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昨天晚上,上海宣布从今天上午5点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从那一刻起,中文互联网沸腾了,各种段子和隐喻漫天飞。
疫战打到这份上,人心疲惫,民生困苦,大家搞点梗,吐点槽,抱怨一下,发发牢骚,不仅不算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好事。毕竟,人们真的太需要心理治愈了。
作为一个非上海籍沪吹,现在沪上疫情走到这种地步,我心里很不好受。后台也常有人留言,说我过去吹捧张文宏,夸赞上海防疫科学精准,现在被打脸了。
这些朋友的眼里,闪亮着我写过的迪士尼灿烂烟花。
我是真爱上海,一直向往上海,记不清在文章中说过多少次,如今我内心最大的隐痛,就是难以完成在上海安家的人生愿景。为此,午夜梦回,我经常痛到难以入睡。
不论是我还是妻子,也都曾有过被引进到上海的机会。只因为缺钱,拖着堪比《人世间》老周家阵容还大的老老少少,以及几万本书籍,我确实难以在上海安放生活。
惟一安慰是,这个人格志公号,多少有点像是上海号,总关注人数中,竟然约五分之一是上海人。
事实上,我几乎所有的目光聚焦,也都在上海。不论是商业、文化还是社会,我都选择从上海透视。包括最近在追剧《心居》,也是迷恋上海生活。
关于上海防疫,我确实写过诸如《上海无战时,只因张文宏》等大量沪吹文章,从专业包容角度,激赏上海的科学防疫。
但是,对上海的这轮疫情,只要是真的老铁,就一定能记得,我算是国内最早预判这次上海疫情会很严峻很麻烦的写手了。
甚至,包括在评判张文宏和上海防疫的关系上,我早在3月初写的《上海,今夜请将张文宏遗忘》中就这样说:
也是时候来证明——上海防疫还真不是靠张文宏这种孤独英雄,而在于制度、人文和管理的先进性。
换个思维来看,上海这次防疫也必须要证明,上海防疫只能进入“后张文宏年代”。
现在,上海防疫迎来最为艰难的时候了,张文宏虽然偶尔还会出现在疫情发布会上,但对整个上海防疫来说,他也不会再有多少主角光环了。
这是因为,现在的上海抗疫,已经全面进入“上海模式”的探索创新的关键阶段了。这是上海在举全市之力,为中国防疫完成一种新模式的创新探索。
挑战、风险、机遇,都同在。
从某种意义讲,今天开始的“划江而治,东西分封”,标志着这一轮上海防疫,到了摸着石头进入到深水区阶段了。
在这种时候,坊间对这场战疫的认识理解,出现太多的紊乱、迷茫和争议,完全正常不过。
我个人认为,能否正确认识“上海模式”创新探索的价值意义,关键还在于是否真能理解“上海精神”的内涵。
这些都是宏大的理论概念,很多人是听不进的。为此,我今天还得找一个大家较为熟悉的表达框架和书写切口。
那么,今天就以重新定位“张文宏个人和上海城市防疫的关系”为切口,来说说我对上海这次动态清零的理解判断。
对此,我说三个观点,这也是一个沪吹多么痛的领悟:
张文宏的个人文化符号价值,过去并不只是属于上海这个城市。
作为个体,张文宏肯定是上海的顶级医疗专家。
在过去上海防疫只是面对寡众的语境下,张文宏存在的意义,其实更多还是作为文化符号,在面向全国范围释放其公共价值。
说白了,过去张文宏充当的,是防疫科学普及的作用,是对大众进行安全感输出的文化作用。
从某种意义讲,他就是一个公共文化偶像,来进行群体性的心理按摩。而且,针对的是全国受众。
我过去写张文宏,遭到质疑和谩骂,最大的理由,就是质疑张文宏没去武汉救过人,或者嘲讽其只是“张网红”。
对这类文化愚昧和心理偏狭的人,我确实是很看不起的。所以, 也就很少进行回应解释。
今天在这里我就补一下——大疫之年,科学普及和文化抚慰,在某种情况下,其价值意义并不比在一线治病救人差。
所以,过去很长时间内,张文宏个体的文化符号价值,并不只是属于上海,而是属于全国人民的。
但不管怎么样,仍是上海这种城市的文化包容,培养了这个属于全中国抗疫年代需要的文化符号。
现在,很多地方,很多群体,已经摆脱了疫情的恐惧。
在这个时候,麻木冷漠地否定张文宏曾经的文化价值,其实只能表明,这种人是对自我人格进行矮化,实在很可悲。
说白了,这种人,也就是个文化偏激的心理幽暗者。
张文宏的个体专业成就,当然不足以支撑当前上海整体防疫的力量需求。
我清晰地记得,张文宏曾经这样说:
上海最不稀罕我这样的人,我这样的科室主任在上海有千千万万。
这话说的多少有些谦虚和自嘲,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完全不符合事实。
仅从专业医疗能力对应患者健康的层面,张文宏这句话,从某种程度讲,就是对上海的医疗软实力的评价。上海有中国最顶端的医疗人才,而且很多。
即便如此,想想昨天上海日增50例本土确诊、345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大家就知道形势到底有多严峻了。
本来,我今天文章,很想做一个大数据分析,说说上海和吉林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之间比例差异。真的很有诡异性。
我自己用计算器测算了一下——吉林昨天新增确诊是1086例,无症状感叹者907例,比例约为120%,而上海的比值约为1.4%。
也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85倍呀。各位,这是同一种病毒呀,在两个地方如此差异,到底为什么?
我不好细说,原因你懂的。但我还要说一句,上海疫情,应该比想象的要严重多了。
大家看今天新闻,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现在连外地的医疗队伍都在援助上海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文宏从个体专业医生的力量来说,置于现在上海整体防疫的实战层面,当然是不可能成为主角,而只能是微小的存在。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上海防疫,根本就不可能靠任何孤独英雄,而是要靠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
因为上海这次防疫,就是在对国家动态清零的战略进行实践,是对上海城市管理和市民公共素质的极大挑战。
放眼中国,也只有上海,也必须上海,而且被迫只能是上海,来承担这样的角色。
这时候看待张文宏和上海防疫的关系,说白了,他也就只能是一个镙丝钉,而他所说的上海像他那样“千千万万”的专业人才,才是打赢这场疫战的主力军
对张文宏来说,这个时候,他最多也就只能充当一些政策解说的作用,以及个人在一线具体的专业医治。
当然,作为医者,他也必须投身到这轮一线救治的个体实践中。
但,也恰恰是因为有张文宏,我们才能看到上海的专业力量,对这次上海抗疫创新路线,有着期待的信心。
从张文宏代表的文明水位,标注着“上海精神”的文化高度。
这次上海疫情,也出现了一些民生悲剧,包括那名上海护士遗憾之死,也包括昨晚开始在一些地方发生的“抢菜大战”。
我之前已经说过多次,试错是有风险的,是要有代价的。从之前坚决不封城,到现在半封半放,接下来,上海防疫很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风险,甚至是社会悲剧。
各位,不要忘了,从现在上海疫情日增人数看,其情势都远超当初的武汉疫情了。幸运的是,医疗挤兑的恶,还是控制住了。
从之前的网格化筛查与抗原检测,到眼下这轮划江分批次核酸检测,中国这座人口巨量城市,正在靠强大的公共运转能力和极高的社会文明,来进行顽强抵抗。
对此,不妨回到张文宏曾经关于上海的这样理解判断上来审视:
上海这个城市不怎么欺负老实人并且做事情托关系的机率很低。
上海永远给大家的感觉是不那么强势,但是城市的各方面工作又做得比较到位,整个社会都崇尚一种工匠精神。
各位,这两句话,完全说出了上海公共运转效能的源头在哪里。试想,一个不再靠关系支撑的权力系统才不会有官僚主义,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才会更加注重专业精细。
更重要的是,上海抗疫关键还是要靠文明胜出,要依赖“上海精神”来进行文化支撑。
大家如果懂得文明和文化的关系,就一定会明白,文明是讲地域性的,文明是文化的高级阶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上海当然就是江南的表征。从传统上讲,江南人崇尚的文人风骨、道义气节,还有士大夫精神之下的勇气与责任,其实才是最深刻的。
上海当年被迫开埠,于屈辱中进行坚韧的反抗斗争,诸如徐光启等倡导的“欲求超胜,必先会通”,都是这种城市创新精神的源流。
在人格志上,我从来不用官方话语体系的大话和概念,但是,我今天还是想说,不妨去理解一下包裹着开放、创新、包容的海派文化,去梳理一下“上海精神”的内涵。
很显然,张文宏那些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的表达,就是这些精神文化的自然流淌,就是这些文化力量的个体展现。
作为一个现代理性公民,我早就过了盲目崇拜偶像的人生阶段了,一直以来,我只不过是把像张文宏这样的个体偶像,用作城市符号象征,来阐述上海这座城市为什么值得信任和依赖。
今天,再退一步来说,不管你觉不觉得上海值得相信,能否认同全世界都在审视挑剔的抗疫“上海模式”,但,面对这场中国防疫如果选择“躺平”可能遭受的生命代价,我们面对上海的创新探索,也必须保持宽容和支持的态度。
没有创新探索,没有试错过程,有些代价仅凭想象,恐怕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所以,现在是时候重新理解张文宏和上海防疫的关系了,搞明白这种个体与城市的关联性,也一定能够明白:
看清上海抗疫的艰难和痛苦,却依然选择向往上海相信上海。
是的,因为上海人张文宏身上释放的文化和专业之光,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培养出千千万万像张文宏一样的文明和科学之星,上海才能去扛起这场防疫的中国模式探索。
上海,请让沪吹再爱你一次!
归来,上海无恙!
中国,也就无恙!
PS:全文完,共3800字。今天我以张文宏为切口,从文化符号、专业创新、城市精神三个层面,来谈谈关于上海抗疫的认知。大家如果需要交流,欢迎或扫下面二维码交流。敬请微商勿扰,过号的朋友勿重复。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写在东航空难边上2:活着的理由是什么
写在东航空难边上: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