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强弱在于力
千秋胜负在于理
想起2018年的一则塔斯社新闻
©文/ 言九林
编辑:禅心云起、瑞秋的春天
☄ 2013年,在普京的强势推动下,俄开始制定“统一历史教科书大纲”,并于该年10月份获准通过。
2018年12月11日,俄塔斯社刊发过一篇涉及中俄历史、但未曾引起中国媒体广泛关注的报道。报道截图如下:
该报道的大意是:有一家叫做“教育出版社”(Просвещение)的俄国出版机构,修订了他们出版的八年级历史教科书。起因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即海兰泡)有一名学生家长,对该教科书的某些措辞感到很愤怒。
原教科书中有这么一段:
“欧洲人急于利用中国的混乱局势。英国和法国在1857~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得了在中国贸易通商的权利。俄罗斯占领了远东的阿穆尔地区,法国取得了附庸于中国的越南的一部分,日本占据了一些岛屿。不过,英法部队也(帮助中国)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引起学生家长不满的,正是“俄罗斯占领了远东的阿穆尔地区”(原文:Россия захватила Амурскую область,其中“захватила”一词含有掠夺之意)这句话。随后,出版社经将这句话从教科书中删去,保留了段落中的其他内容,并将新版本历史教材提交给俄联邦政府审核。
报道还称:阿穆尔州的教育官员认为,旧教材在联邦政府允许的教科书清单之中,学校使用它们并不违法,教育工作者也没有做错什么。当地的著名学校“гимназия №1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а”告诉塔斯社,他们暂时还不打算更换历史教科书,理由也是旧教科书合法,已列入联邦政府的许可名单,自2014年起学校一直在用它。教师也不只是给学生朗读书中的文字,还会对内容作出补充和澄清,在出版社“Просвещение”向学生家长征求意见之前,学校没有接到过学生和家长的投诉。联邦政府许可名单的有效期是10年,学校不能因为书中一个有争议的表达,就去更换教科书,这样做财务成本会很高。该校领导还补充说:学校一直非常注意阿穆尔州和远东地区的历史教学,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阿穆尔河第一个俄罗斯定居点的历史遗迹,教师们会结合遗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科书的文本。
塔斯社也采访了一些俄国历史学者。一位叫做“Игорь Лукоянов”的学者认为,旧教科书使用“захвате”这种措辞是不合适的,理由是1858~1860年间,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些领土是通过这些条约所获得,不能将之说成“захвате”。另一位学者“Yevgeny Lukov”,也对现行历史教科书有很多不满。
“Просвещение”这家出版社推动的修改历史教科书之事,只是俄国历史教材变迁的一个缩影。除了“Просвещение”发行的教育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俄国还存在“大鸨版”(大鸨出版社发行)和“俄罗斯语言版”(俄罗斯语言出版社发行)两种中学历史教科书。这三种中学历史教科书,均出现于2014年之后,是普京2012年提出“编订俄罗斯历史统一教科书”后的直接产物。
往前回溯,1994年,在教科书编订问题上,俄教育部曾废除人文学科教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垄断,倡导历史研究的概念与方法的多样性,随后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2000年之后,政策出现变化。2003年,俄教育部取消了多卢茨基编写的《20世纪祖国史》的教科书资格,理由是“对我们祖国历史的成见和对材料有偏见的阐述”,随后又规定中学教材必须经过教育部的“评审和推荐”,并于次年开始重新审议所有历史教科书,2007年的《教育法》修正案,规定了历史教材的审核批准制度。
2013年,在普京的强势推动下,俄开始制定“统一历史教科书大纲”,并于该年10月份获准通过。该大纲“对从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以来,包括整个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给予了较为肯定的评价。……特别肯定了罗曼诺夫王朝在开疆拓土当中的伟业。……对俄罗斯建立帝国之后的几乎历代沙皇,特别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和二世,大加赞颂之词。”相比之下,在评价苏联历史时,则出现了不少反思性词汇。
随后,至少“有40种教科书的情况”消失,并出现了依据该“统一历史教科书大纲”而编写的三套中学历史教材——教育版、大鸨版与俄罗斯语言版。其中,大鸨版较受官方推崇,教育版和俄罗斯语言版的倾向“是自由主义的”。
这种统一,引起了许多历史教师的批评和不满。比如,历史和社会学教师、俄罗斯第293中学校长亚历山大.德拉赫列尔,曾公开表示:“教师们从未提出过统一教科书的问题,对于是否需要这样的教科书,是没有统一意见的。编写一本能使所有人满意、且从史学角度看没有残缺的教科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教师们尤其担心教学过程可能会变得“官僚化”。甚至连梅德韦杰夫也曾在其任职总理期间,发表看法称:“可以有基础性教科书,但是不能限制教师的自由,不能限制教师解释那些人们对其有不同看法的事件的自由。”
2018年之所以发生“教育版”中学历史教材被学生家长指责,便是因为该教材使用了含掠夺之意的“захватила”一词,来描述俄国对“远东的阿穆尔地区”的领土取得。显然,这种指责触及到了“统一历史教科书大纲”中对罗曼诺夫王朝开疆拓土的高度肯定(《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均罗曼诺夫王朝时期与清廷签订)
好在,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仍在客观记述这段历史。下图是2017年8月第一次印刷的统编本《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二课,其中用了一小节专门讲述了“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还安排了相关的“课后活动”。
(注:①该报道塔斯社官网地址:https://tass.ru/obschestvo/5896267。②笔者不通俄语,感谢谷歌翻译和俄语字典。个别词句的理解可能有误,欢迎指正。③马龙闪,《近年俄罗斯史学中值得关注的动向》,2017年第6期。④张树华,《当今俄罗斯的历史教育与历史教材》,《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1期。⑤马龙闪,《近年俄罗斯史学中值得关注的动向》,2017年第6期。⑥张盛发,《普京重任总统后再次治理俄罗斯历史教科书问题》,《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3年第6期。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第11~12页。)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合作公众号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