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阿里是一个伟大的企业。马云也是一个有格局的企业家。但其他个别合伙人就不好说了……
前一段,网易丁磊被自媒体“鱼眼观察”怼了。因为他向工信部搞了一个“统一充电口”的提案。
“履职水平令人担忧啊”,就这么一个批评,惹怒了网易的法务,一边侵权投诉,一边气势汹汹的发法律涵让自媒体删稿和道歉。
自媒体继续怼。于是丁磊公开道歉了。

我由此想起我写完 
她靠运气成为阿里合伙人,又凭实力败光了……
  也被阿里和蚂蚁各种投诉,密集到一天投诉四次的地步。阿里合伙人吴敏芝履新的蚂蚁金服,小伙伴各种打探我的消息。当然还有吴敏芝的老部下杨国靖等人的公开威胁:

这些投诉后来怎么样了,我没太关注。因为丁磊事件,我才看了一下后台:啊哈,这些不实投诉都没有被通过。


都是些不实的恶意投诉。
我这个人比较懒。一直拖到今天,我才写这篇文章,要给各位朋友一个交代:我此前的文章没有失实。
共有三篇:
那么问题来了,吴敏芝同学,你投诉也投诉完了。接下来,庇用“造假总监”马振亮,以及与其他合伙人联手干预员工绩效申诉的事情,是不是要回应一下?
阿里又到考评季了,我顺带给吴敏芝的领导蔺相如提供点素材。我想知道,阿里的高压线,是不是如大家所评价的那样,遇到吴敏芝这样的合伙人,就自动消失了?
我知道吴敏芝不可能有丁磊的格局。所以这次我@一下马云老师,让他看看自己引以为傲的阿里文化和价值观,被吴敏芝这样的合伙人扭曲到什么程度了。
我先不发马云老师的邮箱。
01
还是从吴敏芝被偷偷降职说起。
这事儿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因为懒,所以拖了一段时间。
她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降职两次。第一次是2021年的7月2日,她失去了阿里首席客户官一职,但还保留采购、行政、置业等综合三线的工作,向CEO张勇汇报。
后来看,这其实只是一个过渡。阿里内部的一个猜测是,张勇觉得吴敏芝不适任,想让她体面的离职,毕竟阿里有末位淘汰制,这意味着吴敏芝被列为实际上的被淘汰对象。但现实中的操作可能更复杂,对吴敏芝这样的合伙人尤其要给足面子,让其有转岗的空间。
吴敏芝不想离职,内部转岗尚有不在张勇权力范围下的蚂蚁、菜鸟等可供选择。她最终选择了去蚂蚁,向蚂蚁的HR老大曾松柏(花名蔺相如)汇报。

阿里的合伙人、首席客户官,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变成蚂蚁CPO众多下属中的一员。
虽然有些难堪,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这是寻常的变化。

不寻常之处在于,2021年年8月23日,阿里董事局主席、CEO张勇对内发布全员信时,很多业务线调整的高管,均非常明确地做了说明。唯一的例外是吴敏芝,只说其将到蚂蚁任职。
吴敏芝静悄悄去了蚂蚁金服,并无信息公开。
一个中国NO.1的上市公司,居然对合伙人的转岗做了信息隐藏。
这太有意思了。

吴敏芝个人经历背后,是正陷入增长瓶颈的阿里巴巴所面临的困境。狂飙突进时期被遮蔽的问题开始浮现:那些早年因各种原因成为高管和合伙人的老同志,可能已经不再适任,要如何处理他们?
对吴敏芝的处置,显示出一种传统中国式的面子文化。
02

和吴敏芝欲言又止的被贬一样,她的晋升路径也带有神秘色彩。
吴敏芝的晋升是一个传奇。只是这个传奇,诡异到无人公开宣扬,说出来甚至要被投诉删稿的程度。
她从阿里销售晋升为区域经理,对很多同事是一个意外。她大专学历,没做过陌拜(陌生人拜访,阿里铁军最基础技能),甚至自己都感觉无法适应工作,准备辞职。她没有多少管理经验,人多时讲话紧张。她也不爱看书学习,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她成为阿里合伙人之后。
但当时的铁军负责人、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李琪,将其升为了杭州区域经理。据说她做得并不成功,因为管不住很多比她资历深、能力强的员工。李琪仍然赏识她,又把她转到新开辟的温州区。
更传奇的晋升发生在吴敏芝休孕产长假期间。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她被李琪直升三级,成为公司副总裁。
有阿里内部的小伙伴告诉我,“直升三级”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
当时阿里重新确立职级体系,吴敏芝是省级销售负责人,这个职位对应的就是P8,但李琪给了她P

11,也就是副总裁
。这不是升级程序,就是高管的一次任性。

没有人能说清她立了哪些战功,可以如此一骑绝尘。这种本应大讲特讲的晋升经历,反而成了一个秘密一般的存在,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只在一些阿里老人那里,流传着一些未必靠谱的传言。
吴敏芝在B2B事业群期间,推出为自己表功的《阿里铁军》,但即便在这本书里,也完全看不出她有什么战功,更不要说管理者的战略思维。
如果吴敏芝确实战功赫赫,可以“直升三级”,那为什么她很快退出业务,转为1688事业部HR,则又是一个谜。与此或许相关的一个信息是,李琪那个时候已经失势。
空降的职业经理人卫哲全盘接手之后,没多久又因黑名单事件引咎辞职。阿里铁军战将大半离职。人心动荡,此时需要一个老人回来稳定军心。B2B此时也不再是阿里核心业务,吴敏芝因此又从HR转回业务。
实话实说,我觉得此时让吴敏芝回来管理那个烂摊子是正确的。无论如何,吴敏芝晋升为副总裁已是无从更改的既定事实。在铁军工作过的老人,除了在淘宝、天猫等更重要的岗位上任职者外,也只有吴敏芝资历和职级都足以服众。李琪时代的特殊晋升历史,经过“黑名单事件”的离职潮,所知者已不多。
在重掌铁军的背景下,吴敏芝成了阿里的合伙人。
有阿里内部人称,虽然铁军的业务在阿里系早已不再重要,但在功成名就排座位、分果果的时候,酬庸仍然是少不了的。在公司治理中,适当的平衡是必须的。
吴敏芝传奇的晋升史,大抵如此。
上次我的文章被一个网易号转载后,有了上百条跟评,其中被顶的最厉害的一条说:
作者应该是1688老人了,真是知根知底啊……深挖了阿里骚文化泡文化的发源地
我必须声明,我不是1688的老人,什么阿里B2B的“骚文化泡文化”我也不懂。
我不认为这种“骚文化泡文化”的暗示是负责任的。
我只是觉得,任何时代都可能有天纵之才。吴敏芝可能只是过于低调了,什么时候对外总结下自己的成功经验,让那些传闲话的员工都闭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建议。
03

B2B事业群后来分到了两个阿里合伙人名额,除了吴敏芝,另一个是方永新(花名大炮)。
方永新这个人之所以被叫大炮,最重要的原因是嘴巴大,喜欢放炮和传各种闲话,所以据说领导不想亲自说的内容,就通过他搞得公司人尽皆知。“大炮”的名字最开始是贬义。
听阿里的一个朋友说,2016年前后,当时的阿里公关负责人因碰瓷式PR(公关)手段,在公司内部颇有争议,大炮在一些私下场合也暗暗表达过对他的批评。批评是否恰当是另一回事,但这也说明他性格中确有喜欢暗地放炮的一面。

方永新喜欢满嘴跑火车,不仅体现在黄暴话语(破冰文化),还包括一些明显浮夸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因马云早年曾调侃说铁军“起点很低,只要不瘸都招进来”,方永新似乎是为了紧跟领导,也到处宣扬铁军如何起点低,以身作则到了“逆向浮夸”的程度。譬如,他前几年还称自己2000年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开始工作,才第一次见到电梯,都不知道上下楼怎么按钮。
2000年,杭州,第一次见到电梯??????????????????

你确定自己是认真的吗?

确实起点比较低,如果他不是满嘴跑火车的话。
有意思的是,虽然是阿里合伙人,但方永新的职级在资深总监停留了好多年,一直到现在也没再晋升。在吴敏芝执掌阿里B2B期间,方永新甚至不是那里HR的老大,要向另一个HR资深总监汇报。这似乎显示出吴敏芝对他能力的不认可。
方永新没有自己人力资源理论体系。他最擅长的是“闻味道”,他说自己只要简单接触就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阿里味”,能不能适应阿里文化并在这里做出成绩。这个超能力,让一部分员工大受震撼,背地里叫他“巫医神汉”。
他只是从来没有察觉这个“闻味道”的能力是一个负资产,一直到处宣扬。这是一种认知缺陷。

我直接一点哈,所谓的“闻味道”就是装神弄鬼,早已被人力资源理论所抛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谷歌、奈飞的HR文化。奈飞创始人哈斯廷斯的《不拘一格:奈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尤其推荐。
诺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创始人卡尼曼在新书《噪声》中,也有一章专门谈面试第一印象的偏差,“闻味道”的主观感受有多不靠谱。
B2B被称作阿里文化的原浆,方永新是老一代阿里铁军的代表人物,也因此成为阿里企业文化的早期代表。这个象征意味的存在,让他成为了阿里合伙人。作为早已财富自由的土豪,他的特长之一仍然是对员工灌输出差时用餐自付费用、不报销的品格,他甚至真的在出差时与其他员工同住一个标间,以彰显为公司节约经费的精神。
不与时俱进,一至于此。
我一个阿里的朋友说,方永新代表的这种HR文化似乎让阿里B2B变成了一个逆淘汰的场所,只有违逆人性适应这种生硬虚假的“集体至上”文化,才能在那里如鱼得水。优秀的人才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大概也是在阿里B2B成长起来的精英,转岗到阿里其他事业部时不受欢迎,转岗后也多不适的一个原因吧。
04
为什么这里又提到方永新呢?因为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他和吴敏芝一样是主角,这两个阿里合伙人,虽然表面上价值观不离嘴,但对阿里核心的价值观其实并不遵从。
吴敏芝甚至还动用关系,影响了其他的阿里合伙人,一起来干预员工的绩效申诉,只为了保护她的亲信——“造假总监”马振亮(花名Kema,在盒马上海总经理职位上,一月内被媒体曝光两次,有意篡改生产日期,卖过期生鲜)
干预员工绩效申诉,这触犯了阿里的高压线。

先说马振亮,在阿里工号3位数,早年做客服,后转到市场部。马振亮入职时即是总监,一直到现在没晋升过,有“万年总监”之称。一个曾任马振亮领导的阿里合伙人,多次当着几十个同事的面评价他:“就是个傻*,不要跟这个傻*较劲。”
做客服出身的马振亮并不懂市场营销,只是因为吴敏芝喜欢,他长期执掌B2B市场部。据阿里小伙伴讲,马振亮最喜欢让下属做各种十万、八万一个的视频,也不怎么向外投放,更多是在公司电梯、走廊和食堂的屏幕上反复播放,让吴敏芝看了欢喜。
包括给吴敏芝安排一次媒体专访,都要花几十万走广告投放的上限。
其他阿里合伙人,都是媒体想专访而不得。而吴敏芝却要花几十万请媒体来做专访。也是绝了。
后来马振亮转岗去了盒马。在盒马任内,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这就是著名的盒马“标签门”事件。
一个月之内,盒马上海金桥店出了两次销售过期生鲜的事件:2018年11月15日,市民方先生在盒马鲜生大宁店内选购胡萝卜时,发现一名店员将生产日期分别为2018年11月9日、10日和11日的“崇明胡萝卜”产品的生厂日期标签全部更换为2018年11月15日。
这次有意篡改标签事件被曝光后,盒马鲜生通过官方微博郑重表态,将在全国范围内门店开展自查,杜绝类似情况发生。但不到一个月,2018年12月1日,有用户在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购买了两听丽尔泰椰浆,到家后竟然发现该商品已经过期两个多月。
这是屡犯啊,而且是故意的。
标签门事件的盒马内部责任人,正是马振亮。马振亮因此被免去了相关职务。
考验阿里价值观的时候到了。知道“月饼门”的网友可以对比一下,这种有意篡改生产日期,卖过期生鲜的行为,比月饼门恶劣多少倍?员工花钱抢盒月饼都要正义满满开除,故意造假卖过期食品,在阿里正常情况下是不是要开除的?
但是并没有。吴敏芝把马振亮捞回了客服部,继续任总监。
真的是很赏识马振亮。
更早些时候,阿里B2B员工认为自己因转岗而受到马振亮不公正的年终考评,发起申诉。此时吴敏芝已离开B2B,新HR负责人复盘此案,判定申诉者诉求合理,准备更改年终考评结果,并补偿少发的年终奖。
在这个时候,吴敏芝给申诉者的新任领导——也是一个阿里合伙人打电话,压下了此案。
这事其实和吴敏芝没直接关系,但她要为马振亮出头。
在这之前,另一个阿里合伙人方永新也卷进此案。方永新经常自夸自己能摆平所有的绩效申诉者,这一次吃了瘪。方永新没搞定,吴敏芝出面,并且又拉来一个阿里合伙人。
为什么要卷进这么多合伙人,维护一个不公的绩效考评?

一个说法是,取代吴敏芝的戴珊,开始清理B2B高管。吴敏芝将这个申诉案,看成是自身荣誉的保卫战。这个逻辑似乎是讲的通的。
当然,没过多久,方永新和马振亮还是被清理出了B2B。
这篇文章够长了,先就此打住。
关于“造假总监”马振亮,关于三个合伙人干预绩效申诉事件,都有必要单写文章。感兴趣朋友先关注这个公号,等我有空。
05
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个案进行考察,才有意义。
从吴敏芝、方永新和马振亮,这三个人身上,大概能看出一些端倪吧。
阿里的人才文化,包括晋升和末尾淘汰机制,效仿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但是大家看到了合伙人吴敏芝是怎么晋升的,造假的马振亮是如何万年不倒的,黄暴文化代表方永新又是如何装神弄鬼“闻味道”的。
这个机制最淮桔成枳的部分,在于leader被赋予了太多的权力,因此可以滥权、任人唯亲,形成逆淘汰。只是因为阿里本身在商业上的成功,让这种文化也与成功建立了不应有的因果关系。

即便是通用电气公司,2015年也取消了这一套绩效考核体系。微软也和阿里一样曾效仿通用电气,但2012年就把它扔到了垃圾堆。
奈飞的创始人、CEO哈斯廷斯在《不拘一格》中评价这套体系时曾引用一句话:“员工的心思都花在内部斗争上,反而忽略了与其他公司的竞争。”
吴敏芝、方永新和马振亮当然不是个例。阿里内部盛传的各种故事,可以让你跌破一百幅眼镜。3月又到了考评季,少不了又有人内网发帖申诉,而他们几乎都要离职,即便成功举证自己领导滥权。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决定的。
最后,让我呼应一下开头提到的丁磊道歉。
阿里是一个伟大的企业。马云也是一个有格局的企业家。记得在2016年,因为阿里钉钉针对微信的碰瓷广告,马云曾向马化腾和腾讯公开道过歉。
那一次道歉,和我开头提到的丁磊道歉,一样经典。
造假总监因为有合伙人庇护,永远不会被末位淘汰;至少三个阿里合伙人介入绩效申诉事件……这些都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不知道马云老师怎么看?
让她们道歉?还是觉得这些阿里价值观的代表,触犯的是阿里高压线,因此需要一视同仁被开除?
至于吴敏芝,你还要公权私用,让蚂蚁和阿里的法务投诉我吗?还是直接给我发法律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