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球鞋模块化呢?这个在今年被频繁提及的名词,似乎正逐渐成为球鞋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最初模块化设计就是将多个独立设计的模块,通过组装成为一双完整的球鞋。而当某个模块产生损耗时,也只需替换模块即可,大大延长了球鞋的寿命。
这一设计思路为玩家们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因此近年不少品牌均为球鞋设计了模块化配件,甚至是发展到采用 3D 打印技术,为的就是满足一众玩家的个性化需求。
始于 90 年代初
的球鞋科技
上世纪 90 年代可称之为球鞋发展的黄金年代,Nike、adidas、Converse 以及 Reebok 等品牌的竞争激烈,科技战悄然在各品牌之间展开,模块化这一概念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萌芽。
adidas EQT B-Ball
1991 年,adidas 率先将模块化概念推向市场,并推出了内外靴分离的 EQT B-Ball,虽然这样的设计并没有提供太多实际的功能性,但它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Nike Air Baja 341
Converse He:01
往后多个品牌均推出了类似的模块化设计,就像是 Nike 推出的 Air Baja 341 以及 Converse 推出的 He:01 等鞋款。
千禧年初,Nike 推出名为 M.O.R.F. 技术,并为球星 Gary Payton、Jason Kidd、Scottie Pippen 分别推出了签名球鞋,三双球鞋可以互换外靴的设定,形成了模块化设计的初步玩法。
但由于无法兼顾透气性和重量问题,导致模块化设计一直以来不温不火。
MMW x Nike Free Trainer 3.0
New Balance TDS Niobium Concept 1
Feng Chen Wang x UGG
直到近年,Nike 携手 Matthew M. Williams 推出了可拆卸外底的 Free Trainer;New Balance TDS 推出了一鞋三穿的 Niobium Concept 1;UGG 携手 Feng Chen Wang 推出了一鞋两穿的雪地靴。在结合了潮流元素之后,模块化概念才被重新带回大众视野。
从功能性需求
转向个性化需求
但在球鞋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模块化概念之所以兴起可以归结于球鞋玩家们的个性化需求,这使模块化配件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Nike Air Force 1「Change Swoosh」
Nike Air Foamposite Pro「All-Star」
早在 2018 年 Nike 便开启了对模块化配件的实践,陆续发布了换勾版本的 Air Force 1、Air Foamposite Pro 等鞋款,设计通过魔术贴可在鞋身随意更换不同颜色的 Nike Swoosh。
Comme des Garcons x Nike Shox TL
2019 年 Nike 与 CdG 携手,为 Shox TL 鞋款戴上「项链」配件,这一玩法当时为不少球鞋玩家提供了 DIY 灵感。

SWAROVSKI x Nike Air Force 1
期间 Nike 的玩法也逐渐升级,在去年与 SWAROVSKI 的联名当中,双方为 Air Force 1 打造了满载 SWAROVSKI 水晶的可拆卸模块化配件,它们通过螺丝固定在鞋面之上。
Travis Scott x Nike Air Trainer 1 Mid
Travis Scott 也算是模块化配件发展的先驱之一,在其尚未发售的联名 Air Trainer 上同样延续了这一概念,鞋面加入了可拆卸的防水保护套。
Nike AF1「detachable carabiner Swooshes」
当某种元素开始被应用于普通款式,基本可以断定这将是品牌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
而近期曝光的一双 Nike Air Force 1,根据图片显示,鞋身的 Nike Swoosh 以可拆卸登山扣样式呈现。不难发现,Nike 正在不断开发模式化配件的新玩法。
ULTRAOLIVE® x New Balance
New Balance 996
New Balance 也在 2018 年携手 ULTRAOLIVE®,为经典鞋款 990V3 带来模块化配件,鞋身配备了可拆卸收纳袋,这成为了当时的一大亮点。
后续 New Balance 也有为旗下鞋款加入 Kilties 配件,可自行更换至其他鞋款,可玩性极高。
村上隆 x Porter Tanker
村上隆和日本包袋品牌 Porter 也曾带来过模块化鞋款,以 Tanker 鞋款为蓝本并加入了多个独立设计的可拆卸包袋配件,极具创意性。
Craig Green x adidas 2022 FW
adidas 同样在球鞋模块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近日在 Craig Green 2022FW 秀场上,全新一季的联名鞋款亮相。
其中包含了造型夸张的充气乳胶靴、利用皮革外壳和螺栓组装的 Stan Smith 等鞋款。虽然它们看上去未必适合日常穿着,但绝对是球鞋模块化道路上又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大胆尝试。
不难看出,这些年期间各大品牌或多或少都有在对模块化设计进行试水,验证其可行性。
3D 打印技术加持
模块化定制或将成为趋势
3D 打印技术的注入,将模块化设计提升至新的高度。今年 Nike 与 Acronym 携手打造的 Blazer 便是最好的案例。
Acronym x Nike Blazer Low
在全新的联名 Blazer 上,最大的亮点莫过后跟位置可手动拆卸并替换的模块化配件。Acronym 主理人 Errolson Hugh 也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展示了鞋款的隐藏玩法。
在鞋款发售后,柏林球鞋店 Solebox 与 Errolson Hugh 共同举办了一场 ΛCRИM Dynamics Lab 线下活动。
活动邀请数位设计师对鞋后跟的模块化配件进行设计,最终在 3D 打印技术专家的支持下,10 款可供用户下载的 3D 后跟配件诞生。这不仅瞬间在鞋圈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一众玩家打开了脑洞。
如今限量球鞋唾手可得,因此玩家们对于球鞋的专属性尤为看重,于是官方 ID 功能、球鞋定制等服务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玩家们能通过选择配色、材质来打造出专属球鞋,但这始终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如果球鞋通过模块化设计再加上 3D 打印技术的加持,将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球鞋将会变成一款游戏,玩家在购买后可自行设计,或通过下载数据文件的方式来获取配件,不断为球鞋进行外观升级,这将会大幅度增加产品的可玩性和生命力。

如果真是这样,3D 模块化定制服务将极有可能像 ID 服务一样,成为品牌未来球鞋发展的新支线。

无论如何,球鞋模块化还只是属于起步阶段,想要实行 3D 模块化定制自由,设计、技术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至于那些美好的猜测是否能成为现实,让我们继续保持观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