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1世纪的中国。
在关于中国的老套图景中,画面往往都是高度活跃的特大城市,奔逸绝尘的高速列车,灯火通明的购物中心和高科技港口。
这个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传送带,满足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对于大规模工业产品的无尽需求。
然而,在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坐落着一个截然不同的中国:一个手工艺的大本营,那是一个由弯弯曲曲的道路和散落的村庄组成的平行宇宙。
图/腾冲附近,一捆捆丰收的稻谷
松坡村坐落在一个满是松柏树的山脊顶上,沈吉生在那里手工种植玉米和土豆。

“这里的地形对于工业化耕作来说太陡了,因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机的。”沈吉生说。
沈吉生并没有夸大其词,他用的肥料是自制的松针与猪粪混合物;亲手雕刻的木棍可用作玉米脱粒机,手工编织的肩篮里装着他的收成。
图/手工编织的竹篮
在这方山峦起伏的天地之中,自给自足的农民比比皆是。
但透过保罗的镜头,我们也看见了高黎贡山中的铝锅修理工,在潞江有核桃榨油工,人们在怒江边上蒸馏桉树油,大理周边有辣椒研磨工敲打着她们的红色器皿。他遇到过编制竹篮的手工匠人、给骡子装货的人、野生蘑菇采摘工、坐在后院的纺织工人、还有专门从挖空的树上用斧头砍下蜂箱的人。
图/坐在后院的纺织工人
穿越他们所建造的这个更慢,更接近人的尺度的世界其实是一种乐趣,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和慰藉感。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轰鸣的机器与流水线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
但对于许许多多云南山区的村民来说,定义他们生活的是手工,而非机器。
和保罗一起,在徒步的过程中慢下来,看见世界的多样
项目介绍
探险家、徒步旅行家、作家和文化使者保罗·萨洛佩科(Paul Salopek)计划历时十余年、跨越三十余个国家、纵横两万四千英里,以徒步行走的方式回溯历史、讲述故事,了解最原始的人类如何繁衍延绵至世界各地。他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出发,将一直走到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自2013年起已是他行走路上的第八年。
“永远的行走”计划目前来到了中国。保罗将用十几个月的时间从南至北横跨华夏,并联手SMG拍摄一部纪录片,未来也将在国家地理频道播出。
热门推送
“永远的行走”——山河胜景,晴好云南
“永远的行走”——云南的天与水
“永远的行走”——在云南的冬天里邂逅四季
合作、转载请联系
国家地理秉承国家地理学会的核心价值——环保、教育和探险,致力于向世界讲述和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国家地理合股企业(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  LLC,简称NGP)是国家地理学会和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合资企业,以探险和探知世界为核心发展理念,通过卓越的媒体组合,在全球传播优质的科普内容。
更多信息请访问natgeotv.com 或 nationalgeographic.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家地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