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非要去星巴克喝咖啡的人就是在装逼,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是对当下无法企及的生活的一种恐惧和意淫。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去星巴克,真的就是去加班的。
但凡在里面呆过几个小时的人都明白,这里学习和工作的氛围是世界上最浓厚的地方,图书馆都比不上。
在一个放着音乐,有人聊天,打电话,甚至是敲击键盘的嘈杂咖啡店,如何做到心无旁骛,曾经是很多人的疑惑。
僧侣修行者要找个佛音梵唱的寺庙,道法冥想者喜欢鸟叫虫鸣的山水宝地。而一个坐在星巴克加班的都市冒险者则表示,这里的噪音,反而是他们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点一杯星冰乐,坐在角落沉思,感受周边的人声如大海般潮起潮落,而那根咬住的吸管,就是你头脑风暴的定海神针。
事实上,这些交织在空气中碎碎念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它在声音频段上拥有均匀的输出功率,不仅能使常年受到环境噪音污染的人群恢复工作思路,还可以让婴儿停止哭泣。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噪音可有个好处,因为它能淹没了词语。
学会了辩证的生命真是充满讽刺啊,它用悲伤让你了解什么叫幸福,用缺失来评价存在,直到今天,而我们只能用噪音来欣赏寂静了。
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
在星巴克,你可以把这种白噪音当成一面声音编织的光滑大墙,成为灵感的载具,让你在上面肆意喷绘自己的想法。
在国外,去星巴克学习办公,早就成了上班族的共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工作,就是在星巴克盯着电脑,皱着眉头把吸管咬成蛤蟆皮。
很多时候在星巴克办公,电脑必须得是苹果,但也不乏这里偶尔出现一些实在的技术工种。
把高运算的主机和显示器搬进星巴克,是程序员对这块自习圣地的尊敬。
他们认为用台式机办公,才能匹配一个合格员工该有的工作效率。
想想,花30来块买个超大杯拿铁就能远离俗世一下午,免费的wifi与插座让你的学习和工作保持时刻畅通。
你要是到星巴克奋发图强,学十分钟走了,也是学习。
“把自己投身到白噪音的海洋中,听不见老婆孩子那才叫心无旁骛!”
没地方能比得上这里,你可以随时做自己,甚至是在午餐时间练习模拟飞行。
来自China town的Steven,是个具有自赏气质的后现代派音乐人,他痴迷于采样,想把世间的欢乐与苦难都变成demo,但这并不容易。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了星巴克白噪音,不仅可以让自己专注,还可以融进音乐,便毫不犹豫的在星巴克搭了个录音棚。
“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创作是我remix的动力,它们从来都不是独属于我的作品,我工作只是负责整理大家的情绪。”
现在除了在星巴克里创作音乐,Steven有时候还会免费为大家打碟。
当然即便是在这样其乐融融的环境下,依然会有各种精神涣散眼神无光的幽魂在其中滥竽充数。
为了督促那些在咖啡店不能专注的人,西雅图一家星巴克还推出的7美元耳光醒神服务。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困倦程度,选择轻重,以及用正手还是反手。
这项服务中国目前还没有,想体验的话,你也可以把钱塞进服务员的胸部,以此换取来自灵魂的抽击。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压力很大,他们喜欢独立但不喜欢孤独。而在公共的地方搭建一个私人领地,做着相对私人的事情也会变得更有效率。
但你说这样的环境难道只有星巴克一家吗?在某种意义上麦当劳肯德基其实也还行。
但人的生理性食欲难以克制,在正餐之外想吃点东西不让嘴停下来是人的常态,并且这一情况在动脑的时候,干扰效果特别明显。
让穿搭整洁的白领在公共场合吃薯条,吃鸡,这就好比让二次元宅男把他们的充气娃娃送给你一样艰难。
office讲究的是体面,时刻保持精致从来都是他们的座右铭。
抿口咖啡举手投足间能流露出慵懒的贵气,并且无论怎么调配,本质还是属于重度口感饮品。它既不是为了解渴,也不完全是提神,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然而还是总有人嘲讽一些白领消费者从来不办一张星享卡,就拿着野鸡网站的优惠券兑换折扣。
本来星巴克就是他们除公司以外的第二个家,试问你敢在你爸那办张VIP卡,天天让他做满汉全席吗?
要知道有时候衡量一个街区有没有生活气息,你就看它范围内有没有星巴克,有几家,就完了。
对于一杯街边咖啡来说,在中国星巴克的价格不算便宜,甚至为了匹配店铺的整体气质,就连矿泉水也要20块一瓶。
但你可以说,星巴克一定额度的消费水准帮你阻断了一部分人群,不说别的,这种筛选至少能让你达到更好的工作目的,它卖的从来就不是水本身。

综合来讲,星巴克本身的名气,高性价比的咖啡,不至于长肥的点心,与白噪音,成了吸引用户的IP。 
如果没有星巴克,也不知道多少北上广日夜加班的白领,会在公司压抑的环境下辞职回家。

还记得前几天端午节室友玩唱吧玩疯了,迫不得已我去了星巴克加班。
也就是我运气比较好,刚点了咖啡就占下最后一个座,但我后面那个拎电脑的大哥就没那么好运了。
最后大哥在星巴克门口找到了一席之地。
一杯冰凉的美式凝结了方圆2米之外的烟火气,混沌而又不失秩序的穿流人群就是他进取心的底噪音。
可能对他来说,那儿也是星巴克,换个舒服的姿势,心里就踏实了。
编辑:how
视觉:van con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