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最共同的标准是帮助企业去增加能力的创造,从而提升因为数字化带来的价值,这是它最标准的答案,而形式上则应该是百花齐放。
撰 文 | 齐 卿
责 编 | 施 杨
数字生产力:组织增长的新驱动力
2021年10月13日,钉钉未来组织大会在杭州召开。钉钉总裁叶军,提出2021年的年度趋势关键词——“数字生产力”。数据已成为一种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需要生产供给的匹配才能更好地使用数据。工具的变革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变化,而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调整。
如今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在后疫情时代,多变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和组织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供应链波动以及各类临时管制问题,让企业面对更为易变和不确定性的环境,总结起来企业面对的环境可以用VUCA来归纳(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
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组织和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组织对敏捷、协同、赋能等新的管理需求开始彰显。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优势,则可以为企业战略和组织变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今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基本经过了探索阶段,开始向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进发。因此仅仅依靠数字化工具而建立的浮于表面的数字化转型,已不足以帮助企业在这个VUCA时代建立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以数字化技术建立符合数字化时代的组织治理。因此全链路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
叶军指出,任何一家组织都需要从“人、组织、业务”三个维度与数字技术结合,释放数字生产力。
“人”的维度指,企业应该利用数字化工具,来赋权每个个体,实现信息的分权,关注员工幸福感和成长,激发员工的创造创新力。在“组织”层面,数字技术对整个组织体系进行重塑,数字化重构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人与目标,驱动组织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让组织保持敏捷,实现自涌现组织、扁平透明,即组织数字化。从“业务”的角度看,数字生产力的释放不仅仅是组织协同层面,还应深入到业务场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增量,即业务数字化。
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将会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因。业务数字化是对生产力的释放,钉钉作为新生产力工具在企业已经开始深入到企业的业务场景中,会反过来影响组织数字化,影响生产关系。
从管理思维到治理思维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往往采用经典标杆学习法,寻找行业最佳实践,并将最佳实践的做法在自己的企业展开应用。
但是在叶军看来,数字化时代,企业要从管理的思维转变为治理的思维。因为从当年杰克·韦尔奇至今,企业在管理实践上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变化。管理是基于经验与规则,加之制度文化对企业中各种行为的约束。而治理强调的是业务设计与组织设计的匹配。
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全链路展开变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网络,企业组织、沟通、业务、生态链路上,每个环节上的微小差异,最终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治理的思维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结合自身能力,制定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战略和业务。
在本届大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三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从自身行业特点和业务痛点出发,形成了独特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柳钢冷轧厂:“老”工厂的“酷”转型

在很多人印象中,钢铁厂的环境是铁水四溅、持续高温的艰苦生产环境,行业也被贴上高危、产能落后的标签。但是作为重工业基础的钢铁企业,其技术水平与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息息相关。
中国西南地区,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大型钢铁企业柳钢集团,把冷轧厂作为试验田,在自动化设备全副武装之后,启动数字化改造,让生产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如果人们一想到钢铁厂就是钢花四溅、高温难耐的生产车间,显然无法吸引人才的加盟。带着这种思考,陆兆刚认为,钢铁企业工厂应该是一个最不像工厂的样子,应该学习高端酒店,讲究视觉设计、气味设计、氛围设计,让人能够在这里享受愉快的工作。
陆兆刚带领柳钢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把重工业做轻,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把重工业做轻,首先是实现超低排放、低碳。第二是重工业带来的重体力要变轻,现在工人和曾经大家理解的钢铁工人已经不太一样,工人在操作室里按一个按钮,或者输入一个参数,产品就能做出来。第三,在最初做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自己做服务器、做应用,可能需要三百人的专业团队来完成这样一套系统。现在三个人就可以轻盈地实现数据自动分析和新功能的搭建,可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生产。
柳钢冷轧厂数字化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数字化车间,运用数字技术把人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让人去做更有创造力的事。柳钢冷轧厂利用钉钉的低代码技术,将工厂一线员工手边的工作完全转移到数字化平台。冷轧厂自动化室3个人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了上百个应用,450+表单和流程,覆盖了制造业销售、采购、生产到安全管理等整个环节。
二是建设透明工厂。传统的工厂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存在生产“黑匣子”,工厂管理者看不透生产线,找不到最佳动线,产能优化也就困难重重。而运用数字化技术,则可以将工厂物质流、信息流、人物流集中管理,通过数字驾驶舱等技术,实时显示各类生产数据,为安全生产、产能优化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
最后,柳钢冷轧厂还运用二维码技术,工人在手机上,用钉钉就可以进行产品入库、核对、出库等全链路的管理,无需填写纸质单据,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的错误,保障了产品的准确、准时发货。
柳钢冷轧厂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钢铁企业大量依靠手工管理、数据孤岛普遍存在的现状入手,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工厂的智能化、透明化,提升了效率、安全性和员工工作体验。
那么原生于数字时代的企业,又是如何实现数字化业务和组织双螺旋驱动的?

认养一头牛:打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

乳制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2年,认养一头牛创始人徐晓波在香港为儿子买了8罐进口奶粉,因不了解限购政策被海关扣留。
这个经历让徐晓波思考,“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放心奶?”
于是徐晓波决定创立“认养一头牛”品牌,从源头抓起,从养牛开始,让放心好奶落实到每一步。从2012年开始,用了3年的时间,徐晓波从澳洲引进6000头荷斯坦奶牛,并斥资4.6亿建立首座认养一头牛牧场。
传统乳业由于体量巨大,无法实现全部自营产奶。牧业管理员以及工厂加工多以第三方合作为主,无法对奶源以及供应链过程实施全程可控和追溯。而奶源品质是根本,工厂工艺再高也无法弥补奶源质量问题。
认养一头牛将数字化技术从源头开始运用,借助钉钉的平台,公司实现了全链路数智化,从产奶,加工到物流等源头实施全链路管控,并与后方品牌、销售端打通,保障奶源品质。
源奶生产完成后,会在钉钉平台生成相应ID,牧业管理员会通过钉钉生成派车任务推送至奶罐车司机,司机收到后前往奶源点提奶签到,奶源重量、运输过程中车内温度、湿度等都能实时传输回平台。进入工厂和离开工厂时,奶源会进行蛋白质、微细胞生物等十几项指标的质检,质检结果和指标实时会上传至平台。整个过程每一个节点的数据都会生成报表留存,每天派车情况,实收奶源重量、月计划是否达标等都会在钉钉端实时呈现,保障运输过程中奶源品质。
在奶源的一端,认养一头牛长期通过智能环监测奶牛健康数据,每天进行牧场消毒管理,相关信息数据通过钉钉共享,进一步保障了刚需产品的生产安全。
认养一头牛牧场拥有牛群管理系统。每一头牛从出生开始会佩戴智能项圈,进入全生命周期监测。牛每天吃什么,打了什么针,身体是否健康,运动步数,发情和反刍情况等所有过程数据都会实时记录,并通过钉钉端共享。
每一品种的牛,青年牛、壮年牛、犊牛等都会有专人照料。牧场每天的工作流程,饲养员投喂的饲料配方、次数都通过牛群管理系统进行派送和执行,相关数据等情况也会集成到钉钉平台与总部共享。
在认养一头牛牧场,从源奶产出到奶罐车运输进工厂、出入两次质检、签收,所有环节通过钉钉实现并全链路留存。
上述工作可以说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功能,确保了企业产品质量的安全可控。但乳制品属于典型的快消品,如果不能有效的触达消费者,再好的产品品质也不能为企业带来增长。传统乳业多依赖线下分销,自营且线上比例低,仅为10%。这种模式导致传统乳业往往远离消费者。无法对消费者的口味、喜好有更多了解,更无从谈起用户运营。
认养一头牛作为数字原生企业,线上自营比例达到70%,线下也是和盒马等新零售品牌进行合作,可以基于互联网形态更好地接近消费者的需求,实施精准营销。到2016年,仅用4年时间,认养一头牛便跻身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
作为数字原生企业,认养一头牛,面对复杂的产业链以及多变的消费市场。因此结合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优势,在生产端实现安全、可追溯;在消费端积极拥抱互联网渠道,实施精准营销是其在数字化时代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茶颜悦色:网红茶饮的“快车道”

来自长沙的网红品牌,茶颜悦色究竟有多火?
有人打“飞的”从北京来长沙只为喝上一口正宗的茶颜悦色;有人花钱在闲鱼上请人代喝打卡;深圳文和友开张之际,一杯茶颜排队超8小时,外卖跑腿费100元,代排300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6月,茶颜悦色在长沙的店铺数量已经达到395家,武汉有约20家店面。
表面上看,茶颜悦色靠产品征服了年轻人。但是市场上并不缺各色奶茶和咖啡,因此从深层次剖析,茶颜悦色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公司的管理系统,又是如何有效支持公司的快速扩张。
茶颜悦色的数字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9年,此时公司已拥有大量直营店,这带来的问题是大量新员工的入职。大量新员工如何培训以确保门店服务质量的统一。公司的做法是,运用钉钉平台上的云课堂功能,完成从新人进入到训练员的培训过程,在店内完成各种科目的考试,达到快速完成新人培训的目的。
第二个阶段,是通过钉钉完成自研项目的快速落地。在早期茶颜悦色强调“鲜茶现萃”,即在门店,茶叶泡出来之后放到保温桶里最长时间是三个小时,如果超过就倒掉。当客人点的茶做出来之后,如果客人没有及时取到,大约5分钟之后,门店就会把它抛弃掉,再给客人做一杯新鲜的。公司极其强调对作品口感和新鲜度的要求,这导致公司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推出外卖服务。而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用户的需求,公司开始推出外卖茶饮,为了保持口感,公司根据外卖重新调整了饮品配方,保证30分钟左右是最佳的口感。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运用数字化工具打通各类协作的环节,让产品能够快速迭代上线。
数字化转型应该百花齐放
针对以上企业的实践,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总结道,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是如何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在今天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场景化、实时化、互动化,当场景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需要全链路的数字化去支撑,需要敏捷的组织去响应,也需要四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企业思考数字化,要从仅仅支撑企业内部的资源的优化,要转换到如何支持创新,战略的创新、组织的创新、业态的创新、渠道的创新,创新更重要的是激发每个人,每个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个转变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思考从内部的优化演变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链路的转型。
第三个转变是,从仅仅安装已有的成熟的ERP、客户管理系统,演变到今天大家提到的数字生产力的工具,API的接口,低代码的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SaaS解决方案构建的生态。
最后一个,也是更重要转变是叶军提到核心关键词,当技术、产品、渠道、生产力发生变化的时候,组织应该跟上,是一个双螺旋协同推动的过程。
******
普惠、开放与利他已成为了钉钉最基础的底层逻辑,让数字技术要普惠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个体。钉钉在今年1月发布的低代码平台,发布至今累计创建了120万个应用,帮助了非常多的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创建了企业的管理型系统、业务型系统,这是真正的能力普惠。
数字化转型的最共同的标准是帮助企业去增加能力的创造,从而提升因为数字化带来的价值,这是它最标准的答案,而形式上则应该是百花齐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