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身边朋友们感叹——
“真希望有一天能从「乙方公司」跳到「甲方公司」,这样就能从被动满足别人的需求,变成主动提出需求的一方了。”
听起来,这真是人人羡慕的工作状态。
但是,被动转为主动,真的只是“换公司”这么简单吗?
其实不然。
在种子计划第三期线上培训中,孤独的阅读者的CEO、燎原学院讲师、万国学院院长兼讲师葛旭老师提到——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主动创造价值的角色,让自己在市场上的稀缺性不断提升——重要的不是改变环境,而是建立「甲方思维」,转变自己的工作心态。
甲方思维
我在为「谁」解决「什么」
在解释甲方思维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甲方=花钱的一方,
☞乙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方。
那么,甲方为什么要花钱?
一定是他需要你的产品去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是期待你的服务能提供某种便利。
甲方思维的意思不是让你自己去当甲方,而是要明白自己正在提供什么,对面需要什么,以及这种「供」和「求」是否可以匹配的上。
很多初入职场的小白常常会有这样一种困惑:我工作什么努力,为什么苦干大半年还没有升职加薪的迹象?
他们会认为,值不值得拿这份工资的标准是自己付出了多大心血,花了多少时间。但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有联系的,是你能否提供与你工资相匹配的产品或服务。
乙方思维视角
甲方思维视角
考试
我如何做这道题?
为何出这道题?
职场
看我多努力多刻苦
你解决老板的问题了么?
商业
我的产品多棒,团队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你击中用户的痛点了么?
清晰思路之后,另外还要关注两个点:
1、明确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做了这件事就不能做那件事。因此,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时候,也要思考和判断优先去解决哪个问题。
2、把自己当作公司一样经营:市场上最小的商业实体,其实是个体户。将自己当做一家企业,意味着要常常思考:你建立了怎样的个人品牌,口碑如何?如何让甲方知道你的存在?在遇到机会的时候,你能否销售自己?——这些才是你在职场中应该关注的个人成长的部分。
绕路三个大坑,避免认知偏差
在我们转变心态的过程中,可能很容易掉入这几个认知陷阱:
1、逆火效应
当我们被别人批评、指责了,或者想法被别人驳回了,逆火效应都会出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但如果长期遭受逆火效应的冲击,与它对抗常常以失败告终,我们的思维与视角会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难以接受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声音,就更难获得成长了。
2、达克效应
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与其实际能力往往是存在误差的,而“愚蠢之巅”是阻碍我们持续成长的最关键的因素。
刚开始学习一个实操性很强的技能时,你会迫不及待想发朋友圈分享——这种自信感并不是坏事,但愚蠢之巅会使我们误以为自己很厉害,于是止步不前,甚至闭目塞听。
实际上,只有打开视野,持续与其他人交流学习,直到你跌入“绝望之谷”,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了不起——接下来才是通往真正智慧的道路。
3.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会使我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非自己拥有东西的价值评估产生误区。比如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几年,你想跳槽,这时你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在目前所在公司的价值,比跳槽后的价值更高——其实这不一定是事实,反而会阻挡你了解自己的真正价值。
重视思行结合,提升自身价值
知道了那么多种关键的思维方式和误区,而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思考常常是由大及小的,而做事通常要由小及大,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思考慢慢变成现实。
我们可能会经常想到一些宏大的问题,比如“到底应该迎合需求,还是坚持初心?”
想要找到答案,要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用户的需求,到底是「需求」还是一种「需要」?我的初心,是迎合「用户已知的需求」,还是让用户意识到「暂时未知的需要」?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何在职场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成为稀缺性人才?
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我们有能力看到甲方需要的产品是什么,需要的服务是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能让「自己存在于这家公司」等同于「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甚至「你存在于这个社会」等同于「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你就成为了一个不可被替代的人。
在职场中,让你感到“最有价值感”的时刻是什么?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上你的回答。

我们将从留言的读者中,
选出点赞数最高的一位,
送出孤独的阅读者精选文集
文稿:伊莱 安静 晨欣
排版:韩佳
审核:晨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