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月 18 日最重要的商业新闻:
  • 爱恨交织,商业领袖的走和留
  • 大众自认找到可以和特斯拉竞争的兵器
  • 亚马逊 85 亿美元收购米高梅,比自己每年拍剧划算
  • 全球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
爱恨交织,商业领袖的走和留
企业诞生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简单点子或者美好梦想。其中一小部分变成了大型组织。它们之中又有一小部分能幸运地传承两三代,横向或者纵深都难逢敌手,驾驭时代的经济和社会潮流。
食品加工巨头亨氏源自创始人亨利·海因茨(Henry Heinz)的一个童年爱好。米尔顿·好时(Milton Hershey)痴迷甜食,两次创业失败,做出了更好吃的焦糖,卖掉焦糖公司继续做牛奶巧克力,在 1911 年卖出相当于如今超过 1 亿美元的牛奶巧克力。
20 世纪的企业家开始面临与前代人截然不同的市场和环境,但对一些人来说,机会更大了。50 岁的奶昔机销售员雷·克罗克(Ray Kroc)说服没兴趣开连锁店的麦当劳兄弟,授权他把挂着金色 M 标志的汉堡店开到加州以外的地方。在他辞世的 1980 年代,麦当劳在美国的 “年度活跃买家” 规模—— 如果套用今天新零售公司爱用的概念 —— 就是美国人口规模。
从星巴克再到苹果、戴尔、微软、Google,更高层次竞争让这些公司更多打上创始人(或者把公司带到今天地位的人)价值观和个人标签。乔布斯的创业故事被写成好几本书、拍成好几部电影,各种场合的演讲访谈被后人反复琢磨。
舒尔茨虽不是星巴克三位创始人之一,却是把它变成今天一等一咖啡连锁品牌的人,并在危难时刻带领公司走出困境。2018 年接替他的凯文·约翰逊做的也不错,但当离开公司快四年的舒尔茨这周宣布第三次出任星巴克 CEO 时,市场注意力更多还是聚焦于后者。
商业领袖们建立秩序、改变行业。无论主动或被动退休,当企业遭遇危机,又个人英雄主义般的力挽狂澜。他们宣布离开或者回归一定是当天最重要的商业新闻。
这周,LVMH 提高了 CEO 年龄限制,被誉为穿羊绒的狼的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如果愿意,可以以 73 岁的年纪再掌管这家奢侈品巨头七年。从地产商到最大奢侈品企业主,野心驱使着伯纳德出走法国再回去建起帝国。他三十岁前就迫使父亲把家族企业交他掌舵,1980 年代用足金融杠杆拿下濒临破产的纺织公司 Boussac。
他无意改善纺织公司千百工人的生计,只看中 Boussac 旗下的迪奥。当 Moet Hennessy 和 Louis Vuitton 合并为 LVMH 后,阿尔诺不断注资成为 LVMH 大股东,又像许多激进投资者那样罢免董事长、自己入主。他以冷酷无情而闻名,当法国 2012 年拟对富人征收重税时,他试图变成比利时人(但失败了)。
疫情让 LVMH 等奢侈品集团迎来了可能市值和利润表现最好的两年。但不确定性也让更多人心生退意。
2020 年 1 月,仅美国就创纪录的有 219 位 CEO 离职。盖茨和鲍勃·伊格(Bob Iger)也在这年分别宣布离开微软董事会和卸任迪士尼 CEO。经济学人智库说,一些接受采访的高管们表示有时候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疫情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看上去很脆弱。”
21 年延续了这样的趋势。贝索斯去年 2 月宣布辞去亚马逊 CEO 时说,这个位置责任重大、很消耗人,很难再在其它任何事情上投入精力。9 个月后,Twitter 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也决定离开董事会,“将近 16 年之后 ... 我决定是时候离开了。”
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看法是 “CEO 在公众想象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原来对股东负责变得向更广泛群体负责,不再是黄金万两任君取的时代。即便没有这种变化,调整也没什么奇怪的。在英雄和恶棍、力挽狂澜和跌落神坛间,人们对企业和企业主爱恨交织。商业一贯如此。
去年,黄峥不再担任拼多多董事长,张一鸣退出字节跳动董事会、把 CEO 的位置交给梁汝波。他们都在告别信中说要研究更长远、对公司和世界价值更大的议题,让老同学应对更复杂的环境。(龚方毅)
大众自认找到可以和特斯拉竞争的兵器
  • 这周,大众汽车集团 CEO 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回顾在奥斯汀举行的“西南偏南”大会时称赞了特斯拉德州奥斯汀工厂“令人印象深刻”,一旦投入使用,很可能设定一些新的行业标杆。
  • 迪斯口中有机会树立行业标杆的特斯拉工厂,长 1200 米,宽 400 米,所有生产车间都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电池生产到车辆总装,没有额外的物流运输环节。
  • “即使我不再谈论马斯克,他仍然在那里,并且革新了我们的行业,而且竞争力越来越强,”迪斯写道。
  • 这位执掌年产近千万辆燃油车的 CEO 认为,位于大众总部附近的新工厂是迪斯认为未来大众与特斯拉竞争的关键,“如果没有它,我们就没有竞争的机会”。
  • 这间工厂计划明年春季开工,投资约 22 亿美元,26 年投入使用,年产 25 万辆。此前,传统整车厂最擅长的是整合。从全球各地收购零件,集中运到工厂组装整车。极其考验供应链管理能力。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能多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仍待观察。(龚方毅)
亚马逊 85 亿美元收购米高梅,比自己每年拍剧划算
  • 亚马逊昨日宣布完成对美国电影公司米高梅 85 亿美元收购,是其有史以来第二大收购,仅次于 2017 年以 137 亿美元收购全食商店。亚马逊曾表示,这项交易的真正价值,在于双方可以对其影视 IP 再开发;并能支持亚马逊 Prime 会员订阅。
  • 米高梅创立于 1924 年,影视库里有 4000 多部电影和 17000 多部电视节目,包括著名的 007、洛奇、粉红豹、沉默的羔羊等 IP。但近年多部电影回报不如预期,王牌 IP 电影 007 新作也因疫情多次推迟上映,无法回笼资金,使米高梅每月要额外支出近 100 万美元利息。
  • 亚马逊的 Prime Video 自 2010 年创立以来,一直在征集优秀的原创剧本进行投拍,虽然也有大热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海边的曼彻斯特》等,但大多叫好不叫座,相较 Disney+、Netflix 要逊色不少。它去年光在视频和音乐业务上就花了 130 亿美元。
  • 二者合作可以说是双赢。亚马逊马上可以获得一大批经过市场验证的热门 IP 和系列电影,而米高梅能获得资金支持和线上销售渠道,这将支撑其高风险高回报的大片制作,并缓解依赖单一线下发行的脆弱性。
  • 双方去年就宣布了收购计划,如今顺利通过了所有反垄断审查。不过业内仍表达了担忧,例如过度依赖成熟 IP 将减少故事创新,就像迪士尼收购的漫威和星战。还有就是亚马逊(和它的 Prime 会员)触角伸得越来越广了。(林广英)
全球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全球粮价已创下历史新高。
  • 一方面是因为高基数。自疫情以来,全球粮价稳步上升,去年平均价格(基于糖、谷类、肉类等主要作物)同比增长了 28%。原因除了需求强劲、收成受气候影响下降,还有物流和原材料成本上涨。
  • 而二月底以来的东欧问题将更激进地推高粮价,联合国上周曾预测,由此带来的粮价涨幅预计达到 22%。
  • 因为东欧平原产粮,西伯利亚平原除了产粮、还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天然气),通胀现象层层传导,影响工业、农业。
  • 此外,能源、化肥、物流、人力等成本上涨,将挤压粮食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如果没有确定的销售前景,他们将放缓投资和生产,例如减少使用化肥。这将进一步抑制供给,推高价格。
  • 在这一背景下,多国转向粮食保护,匈牙利、塞尔维亚等禁止部分谷物出口,越南暂停大米出口,印尼提高棕榈油出口税,等等,这种贸易壁垒将进一步使粮价攀升。(林广英)
OTHER NEWS
零跑汽车申请在港 IPO,去年交付 4.4 万辆车、净亏 28.5 亿元。
电动车企零跑汽车 17 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文件显示,零跑在 2019 年到 2021 年交付了 3 款车型、共计 5.3 万辆车(去年占 4.4 万辆)。期间年度营收为 1.2 亿元、6.3 亿元和 31.3 亿元,净亏损为 9 亿元、11 亿元和 28.5 亿元。此前有消息称威马、哪吒等电动车企也在计划赴港 IPO。
李宁去年营收和净利加速增长,因为消费者更支持本土品牌。
李宁 2021 年营收 226 亿元,同比增长 56%,远高于国潮刚兴起的 19 年增速 32%;净利润 40 亿元,同比增长 136%。管理层说是因为疫情防控得当、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以及中国消费者更加肯定和支持国产运动品牌。报告期间,特许经销商、直营、电商三大渠道营收同比增幅在 53%-58% 区间,线下销售点净新增 204 家至 7173 家;平均存货周转期由上年的 68 天降至 54 天。
瑞士手表上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 25%。
人们对更昂贵的手表需求增长明显,价格超 2 万人民币的瑞士手表出口同比增长了 28%,比整体增速高。瑞士 2 月份手表出口总额为 20 亿瑞士法郎(约 136 亿人民币) ,15% 去了美国,12% 到了中国。
百丽打算重新在香港上市,预计筹资 10 亿美元。
百丽周三(16 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据媒体报道,百丽本次上市预计筹资约 10 亿美元,但还没有最终敲定。百丽是中国最大的女鞋零售商,5 年前因业绩下滑严重,被高瓴、鼎晖投资等组成的财团以 531 亿港元的估值从港股私有化。据百丽招股书,百丽去年营收同比增长 8.1% 到 217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 57% 到 26 亿元。
股价曾被散户抬上天的游戏公司 GameStop 没能在假日季盈利。
电子游戏零售公司 GameStop 发布最新财务业绩显示,它没能在游戏行业每年最景气的假日季盈利,超出了分析师预期。GameStop 首席执行官说是新冠 Omicron 变种和供应链影响了他们。业绩发布后,其股价下跌超 7%。过去 12 个月内,股价接近腰斩。去年初,GameStop 被散户吹捧,股价一度在单个交易日内上涨超 100%。
全球 35 家仿制药企获批复刻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 Paxlovid。
日内瓦药品专利池(MPP)组织周四正式公布,全球 35 家仿制药企获批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 Paxlovid 的廉价版本,将销往 95 个低收入国家(不包括中国),不过今年内难以实现大量生产。辉瑞说在疫情大流行期间不会对仿制药收取授权费用,大流行结束后将视地区收入等收取 0%-10% 的授权费用,据辉瑞临床数据,Paxlovid 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同行。
工业巨头通用电气应股东要求,取消 CEO 1000 万美元股权激励。
去年通用电气提交薪酬报告,董事长兼 CEO Larry Culp 年薪约 2170 万美元,包括 250 万年薪 、420 万美元现金奖金和 1500 万美元股权激励。但被超过 57.7% 的股东投票拒绝。现在,Culp 和通用电气薪酬委员会同意将 Culp 股权激励部分削减至 500 万美元。
钉钉全资收购音视频公司拍乐云。
据 36 氪,钉钉近日完成全资收购实时音视频供应商拍乐云。报道称,钉钉疫情期间主要投入教育、政务领域,音视频等业务逐渐落后;去年底,钉钉发布了钉闪会、成立了独立音视频事业部,这次收购则补充了技术和团队。拍乐云创始人赵加雨将留下来管理钉钉音视频事业部。
OYO 预期再收缩,IPO 估值目标拟砍半至 60 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印度经济型连锁酒店 OYO 去年申请以 120 亿美元估值在印 IPO,今年 1 月有消息称其在波动市场下将目标估值调低至 90 亿美元。如今环境再度生变,知情人士称其正考虑将 IPO 估值再度削减至 60 亿美元,IPO 融资规模也减半至 5 亿美元。OYO 的投资者包括软银、红杉资本。软银股价去年跌了近六成、创始人孙正义财富一年减少 250 亿美元至 137 亿美元。
东南亚热点旅游城市准备松绑入境防疫政策,吸引游客回归。
泰国考虑取消入境前 72 小时核酸证明的规定,但游客到达后仍要做核酸并实施五天自我健康管理,期间做快速抗原检测。印尼巴厘岛计划允许国际游客免检入境,有望最早在 4 月前实施。
LME 再次上调镍价单日涨跌幅上限至 12%。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周三恢复镍交易、并设置了 5% 的单日涨跌幅上限,当天镍价跌穿 5%、LME 随即将限制调高至 8%;周四再次跌停,LME 表示从周五将上限调高至 12%,今日再跌停。
松下正在研发镍含量少一半的电动车电池。
据媒体报道,松下计划在 2030 年之前研发出镍含量少一半的纯电车(EV)电池,以减少稀有金属用量、降低断供风险。管理层说,在松下 EV 电池的正极材料里,镍含量约占九成,剩余为钴和铝——正极材料决定了电池容量、而镍是高容量的关键。松下说目前已研发出不含钴的高容量电池,预计 2-3 年后推出市场。
特斯拉上海工厂准时复工。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已于周五早上 7 点复工,开始两班倒生产。特斯拉产能一直跟不上需求,最近一周多已三次涨价,近日还传出要求客户签署 “不转卖承诺函”,如果一年内转卖要按开票价 20% 交违约金,以防范黄牛。据红星资本局,特斯拉官方证实此事,不过仅针对购买多台车客户。
日本大公司因通胀压力率先涨薪。
日本经历多年通缩、疫情期间物价开始上涨,据预测下月 CPI 将超 2%。此外,自 2000 年以来,日本平均实际工资仅增长了 0.4%、已落后于韩国,日本首相呼吁公司将财富分配给家庭、提出工资增长 3% 的目标。大公司首先响应,日立平均涨薪 2.6%,丰田、日产、本田等也与工会达成涨薪协议,预计将开启一轮涨薪周期。据日本最大工会数据,今年以来超 70% 员工获加薪,平均工资已经增长了 2.55%,是 7 年来最大涨幅。
奔驰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二家研发中心。
梅赛德斯-奔驰今日宣布要在上海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互联互通、自动驾驶、大数据等领域。奔驰去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研发中心,有上千名工程师,据媒体报道北京研发中心的技术地位可并肩德国研发总部,大幅提升了研发能力,因此奔驰决定在上海再开一家,不过规模和预计招聘人数还未公布。
美国消费者开始抵抗涨价。
据媒体报道,美国消费者开始显示出价格敏感性。梅西百货商店、服饰品牌在上调床垫、沙发、基本款 T 恤等商品价格后,都出现了明显的销量下滑,以至于不得不撤回涨价。据机构调查,43% 消费者表示如果价格继续上涨,将暂缓购买非必需品。这意味着去年以来的消费热情有所退却,可能与油价和动荡股市有关。一些品牌开始转向更低端的原材料以维持价格。
私募基金 Sycamore 考虑收购时尚连锁店 Ted Baker。
据媒体报道,美国私募股权巨头 Sycamore 正考虑收购英国时尚零售商 Ted Baker,已聘请投行评估报价。Ted Baker 去年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长了 35%,不过因为疫情,对今年前景 “谨慎乐观”。Sycamore 则喜欢收购陷入困境的消费和零售品牌,此前想收购另一家连锁商店 Kohl's Corp 但遭拒绝,20 年还计划收购维秘,后来放弃,转向买了另外 4 个女装品牌。
巴西最大的化妆品厂商 Natura 搁置美国上市计划。
此前 Natura 计划把主要上市地从巴西转移到美国,但考虑到乌克兰局势和美元利率飙升的情况,股市波动加剧,暂时放弃。Natura 旗下有 Natura、美体小铺(Body Shop)、伊索(Aesop)、雅芳等品牌。
以上简讯由林广英、龚方毅、贺乾明提供
- FIN -

《晚点财经》是晚点 LatePost 团队推出的商业评论栏目。
每个工作日,我们与读者分享当天最重要的商业和财经资讯,并解释这些事为什么重要。
我们希望《晚点财经》成为读者最信任的商业财经类读物。请点击下方订阅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