日程。
明明是前景一片大好,只要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就不愁还不上房贷,养不起二胎。
谁能想到,一场疫情之后,生活完全变了呢?
群里有个也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年轻人,有些不认同这种“卖惨”:
“公司不是慈善行业,现在公司自己都困难了,不裁员只能一起死。5年前买的房子,现在也涨了好几百万了,把这套学区房卖了回老家小城市,不是可以直接退休了,干嘛一定要在大城市边卷边哭呢?
面对这种人生困境的态度,还是看屁股在哪。
年轻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年轻精力足,没有家庭负担,可以一门心思996,在性价比上远远大于那些干不动,薪水又高的老员工。
他们渴望的是“林窗效应”,当一片森林因为火灾或风暴,将那些大树老树卷倒在地的时候,一片林窗就在头顶展开了,小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和养分,迅速成长起来。
后浪理解不了这些被“优胜劣汰”的前浪,为什么都这么惨了,还赖着不肯离开大城市,不肯放弃本来就支付不起的房子。
卖了北上广的豪宅回小城市养老说得轻巧,等以后自己手里真有头牛了,大概就知道这个决定有多么艰难了。
不久之前,那个28岁的字节员工猝死,给妻子留下了750万的房贷和一个孩子,妻子也没有工作收入,一个人根本还不起房贷,只能选择带着孩子回到出生的小县城,北上广的繁华恍若前世一梦。
但凡有点办法,谁会卖掉保值的硬资产呢?
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职业机会,小地方和大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两个小孩就算在老家苦读18年,也未必能重新考回北上广,更未必能重新买回爹妈当年放弃的房子。如果现在放弃,就相当于之前30年的奋斗全部付之一炬。
所以咬牙留在大城市,降薪求职,成了拖家带口的被裁者最佳的选择。
就在昨天,一个95后的小姑娘跟我说,自己刚贷了300万,买下了二套房。
我作为中年人的怂劲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现在经济这个情况,你怎么敢背这么多负债?”
95后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我们担忧的是孩子要教育经费,老人要赡养,职业生涯到了瓶颈期,以后的收入可能还不如现在。
但20多岁的时候,没有人会认同这样悲观的未来。
每个人都意气风发,以后的路闪着金光展现在面前,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以后的人生大概也会像现在一样级数增长,从几千月薪到几万月薪,再到几十几百万甚至财富自由,既然前景会越来越好,这点房贷又算得了什么?
35岁之后,看多了身边的故事,我们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总是上坡路的。
甚至我会真的觉得,误打误撞走上了上坡路,也和咱的能力关系不大,而是时代和行业的红利。
当年我进入大厂的时候,还远没有这么卷,公司内部有个“潜规则”,绝不裁员,考核末尾的同事,也就是内部转岗,效益不好的部门,整组并入其他部门。甚至见证过疯狂的扩张时期,每天都能见到新同事,戏称“持健康证上岗”,动不动就全员涨薪。
我真的以为以后的日子都这么美好。
如今再回头去盘点,发现花无百日红才是人间真理,故人大都离职了,有的是创业,有的是跳槽,有的是考公,能持续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完。
大多数中年人的状态和我差不多,服了啄(武汉话服气认怂的意思),朋友圈不再打奋斗的鸡血,不再幻想ABCD轮,而是琢磨着自己的物欲怎么和收入平衡起来。
因为看到了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洪流中,其实微乎其微,有时候还不如一次好运气。
如今,在艰难的日子里,还是想说7条心得体会
1. 没有什么高薪行业是能让人快乐到老的。享受了行业上升期的红利,就要为行业寒冬期的阵痛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2. 不要过于乐观,不要根据浮盈做影响人生的真实决策,人生不总是上坡路,还有曲里拐弯的下坡路。
3. 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胡乱投资了,存银行保本理财就跑赢了99%的投资者。
4. 降低欲望,保持正现金流,负债越低越自由。
5. 双职工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更强,谨慎一拖四模式,全职妈妈可以不上班,但最好能有收入。
6. 夫妻双方最好有一个能进体制内,收入低点没关系,但能对冲风险。

7. 搞点副业,学点新东西,低潮时刻也许是自救的一条退路。
我告诉一个小妹妹,今年一不辞职,二不创业,稳就是赢。妹妹说,放心,韬光养晦。
这个世界越来越保守,人们的决策越来越安全,我预感今后10年,这样的观念也许会越来越被人接受,因为面对不确定性时,“稳”和“守”才是唯一能确定的事,至少大家在一件事上达成了共识,寒冬之中,先活下去就还有希望。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